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3年02月

人类简史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作者在按照他的框架和逻辑去叙述人类的历史的同时,更多的内容是在反思。

反思农业的进步导致资源总是不足,聚居带来采集时代人类所没有遇到过的各种问题,当然了,一步步的解决,人口逐渐增长,群体变得更强大,又去挤压采集群体的生存空间。

再放大尺度,智人一步步从农业再到工业到现代,初期是直接或间接让其他人种消亡,然而整个过程是让地球上大型生物陆续消亡,十不存一。人种之间并不公平,物种之间更不公平。

工业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又异化了农业社会所构造的家庭、宗族和社会关系,现代则只有政府和个人。

新的优选创造的人种,或者是改造人,必然比目前的人类更为发达,从而又引领一种新的不公平以及旧人种消亡。

作者赫拉利没有做出什么强的论断,只是说了这些事实,以及一些科幻作品的预测,回到历史本身,反思是改变不了进程的。

省内自驾游

初五顺德清晖园,初六清远笔架山,初七初八增城白水寨,初九博罗罗浮山,初十返回深圳。

最大的感受是,时间安排的比较长,到初九,小宝已经扛不住了,(晕车/山上着凉/水土不服±)呕吐吃不下东西,持续了几个小时,算是真的exhausted了。

因为每两个地方距离都不算远,也就是开车2小时以内可到,所以开车的压力不大,小宝前几天都吃了晕车药,路上也是挺开心。

最后一天开车回深圳,两个儿子都在车上睡着了,真的是累了。

组织内的知识分享

这么多年看过很多组织内知识分享的形式,流于形式的有之,静静湮灭的也有。

有些文档,从诞生到终止,被打开的次数寥寥可数。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浪费。真正有效的经验为何总是存在大脑中。

组织内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很容易文档化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形式化的,在老成员看来,就是陈词滥调,新成员的角度看,是对自学有用的,然而总是比不上传帮带。

另外,即使是新成员,对所有显性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速度都不一样,快慢的区别在人身上,也在内容上。

强制要去新成员去step by step,对部分人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比较好的建议是,组织内部做分享会,新成员根据需要参与。

隐性知识最大的问题是,拥有这些经验和知识的老成员,不能将其显性化,所以,事实上不存在固定的隐性知识的边界,只跟成员的归纳整理和表达能力有关。

培养成员的知识归纳和书写能力,同时创造一个制度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然后参与分享,将缩小对成员个体的隐性知识的依赖。

几种组织内部知识的形式:

文档管理系统——以文档形式管理

内容管理系统——以内容、主题串联知识

内部网络——自由分享知识的IT网络

数据仓库——可用于挖掘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