分类目录归档:日期与心情

那些消失了的能力

因为小学和初中涉猎较多的缘故,那些同学们其实是有些忌惮我的,也会怀疑我会有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

其实大多数都不可信,除了让身体做出一些瑜伽难度的动作之外,唯一让我自己惊奇的是另一件事。

那个年代的虎门,各种店门口都会放音乐,有些厉害的,对面街都能听见。

那时候喜欢逛街,试过几次在听到对面街的前奏之前,准确预感到会放哪首流行曲。

确实是个无聊的超能力啊。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我对低频的声音感觉比常人要好。话说回来,秒表的滴答声我反而听不见,在清华的最后一次体检让我很尴尬,因为总是听不到秒表的声音。

自娱自乐

CC其实也是蛮会自娱自乐的,一个人在淘气堡上面对着星空发呆,也不滑滑梯下来,来回地爬动,看着对面的灯光。在家里也会拿着各种日用品来回折腾,玩具他倒是不上心。我原先担心他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似乎根本不用担心,遗传的原因,他在宅的方面不会太差。

也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些日子,给我一张被子,然后折出不同的所谓地形,围棋子一倒,想象一场虚拟的战争,随着战争的进程,棋子逐渐变少,最后一方得胜,这样就消磨掉了1个小时。类似的宅在家里的玩意不胜枚举,而果园的生活也在劳动在发呆,想象各种童话和神话的可能。如果不是工业化,我想我会回到东莞生活。

年纪大了,发现自己焦虑的情绪也降低了,毕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而处理事情还是希望快准狠,不过也只是对比身边的人是如此,我知道,现在的做事速度比起高考做题来说,差得太远了。

CC还不肯吃饭还不会走路还不会说话,但都没觉得怎么样,毕竟只有跟别人比较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小孩比别人落后多少,然而,即使这段时间领先又能说明什么呢。中国还是个拼爹的社会啊。

淡定点,我觉得CC在这方面会做得比我好吧,因为他爸爸比我爸爸做事要稳妥许多了。:-)

夜晚的星空,Venus和Jupiter真的是很明亮啊。不过星星看久了就没意思,于是跟CC一起指着来往的飞机玩,他还不会说什么,前段时间还会说

,现在又回到那个

的阶段了。

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

之前我一直不甚关心这个问题,但目前很明显的情况是,很多新人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进入了技术部门,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工作环境缺乏条理。遇到这种问题,你就能体会到一些大公司的好处了,完整的培训,即使没有在技术上统一培训,但会告诉他们如何进行工作环境的整理,也许连电脑目录都限定住了,但这些做法也带来一些弊端,新员工会变得缺乏想象力和自由度。

2.问题反映不及时,以及并不清楚到何处去获取帮助。新员工到了陌生的环境,自我感觉最重要的两个事情很可能是a.与同事相处融洽,b.表现自己。希望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多少交流上并不如其他职业的人,即使他已经算是同部门中比较外向的那个。而希望自我表现的想法会让他们难以进入一个对工作难度合理评估的心理怪圈。

3.难以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定位。其实读计算机的学生有个好处,假如他学习过算法的话,哪怕只是排序算法,这些学习的经验会让他在工程和事件处理上得到帮助。当然问题定位这种能力也能从工作中得到,只是如果没有刻意进行此类培训以及个人有重点地学习,这样的能力来得就比较慢。

在中小企业里面,如果不使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是希望招新手自行培养进行技术工作,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归结上述几点:

适度的培训是必须的

让他们积累经验,然后能对工作进行自我评估

难度从低到高、工作量从大到小的渐进式工作

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有段时间喜欢把这些五言诗进行一些减字的读法,这样处理可以比较一下,到底是形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杜工部的《

旅夜书怀

》以这两句最为有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如果进行减字的话,我会先减阔和流,因为平野必然阔,否则不能称之为平野,而大江自流,是江的定义就有了。

星垂平野,月涌大江。继续减字,就是星垂野,月涌江。如果再减,就是星野月江。

意思仍在,意境淡了。

杜工部的诗适应五言诗形式的写法很明显,其实四言对于其诗意是足够的了,不过这些不妨害他成为诗圣,因为诗意的构成已经成就了其作品的灵魂,如果换个朝代,杜工部同样会成为著名的词人曲作家。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四君子汤

太子参白术茯苓蜜炙甘草

今天买了太子参和白术,加上之前的茯神,四存其三了,等周末买点小甘草来炮制一下。

当然不是我自己喝的,给CC喝的。

目前的养生趋势看来,这些古方还是很有价值的,而让它们发生贬值可能的是,中药本身的质量下降了,所谓的去中医存中药就变得很可笑,因为存下来的中药因为环境污染和规模化生产甚至是转基因,必然不能和百年前相提并论。

按这样的趋势,中医和中药最后只能成为养生角度的饮食,而非医用。不过现状是有钱的群体更倾向于使用中药养生,而下层人,有医保的存在,而对比民间中医水平的低下,他们会自觉和不自觉使用西医治病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时候家里的茶壶上有这句诗。但以我的理解,它还不如改成一片冰糖在玉壶。

送别诗在唐诗里面占有很大的比重,《渭城曲

,《别董大》,《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还有王昌龄这个《芙蓉楼送辛渐》

初唐的送别诗套路大同小异,前两句一般都是写景,最后两句就抒情了。后面盛唐和晚唐的天才们就不再遵守这些了,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后面两句以景抒情,大气无比。而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则意境越发向幽深而去,用典而不写景。

=========================

说回《芙蓉楼送辛渐》,后面两句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心态,这里

字用得很讲究,为什么是片而不是其他的量词?我看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作者自身谦卑的态度,而冰心则是仍然有所自负。也就是跟朋友表达这样的意思,虽然我混得不怎么样,但我的心灵仍然很高尚/傲。自古文人居庙堂者寡,处江湖者众,这样的表达自然得到大多数文人们的认同。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想写一篇短blog,脑海中无意冒出如此两句。

凡事必有盛有衰,有开始也有终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两句的写法太诗意,相比元稹的《行宫》,少了那些苍凉与唏嘘。

再看看完整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四句,用了三个宫,与题目对应。行宫、宫花、宫女。既有热闹的景象,也有反复来去只有一个话题的辛酸。热闹与无聊,封闭的小世界。

想想《红楼梦》,贾政(?)遣散了那些为元妃省亲而配备的小尼姑,不失为一个善举。

认同

放假的第一天(周三)就去了香港,自从我父母定居香港以来,对我来说,香港就基本上只剩下上水,因为我基本上都是去把奶粉带回深圳,他们也帮我买好了,于是目的地只有上水。

住的是香港的公屋,算是社会福利。但年近岁晚,邻居们都陆续执包袱返大陆了。他们离开之前互相打个招呼什么的,让我想起大学时代期末考过后,各人陆续回家的情景。

不过无论香港福利有多么的好,社会文明如何高,作为中国人,春节总要回老家的。所以你要是真认为香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度低,两种可能,1他们实际上是对大陆人认同度低;2调查发生在中环。

不过随着新人口逐渐成长为社会支柱,而家乡逐渐城市化,香港人对故乡的感情确实会越来越低。但这个不仅仅是香港的问题。深圳、上海的城市移民,到了第二代,也逐渐更乐意承认自己是深圳人或者上海人,而不是湖南/湖北人。

大内群英

对这个电视剧唯一的印象就是30年前不知道哪个大人问我,电视剧里面哪些好人哪些坏人。

我的回答相当到位,不留辫子的好人,留辫子的坏人。引来他们一阵笑声。

不过对于这部宣扬反清复明的电视剧来说,这种划分还是挺准确的,那时候我们的影视作品也很单纯,没有太多的阴谋、尔虞我诈、无间道和潜伏。

去年流行的一部清宫片叫步步惊心,也是来自大内群英的歌词:

阵阵热风昏昏吹,幕幕纷争溅热泪

溅热泪,世间变幻说兴衰

段段是非绕心间,默默低首说负累

说负累,我嗟叹大志不能遂

名利,负累,傲气一生竟多畏惧

面对绝境,难道我会颓然后退

胜负存亡难道冥冥中早有命运落下圣旨

判了罪

步步自感一惊心,道道刀光见暴戾

见暴戾,瞬息际遇也争取

夜夜月光洒清辉,但愿在花间抱月睡

抱月睡,我只盼梦里真情共永许

2012

2012终于来了。

末日心态是没必要的,然而随着人的逐渐成长与衰老,世间上的事情的体验和参与程度的不足,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不满足感。

我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自己的体验心态是非常重的,因此在那种环境下,能认识很多的人和事。自从回南方工作以来,归于平淡的速度非常的快,也许是家庭的原因,不过更是传统文化的影响。

2011看了一些书,《facebook效应》《岛》《百年孤独》《西游记》《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重来》《不可预知时代的可预知结果》,还有些网络小说,比如《东方地狱火》《历史的尘埃》等。

之所以重看《西游记》,完全是受了吴闲云的博客的刺激,然后我想起来,对于四大名著,西游记和红楼梦,其实我是没看全的。重看《西游记》,印对一下印象,对谋略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重看《百年孤独》,是因为这是一个有授权的新译本。

2012的展望,该花点时间思考一些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而且这些事情的能否推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有的外部组织和人,都不是你个人成败的理由,也不值得托付过多的信任。孙悟空最后可以成佛,而不是菩萨或者金刚,是因为他直接推动了进程而非依附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