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6年12月

吃货

老婆半夜胃和小腹痛,因为是早孕期,虽然也没出血,就赶紧带她到医院急诊。

一路上放了些屁,到医院就没那么痛了。

医生问起来,说昨天晚餐单位食堂因为最后一个工作日,好吃的水果很多,吃了xx,xx,xx,和xx。

医生没那么好气,就开了个b超单,说b超医生说没问题的话就可以走了。

老婆在憋尿中。。。

机械师2

如网上的评价一样,确实是相当无趣的一部。第一部还有点人与人之间的揣测和较量,这一部就完全是一些简单到无脑的剧情了。

反派抓了女人,安排了三个任务,ABC。

在预知结局之前与C达成合作,把反派干掉,救出女人。还要制造一个已死的假象。

行业店的系统

这两年接触各种行业的软件供应商,有的是零售,有的是餐饮,有的是美容美发,有的的烟酒供应,各有特点。

总的来说,功能点的分类如下:

  1. 预订(Reservation or Booking),一般我们理解的预约,就是某个时间点某个服务资源被某位顾客所占用。由于行业众多,广义的预订服务供应商也出现了,比如美团、移动服务等,所以作为系统的一部分,除了自己通过电话、短信、网站、顾客到店接到的预订需求,也应该对接第三方预订服务供应商的接口(提供API给他们调用)。另外,有些预订会产生周期性的服务(比如订报纸、订牛奶、或者每周六早上订早茶座),是一次预订产生多次记录,还是一个定期任务每周提前产生相关记录,这就是设计上的差异了。有些行业在某些国家是主要依赖于预订,而在某些国家又是主要依赖于walk in的顾客,比如美容。因此预订系统如何平衡这样的差异,是不是一个预订功能也覆盖walk in的需求。
  2. 选购服务(Ordering),这里有只在店内产生的订单,上面预订只是预订了人或资源(比如订了一张四人桌),并未预订具体的服务内容,这里就需要到店后再进行下单了。另外一些针对具体行业的预订服务也会包括有选购服务,这需要店家将自己的服务清单上传,并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而店家提供的网站也可以提供选购服务,而这跟预订服务一样,也会产生运维、内容管理上的开销。
  3. 支付(Payment),一般预订不会产生费用,但选购会,这时候要保证商家的利益,可能需要顾客提前支付订金,或者提供选购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进行担保。如果是商家自己的网站/App上的选购就需要线上的支付功能,以保证顾客能提前支付订金。而当顾客到店消费结束后,则需要支付全款或者尾款。这时候就需要线下的各种支付方式,比如现金、银行卡、预付卡、手机支付等。
  4. 资源管理(Resource Management),对于有形的资源均应提供管理功能,比如餐饮店的台面、服务员,美发店的洗发工和发型师,以美发店为例,有工作单安排(顾客——发型师——洗发工,服务时间),有人员排期等。而对于一些工作室的管理来说,还需要有Booth Rental的方式,比如顾客约一个独立发型师,租用卡位开展工作。
  5. 忠诚度(Royalty),
  6. 会员(Membership),这两者其实是类似的,为了简化工作,可以为每一个客户建立会员档,以此为基础实现忠诚度管理,会员积分等等。

总的来说,各行各业的适配系统虽然各有各坑,总是可以分解并实现的,一个通杀的系统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但也不必被行业前辈所吓倒。因为过去所做的很多系统是不合理的,总有被取代的可能。

 

中搜

突然想起十多年前的事,那时候流氓软件横行,有一次不小心中了中搜出的插件,反反复复都删不掉。很生气很生气,足足花了一天半才弄干净系统。那时候开始就对陈沛这个人有非常大的反感,我记得当时在互联网周刊工作的song姐姐也去采访过陈沛。他也尝试为他自己辩护说,其实中搜出的插件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别人做的事情栽赃了。

不过我不相信这种说辞,因为毕竟我是被伤害了。那时候我也很无聊,于是拿了20年都没用的一个诅咒落在陈沛和中搜上。

今天想起这个事情于是我再去搜一下中搜的情况。希望他们已经销声匿迹了吧。

结果是他们居然还没死。不过也过得不怎么样。这条新闻标题是:中搜网络被踢出创新层内幕109条诉讼记录的恨意。

再看一下内容,也确实差不多该死了。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看着有热点才去做的,就是无能力了。也许也就是这种流氓不大可能再有成功的机会了。

全渠道零售下的店下体验

作为线下店,首先是要做到顾客上门,然后是提升顾客浏览商品时的体验,再然后就是增强顾客购买的意欲,最后是支付以及支付后的反馈。

在第一点增强到店率上,线上线下店进行同步,让顾客在网上、app上浏览货物的同时,也能知道线下店有什么优惠,有什么好处,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有了想法,然后再提供最近的到店选择,为他们推荐最近的店。而对于那些随意游荡的顾客,也许就是比较传统的招牌、广告牌去吸引了,另外,免费的wifi连接、以及免费的充电服务,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这类人群的到店比率。

第二点时提升顾客浏览商品的体验,最近荷马鲜生的实践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你在浏览货品的同时,可以看到它的源地、过程等信息,就是一个个商品的故事。

但顾客对于一个从来没有买过的商品还是不放心,他习惯于看看网上的评价,以及看看网店上的价格,假如他看的是淘宝,十有八九会有更低价的。。。

所以如何吸引他决定购买,就更难了。首先是评价,店家可以提供app或者在显示屏上列出常用的购物网站、社交媒体上对商品的评价。当然了,如果好评是来源于顾客的微信好友,那么对成交就更有推动了。这里涉及到一个稍为复杂一点的社交媒体的开放平台,才能允许更多的渗透。

对于一些周期性的购物或者订阅来说,比如订鲜奶、蔬菜等,由于是持续性的消费,那么决定购买,更依赖于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评价和反馈。

然后就是比价,比价这个事情是让商家最难受的了,之前有几家做过比价的app,最后都消亡了,断人财路不好啊。目前没有想到商家更好利用比价模式提升成交的策略,也许意味着让利了。

最后就是支付。

除了现场选购现场支付之外,还有就是线上下单,下线支付和提货的,这也是实体店存在的一大理由:作为小型提货点而存在。

而现场支付+提货,又可以产生一些购物回馈、积分、优惠券的活动。线下购物本身也应该为线下再增加吸引力。

总结一下:购物体验、购物回馈增强顾客到店的意欲,省却物流成本,也可以在不用折扣太多的情况下消耗库存。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QSR,Quick Service Retailer,包括快餐店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