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元宇宙

元宇宙的道路迂回

看到一篇批判元宇宙的文章,metaverse == metaworse?

对元宇宙的质疑来源于,为了让人群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元宇宙,使用了过度的拟物化,比如元宇宙银行,就真的搞个虚拟网点,虚拟客户经理,虚拟窗口,问题是只是方便了理解,容易学习,但却阻碍了真正的进化。

过度拟物化也带来元宇宙的能耗虚高。

想起一个例子,新生代对保存/Save的图标的理解就是一个方方的的形状,不知所起。因为软盘在90年代末期就开始消失了……当时windows软件的设计为了让80年代的使用者理解文件被保存下来,使用了保存到软盘的概念来指代Save,然后就是陈陈相因,直到今天。

元宇宙的几个支撑成功的关键点:

有内容创作者——这个跟WEB 2.0是一样的,只是3.0里面是去中心的,创作者完全拥有作品的所有权。

完善的数据经济——作品归属后可以自由交易,其他非展现型的数据也是一样。

加密货币——这是支撑去中心化的基础。

继续阅读

元宇宙是多什么?

之前我们work everywhere,或者是多屏协同,主体还是一个人,一个工作者,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设备,工作,娱乐,比如收发邮件、写文档、看电影、听音乐,等等。

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在云端同步,客户端则有若干个,充当我们接入的载体/入口。

元宇宙不可能再延续这样的做法,一个人仍然是单线程地进入和退出各种虚拟空间中,效率太低太低了。

可以考虑的是元宇宙的多身份,不同虚拟空间,有AI结合真实个体参与决策的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AI结合体可以自行在元宇宙中饰演本体的角色,只有关键决策才将本体接入。

比如工作空间、个人创作空间、社交空间等等,可以并行不悖,最大化本体的能力。

当然了,要使用这些结合体AI,需要保证本体是足够能赚钱的,否则,元宇宙就只剩下花钱娱乐一个途径了。


补充一个接受度的观点,Gen Alpha(10后)可能更容易接受在metaverse中进行的retail。

另一个问题是,在虚拟世界成为生活标配之前,上几个世代的人大多数会生硬地将实体空间中的经验复制给虚拟世界,比如线上零售店。这带来一个悖论,一方面是虚拟世界会有更优的超出实体世界体验的体验,这却无法回推给实体世界(因为超出了),另一方面,复制实体世界的体验,又得不到新世代的元宇宙原生住民的支持。

未来很可能零售将不复存在,实物的拥有行为将被服务所取代。

The Grand Design

霍金的《大设计》。

除了最后兜售其M理论外,整书是说,宇宙及细节法则应当是被一个统一理论所推演出来的。

这个符合这数百年来科学,主要是物理学上的基础追求。

寻求统一理论,寻求力场的统一。

最后两章举了生命游戏的例子。也许一些元宇宙的创造者,该好好学习这个守恒的做法,有生有死,有正有负的能量,才能保证这宇宙跟真实是匹配的。

然而资本总是予取予求,元宇宙要成就资本的梦想,则必须从外界吸血/吸取能量,那就是一个有强外部依赖的系统。

从这个角度看,搞元宇宙还真不如星辰大海。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不算很长的科幻小说,但是生僻的英语单词的数量较多,以至于看了很久。配合着其他的一些内容介绍,才勉强算看完了。

从这两年metaverse兴起的角度看,神经漫游者无疑是一部很经典的元宇宙小说。

然后跟其他电影的关系,比如黑客帝国,比如盗梦空间。

为什么cyberpunk的经典小说出自于对技术基本白痴的Gibson。

技术进化,为何人类越活越low越苦了。对应到的是机器为各种低端人口提供的简易服务,只为榨干口袋里那一点点钱。比如胶囊旅馆。

很多当时科幻的概念陆续被实现,而也确实是为了低端而设置的。相反,老板则是在原始的自然中进行享受。

鉴于生僻单词太多,下次看估计都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