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06年11月

排球术语中英对照

a match 一场比赛

a set 一局

a two point lead 领先两分

accurate with a forearm pass 上手传球很到位

action of blocking 拦网

advantage 为赢得比赛所需的优势分

alternation 双方连续轮换发球

attack area 进攻区

attackline 限制线

back line players 后排队员

back toss 远网扣球

backward flight 背飞

best of five sets 五局三胜制

best of three sets 三局两胜制

block point 拦网得分

block the spike 拦对方的扣球

blocker 拦网队员

cannon-ball service 勾手大力发球

captain 队长

catching 持球

center line 中线

change of courts 交换场地

China serves, American gets ready. 中国队发球,美国队准备接球

choice of courts 选择场地

cloak 佯攻

clockwise rotation 顺时针的轮转

coach 教练

continue to serve 连续发球

court 场地

cross smash 斜线扣球

crouched position 蹲姿

dark horse 黑马

delayed spike 时间差

dig pass 垫传

dink spike 转扣,吊扣

diving save 鱼跃

double block 双人拦网

drop 吊球

end line 底线

end of match 比赛结束

facility 设备

fail 失误,判罚失误

far-net-toss spike 远网扣球

FIVB 国际排联

float 飘

floating-service 发飘球

forearm-pass 前臂传球

front-line player 前排队员

full match 整场比赛

game 局

get one’s service in save 救球

hard court 硬场区

hit it harder 用更大力击球

hold 持球

holding 持球

hoof-shaped defence 马蹄形防守

hook service 勾手发球

indoor 室内

inside 届内

interval between sets 局间休息

jersey 上衣

jump pass 跳传

jump set 跳传

lighting 灯光

line 线

linesman 司线员

lob 高吊球

lose a point 失1分

loss 负

loss of service 丢发球权

lost a set 失一局

lumination 照明

manager 领队

march in 进场

march out 出场

markers 标志带

mesh 网孔

my forearm pass goes too high. 我的上手传球传的太高了

my under-arm-serves are too easy for them to return 我的下手发球对对方毫无威胁

net 网

net ball 滚网球

net posts 网柱

net-fault 触网

nice set up! 漂亮的垫球!

number 号码

officials: 1 a referee, 2 an umpire, 3 a scorer, 4 four linesmen 官员:主裁判

,副裁判,计分员,4个司线员

on 上场

one more point and we will be tying 再得一分我们就打平了

one-man block 单人拦网

opponent 对手

oust 淘汰

outdoor 室内

outside 届外

over-time 四击

parallel set 平传

penetrate 插上

play loosely 打得很松散

player 队员

playing team 比赛队伍

put sb in the lead 使……领先

quick attack 快攻

quick-C 背快

quick-D 背溜(背后拉开的扣球)

receiving player 接发球队员

receiving team 接发球球队

recovery 救球

replay 重赛

resume 重新开始

rotation 轮转

rotation order 轮转顺序

round house 大力抡臂

seam protection 补位

second game of the match 第二局比赛

semifinal 半决赛

service area 发球区域

serving player 发球队员

serving team 发球球队

set sb up for a shot 垫球给某人扣

set up 垫球给某人扣

setter 二传

shorts 短裤

side out 换发球

slam 扣球

slam/spike spike比slam更快一些

smash 扣球

spike 扣球

spike course 扣球线路

spike off the block 拦住对方的进攻

spiker 攻击手

spin 旋转

squad system 集训制度

squatting position 蹲姿

sticky 持球

substitute 替补队员

tennis-serve 网球式发球法

the exchange of service 交换发球权

the loser has the right to choose ends 输的队伍可以选择场地

The result is 3 to 1. 比赛结果是3:1

the winner has the right ti serve first 赢的队伍有发球权

tie 平手

tight play 协调合作很好的比赛

time-out 暂停

too low to spike 球太低,因而不能扣

toss a coin 抛硬币

touch net 触网

umpire 裁判

underarm-serve 下手发球

unprotected area 防守空当

vertical rods 标志杆

vertical tapes 标志带

volley 将球来回击打

wedge-in attack 夹塞

weight-training 负重训练

well saved! 救的好

wide set 传拉开球

wood court 木板场

World Championship 世锦赛

World Cup 世界杯

your hand stays with the ball … 手和球接触的时间

basic skills:1 serving the ball; 2 passing the ball: a, volleypass, b, dig pass; 3 setting pass; 4 spiking sets; 5 blocking shots

volleyball is a six-a-side court game which is silimar to badminton and tennis. It requires speed,strength, balance,stamia,agility,flexi**lity,coordination and good footworks.

defence skills: dig; sprawl; roll; dive

service: underhand serve, overhand serve, hook serve, round horse serve,

翻译如下:

基本功:1、发球 ,2、进攻:包括 发、接、传、扣、拦五个环节。

排球是类似于羽毛球和网球运动的那样隔网相对,六人一边的运动,她是集速度,力量,

平衡感,敏捷性,弹跳,协调性和准确的步伐于一身的智慧运动。

防守技术:一传,倒地,滚翻,鱼跃。

发球:上手发球,下手发球,勾手发球,打抡臂发球。

跳发球:jump serve 后攻:back row attack

金银岛

上次看纸版的书看到深夜是……银河英雄传说的开篇。

金银岛又是一本扣人心弦的好小说。我们可以看出一套Hollywood式的故事脉络。

带着悬念的船长出场,被逼死之后留下谜一样的宝藏地图。贪财者组织船只寻宝。混进了大批原来参与藏宝的海盗。

海盗阴谋暴露,双方对峙。

过程惊险刺激,高潮迭起。

与加勒比海盗相比,那些迷信的成分大打折扣,不过也不能怪加勒比海盗,因为Hollywood目前流行趋势是神怪,灵异。

想起另一部以弱斗强的孤岛小说:孤岛历险记。

不足之处就是第一人称的霍金斯有点太运气太没逻辑了,怎么做都会因祸得福的。

关于三长两短

以前一直不知道。

在某BBS上看到有个被批的版本:

  注①: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名,也是最具神秘感的铸剑大师,中国关于他的传说可谓数不胜数。

  相传其一生铸过五把最名的剑,三把长剑,两把短剑,传说中,三把长剑为“湛卢”、“巨阙”、“纯钩”、两把短剑为“莫邪”、“鱼肠”、这五把剑均为杀人利器,尤其是“鱼肠剑”,还演绎了一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刺秦悲歌。民间成语“三长两短”便出自此典故,意思是,碰到这三把长剑两把短剑的任意一把,当事人就差不多该交待了。

不过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个: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忽一日翻书,见《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记述如此简约,只好认真读孔颖达疏:“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用现代话作一简要复述: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这个是有点复杂了,再简单一点就是棺材没合上之前,是三块长板两块短板。

看了一眼Yahoo HK,有人这么解释的:

SOS的摩斯码:… — — — …

中间是三个长,两边短,不过我觉得这个有点牵强了。

还有就是拜死人的,三炷长香,两支短蜡烛。

清华的特殊化

发信人: illixin (考完G的男人), 信区: Jiangxi

标  题: 发个joke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  5 08:12:44 2006), 站内

昨天出学校,在北航那,觉得饿了,就去买煎饼,我问多少钱,他说:2块。 我说:不是2块5吗?  他看了我一眼,说: 你清华的吧? 我木了…… 问:你咋知道? 他说:只有清华卖2块5!

居然连煎饼都比全国统一价格贵!

内核级Rootkit技术入门Zz

【导读】本文介绍了Windows下的内核级Rootkit的最基础性的东西,以及利用驱动程序将代码导入到内核的方法。虽然我们还没有涉及到真正的Rootkit,但这些内容是我们掌握Rootkit的必经之路,就像我们要建一座6层的楼房,却不能撇开基础和低层而直接盖第六层一样!更多的内容,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介绍。

Rootkit是一种奇特的程序,它具有隐身功能:无论静止时(作为文件存在),还是活动时,(作为进程存在),都不会被察觉。换句话说,这种程序可能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计算机中,但我们却浑然不知,这一功能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不论是计算机黑客,还是计算机取证人员。黑客可以在入侵后置入Rootkit,秘密地窥探敏感信息,或等待时机,伺机而动;取证人员也可以利用Rootkit实时监控嫌疑人员的不法行为,它不仅能搜集证据,还有利于及时采取行动。而本文的目的,就是同读者一起踏上Windows内核级Rootkit之旅!

一、背景知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机器,大至超级计算机,中到个人PC,小至智能手机,通常都有两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并且,设备的智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所有软件中,有一种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组高度复用的核心程序,一方面,它要管理低层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为上层其它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真是同人不同命,同为软件,操作系统却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它不仅管理硬件,而且其他所有软件也都受制于它。

因为在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隔着操作系统,所以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访问硬件,而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来使用硬件。也就是说,对应用程序而言,硬件是不可见的。当然,凡事是没有绝对的,应用程序绕过操作系统来直接访问硬件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这样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设想一个软件开发商在开发一款功能丰富的软件,功能本身就够他头痛得了,现在他还得操心某个数据在某个磁道的某个簇上,某个字符在某品牌显示器上的颜色的二进制代码等等繁琐的事情,不用说财力和物力,单说开发周期就是无法容忍的。所以,现在的应用程序都是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简单明了的服务来访问系统的,因为毕竟没有谁愿意自讨苦吃。

二、内核的主要功能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内核在系统中处于核心枢纽的地位,下面我们具体介绍内核中与Rootkit紧密相关的几个主要功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对Rootkit的意义所在:

进程管理

。进程可以简单理解为运行中的程序,它需要占用内存、CPU时间等系统资源。现在的操作系统大多支持多用户多任务,也就是说系统要并行运行多个程序。为此,内核不仅要有专门代码来负责为进程或线程分配CPU时间,另一方面还要开辟一段内存区域存放用来记录这些进程详细情况的数据结构。内核是怎么知道系统中有多少进程、各进程的状态等信息的?就是通过这些数据结构,换句话说它们就是内核感知进程存在的依据。因此,只要修改这些数据结构,就能达到隐藏进程的目的。

文件访问。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内核中的驱动程序把设备的柱面、扇区等原始结构抽象成为更加易用的文件系统,并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供上层程序调用。也就是说,这部分代码完全控制着对硬盘的访问,通过修改内核的这部分代码,攻击者能够隐藏文件和目录。

安全控制

。对大部分操作系统来说,因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进程,为了避免各进程之间发生冲突,内核必须对各进程实施有效的隔离措施。比如,在MS-Windows系统中,每个进程都被强制规定了具体的权限和单独的内存范围。因此,对攻击者而言,只要对内核中负责安全事务的代码稍事修改,整个安全机制就会全线崩溃。

内存管理

。现在的硬件平台(比如英特尔的奔腾系列处理器)的内存管理机制已经复杂到可以将一个内存地址转换成多个物理地址的地步。举例来说,进程A按照地址0x0030030读取内存,它得到值的是“飞机”;然而,进程B也是按照同样的地址0x0030030来读取内存,但它取得的值却是“大炮”。像上面这样,同一个地址指向截然不同的两个物理内存位置,并且每个位置存放不同的数据这种现象并不足以为怪——只不过是两个进程对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进行了不同的映射而已。如果这一点利用好了,我们可以让Rootkit躲避调试程序和取证软件的追踪。

上面介绍了内核的主要功能,以及它们对Rootkit的重大意义。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切入正题了,即:只要我们颠覆(即修改)了操作系统的核心服务(即内核),那么整个系统包括各种应用就完全处于我们的掌控之下了。要想颠覆内核,前提条件是能把我们的代码导入内核。具体请见下文。

三、将代码导入内核的方法

所有应用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模式下的,而操作系统是运行在内核模式下的,所以应用程序根本没有机会来修改内核程序。要想颠覆内核,前提是设法让我们的代码也运行在内核模式下,即将我们的代码导入内核。

设想一下当我们的代码通过驱动程序进入内核后的情形:我们的代码一旦在内核运行,就能访问内核的所有特权内存空间和系统进程——有了这样的内核级访问特权,我们就能任意修改系统中的任何代码和数据了!

将代码导入内核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介绍的是利用设备驱动程序将代码导入内核的方式。内核驱动程序有多种叫法,有时候又称为内核驱动程序,或者可加载模块。我们之所以利用设备驱动程序将代码导入到内核,主要考虑到两点:

1.简单性。能够让我们的代码运行在内核模式之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把我们的代码做成设备驱动程序、设法修改正在内存运行的内核、覆盖硬盘中的内核映像等等。其中,利用设备驱动程序是最为简单的一种。

2.适用性。现在,绝大多数的操作系统都允许第三方的硬件厂商加载为其硬件产品制作的内核扩展,从而使得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它们的硬件产品。这的确是一个双赢之举,只有这样,操作系统开发商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其用户群。因此,各个操作系统开发商不仅提供该系统下的开发设备驱动程序的详尽帮助文档,而且还提供了相应的开发工具包。

虽然我们已经找到将我们的代码导入到内核模式的路径,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除了与硬件打交道的代码外,其它代码是否也能写进设备驱动程序?答案是肯定的。尽管这里的“设备”一词容易误导我们,实际上任何代码都可以写成设备驱动程序。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回答了利用设备驱动程序来打造内核级别的Rootkit可行性问题,也就是说,内核级Rootkit大门已经打开了一扇,为了打开另一扇,我们要解决的是“how to”的问题。并且,我们第一个必须解决的“how to”问题就是如何编写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

四、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

下面我们介绍如何在Windows XP平台上开发一个简单的设备驱动程序。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用到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包DDK。需要注意的是,微软为不同的Windows版本提供了不同的DDK。就目前来说,我们可以使用Windows 2003 DDK,因为该版本能够支持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Windows 2003等三个平台下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

1. 驱动程序源文件

首先在C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目录,本例为C:\myrootkit,此后向相应文件都存放在该目录之下。然后可以在VC++下建立一个C源文件,让其内容如下所示:

//一个简单的驱动程序实例

#include

ntddk.h

NTSTATUS DriverEntry ( IN  PDRIVER_OBJECT theDriverObject,

IN  PUNICODE_STRING theRegistryPath )

{

DbgPrint(

I am a driver!

);

return STATUS_SUCCESS;

}

之后,将其保存在我们的C:\myrootkit目录下,并且该文件命名为mydriver.c。下面对上面的代码作简要的解释:

DriverEntry是该驱动程序的入口点,即当该驱动程序启动时,操作系统会首先调用该函数。它相当于一般C/C++程序中的main或Winmain函数。另外,我们看到DriverEntry的两个参数中都含有一个关键词IN,说明这两个参数只能用于输入。第一个参数指向应被初始化的当前驱动程序的驱动对象;第二个参数是设备服务键的键名。

该驱动程序实在太简单了,它只是在内核运行时,利用调试语句给出一则消息:“I am a driver!”。不过,和一般程序不同,该消息不会显示在标准输出设备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屏幕上看不到这则消失,关于调试输出的处理我们会在后文中加以详细介绍。

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上面的驱动程序没有设置卸载例程。尽管卸载例程不是必需的,但有时它却非常有用:启动驱动程序时,系统会将参数theDriverObject传递给该驱动程序的主函数,这个参数指向的数据结构含有许多函数指针,其中一个指针称为“unload routine”。如果我们设置该指针,就能从内存中卸载驱动程序;如果不设置该指针的话,除非重新启动机器,否则无法将载入内存的驱动程序卸载掉。同时,驱动程序在开发过程中,会不断添加或改变功能,所以要经常装载以及卸载它们。为了避免每次测试新版本的驱动程序时都必须重启系统,我们应当设置“unload routine”指针。事实上,设置该指针并不是什么难事:先建立一个卸载例程,就可以设置该卸载指针了。

现在以前面的驱动程序为例,介绍如何为其添加卸载例程:

//一个简单的驱动程序实例

#include

ntddk.h

// 这里是我们的卸载函数

VOID MyUnload( IN PDRIVER_OBJECT DriverObject )

{

DbgPrint(

MyUnload called\n

);

}

NTSTATUS DriverEntry(IN PDRIVER_OBJECT theDriverObject,

IN PUNICODE_STRING theRegistryPath)

{

DbgPrint(

I am a driver and I loaded!

);

// 初始化DriverObject对象中指向卸载函数的指针

theDriverObject-

DriverUnload  =  MyUnload;

return STATUS_SUCCESS;

}

这样一来,我们用重启系统就能方便地装载和卸载驱动程序了。

2. SOURCES文件

要想构建设备驱动程序,仅有驱动程序源文件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另外两个文件:SOURCES和MAKEFILE文件。

我们先来介绍SOURCES文件,此文件的名称必须使用大写字母,并且不带任何扩展名,它的内容应当包含:

TARGETNAME=MYDRIVER

TARGETPATH=OBJ

TARGETTYPE=DRIVER

SOURCES=mydriver.c

其中,第一个变量TARGETNAME的作用是为我们的驱动程序命名。在本例中,我们的设备驱动程序在编译后被命名为MYDRIVER。需要注意的是,变量TARGETNAME指定的名称会被嵌入到二进制代码之中,所以在写Rootkit时,千万不要用该变量为其指定容易被人猜中的名称。即使把二进制文件本身改名,但其内部的名字是无法改变的。最好用一些迷惑性较强的名称来为这些Rootkit命名,方法是根据系统中已有的驱动程序名,在此基础上少做手脚,一个上佳的Rootkit名便诞生了。

第二个变量TARGETPATH的作用是指定驱动程序编译后的存放位置,该变量通常设为OBJ。一般来说,驱动程序文件被放在目录objchk_xxx/i386下面,例如本文驱动程序,作者在Windows XP下构建后的文件将位于C:\myrootkit\objchk_wxp_x86\i386。

第三个变量TARGETTYPE用来指定要编译的文件类型。对于设备驱动程序,该变量设为DRIVER。

第四个变量SOURCES用来指定源文件。该变量可以指定多个源文件,这时每行一个文件,并且除最后一行外,在每行末尾都要放上一个反斜杠,如下例所示:

SOURCES=  myfile1.c \

myfile2.c \

myfile3.c    /*注意,最后一行没有反斜杠*/

除了上面几个必选的变量外,还有一些可选变量。变量INCLUDES便是可选变量之一,它用以规定寻找包含文件的目录。现举例说明:

NCLUDES = c:\my_includes \

..\..\inc \

c:\other_includes

如果需要链接库的话,我们还需要变量TARGETLIBS。例如,有时我们要用到NDIS库,这时在SOURCES文件就应当包含如下一行:

TARGETLIBS=$(BASEDIR)\lib\w2k\i386\ndis.lib

或者:

TARGETLIBS=$(DDK_LIB_PATH)\ndis.lib

当然,ndis.lib在你自己系统上的位置可能有所不同,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面的路径加以调整。其中,变量$(BASEDIR)规定DDK的安装目录$(DDK_LIB_PATH);变量$(DDK_LIB_PATH)则规定了库文件的默认安装位置。

3. MAKEFILE文件

和SOURCES文件一样,MAKEFILE文件的名称也必须使用大写字母,同时也不能带任何扩展名,它的内容一般为:

!INCLUDE $(NTMAKEENV)\makefile.def

注意的是,要在Windows中建立不带扩展名的文件,可以利用dos命令行下的EDIT命令或copy con命令。此外,SOURCES和MAKEFILE文件必须与驱动程序的源代码位于同一个目录下。

4. 构建过程

准备好SOURCES、MAKEFILE以及C源代码文件后,我们就可以构建驱动程序了。在此之前,我们先说明一下DDK的两种构建环境:checked和free构建环境。其中前者一般在开发过程中使用,为了便于调试,它会在生成的驱动程序中添加一些调试信息,这会使得驱动程序体积较大。开发测试完成后,当我们需要发布产品级的驱动程序时,就可以利用free构建环境来生成驱动程序。

从DDK中单击checked-build environment,打开如图1所示的命令窗口:

图1

然后,利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切换到C:\myrootkit目录下面:

cd C:\myrootkit

接着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build开始构建,如图2所示:

图2

如果没有收到任何错误消息,而是类似下图所示的提示,则说明我们的第一个设备驱动程序已经大功告成了!

图3

五、小结

到目前为止,本文介绍了Windows下的内核级Rootkit的最基础性的东西,以及利用驱动程序将代码导入到内核的方法。虽然我们还没有涉及到真正的Rootkit,但这些内容是我们掌握Rootkit的必经之路,就像我们要建一座6层的楼房,却不能撇开基础和低层而直接盖第六层一样!更多的内容,会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介绍。

内核级Rootkit的加载和调试Zz

【导读】本文向读者介绍加载和调试内核级Rootkit的一些简易方法和工具,其中具体介绍了InstDrv和DebugView这两款小工具的使用。实际上,这些方法只适合于开发期间的简单调试,对于更加复杂的调试工作,我们可以使用SoftIce 或WinDbg之类的调试程序;对于“产品级”的Rootkit的加载,我们需要更加高级的技术,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详细介绍。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如何将编译好的驱动程序运行起来并察看它的调试语句给出的消息。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是最简单的调试工作。

一、驱动程序的加载和执行

当我们开发Rootkit的时候,经常需要改变其功能,这时经常重复加载、运行、测试、停止和卸载这一系列的动作。加载和运行驱动程序的方法很多,我们这里介绍的是最简单的一种——利用工具软件InstDrv。

InstDrv是一款非常小巧的工具,它的.zip压缩包只有189KB。该工具可以动态地加载、运行、停止和卸载内核级驱动程序。该工具可以从网上下载,为了读者方便使用,该工具可以到论坛

下载

下面我们以上篇《

内核级Rootkit技术入门

》文章中编译好的驱动程序为例子,来说明如何利用InstDrv加载和卸载内核级驱动程序。InstDrv有两种使用模式,一种模式称为交互模式,它是图形用户界面;另一种模式是命令行模式,在命令行中使用。下面我们首先介绍交互模式的使用方法。

 

先将InstDrv压缩包抽取到合适的目录,例如C:\。然后在在 C:\ InstDrv目录中会看到一个绿色的InstDrv图标,双击该图标打开此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1 InstDrv程序的交互模式

在交互模式下,首先在“Full path of the driver”下面的文字框中输入要加载的驱动程序的绝对路径,对于本例而言,该地址是C:\myrootkit\objchk_wxp_x86\i386\mydriver.sys,然后就可以利用文字框下面的“Install”、“Start”、“Stop”和“Remove”按钮分别进行驱动程序的安装、运行、停止和卸载操作了。

图2  运行我们的驱动程序

当我们单击“Install”和“Start”按钮后,利用Win0bj程序(

论坛下载地址

)可以在\Driver目录中看到我们的驱动程序mydriver,如下图所示:

图3 利用Win0bj程序查看驱动程序(注意加红色下划线部分)

现在开始介绍InstDrv的命令行模式下的使用方法。在该模式下,我们同样需要使用驱动程序的绝对路径。此外,还有几个选项可用,这些选项的作用如下所示:

 /i      该选项用于安装驱动程序

 /u      该选项用于卸载驱动程序

 /s      使用该选项后,不会弹出任何消息,即使出错也如此。

 /?      显式帮助信息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命令模式的用法:

instdrv /i /s C:\myrootkit\objchk_wxp_x86\i386\mydriver.sys

该命令的作用是安静地安装驱动程序,并运行它。上面的命令行中使用了选项/i ,InstDrv将以“自动运行”的方式来安装该驱动程序,这意味着每次系统重启后该驱动程序将自动运行。这一点与交互模式下的安装截然相反,在交互模式下安装的驱动程序,系统重启后它不会自动运行,相反,我们必须手工运行驱动程序。

对于InstDrv而言,如果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该程序名的话,它会切换到交互模式。此外,如果InstDrv以命令行模式运行时遇到错误的话,一般也会切换到交互模式。但如果我们使用了/s选项的话,它就不会这样做了。因此,/s选项的作用是用于安静的安装一个驱动程序。

二、查看调试语句的输出

大多数操作系统都提供了可用作调试之用的函数,例如在Linux下,可加载模块能用printk()函数来打印调试信息,以及Windows内核级日志函数,例如DbgPrint()等。我们可以在某行代码后面加上这些调试语句,例如:

DbgPrint(

消息字符串

);

当我们收到这样的消息时,至少说明某行代码已经执行,此外还能给出更多的描述信息。虽然这种调试方法计较简陋,但却很方便。像SoftIce 或WinDbg之类的调试程序的配置和使用是很麻烦的,尽管它们功能很强大。使用调试语句时,返回码能打印出来,对于出错情况也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函数给出驱动程序执行期间的重要信息,然后使用适当的调试消息捕获工具记录下这些消息,从而进行简单的调试。

我们这里介绍的是一个常见的调试语句捕获工具:Debug View,到51CTO论坛

下载

我们说过,这和一般程序不同,驱动程序消息不会显示在标准输出设备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屏幕上看不到这则消息。下面我们还是以上篇“内核级Rootkit技术入门”文章中编译好的驱动程序为例子,来说明如何利用Debug View来记录调试消息。我们的驱动程序非常简单,它只是在内核运行时,利用调试语句给出一则消息:“I am a driver and I loaded!”,然后卸载时给出消息“MyUnload called”。下面具体介绍如何利用专门的工具Debug View查看这些调试消息。

DebugView是一款本地调试软件,它能捕获驱动程序的调试输出信息。DebugView不仅能够捕获用户模式的应用程序产生的调试输出,而且还能捕获Windows内核本身或/和内核模式设备驱动程序所产生的调试输出信息。对于后者,我们需要选中“Capture”菜单中的“Capture Kernel”选项,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齿轮形状的“Capture Kernel”按钮(如果该按钮上有一个红色的叉,你就需要再按一下;否则说明已经设定为捕捉内核状态了),或者使用热键Ctrl+K。

DebugView也有命令行模式,但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介绍在图形用户界面下的使用方法。Debug View程序无需安装,解压后便可直接使用。首先打开该程序,按照上面介绍的捕获系统内核驱动程序的方法设置,然后利用InstDrv安装并启动我们的驱动程序,这时我们就能捕获驱动程序发出的消息了,如下图所示:

图4  DebugView 从内核模式驱动程序捕获的输出信息

下面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功能,我们在此加以介绍:

插入注释

通过选择“Edit”菜单的“Append Comment”菜单项,我们就能在当前输出窗口中键入注释并回车,从而向输出中添加注释。

清屏

利用工具栏上的“clear”按钮能够清除当前程序产生的输出消息。

输出窗口内容的保存

我们要想将DebugView窗口中的内容保存成一个扩展名为.log的文件,可以选中 “File”菜单中的“Save”或“Save As”菜单项,或者使用组合键Ctrl+S。此外,我们开可以利用“Edit”中的“Copy”菜单项,或组合键Ctrl+C将选中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然后保存在适当的地方。

将消息记录到文件中

为了将DebugView程序捕获的记录输出成为像我们在输出窗口看到的样子的文件,我们要使用“Files”菜单中的“Log to File”或“Log to File As”菜单项,或者工具栏中的“Log to File”按钮,或者使用组合键Ctrl+O也可以。然后设置文件的名称和最大尺寸等。如果选择了“wrap”选项,当文件尺寸达到其最大值时,DebugView将回卷到文件起始处。

如果选择了“Create New Log Every Day”项,DebugView就不再限制日志文件的尺寸,但它会为每天的日志新建一个文件,该文件的名称是你规定的文件名加上当前日期。

当记录活动仍在进行的时候,工具栏“Log to File”按钮中的箭头是绿色的,要停止记录,可以单击该按钮或者选择 “File” 菜单中的“Log to File”菜单项即可。如果记录文件达到最大尺寸,记录活动就会停下来,工具栏“log file”按钮中的箭头变成红色的。

三、小结

本文向读者介绍加载和调试内核级Rootkit的一些简易方法和工具,其中具体介绍了InstDrv和DebugView这两款小工具的使用。实际上,这些方法只适合于开发期间的简单调试,对于更加复杂的调试工作,我们可以使用SoftIce 或WinDbg之类的调试程序;对于“产品级”的Rootkit的加载,我们需要更加高级的技术,我们将在会面的文章中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