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4年07月

查令十字街84号

5、6月份把这本小书看完了,就是一个英伦的书店职员(们)和一个美国纽约的买书人之间的书信来往,故事很美好,战后一段时期,英伦的普遍生活水准并不高,美国人给他们邮去了一些有价值的食品营养品之类,然后发展起了友谊。

这次出差,一个常居伦敦的中国同事陪我们在西班牙和希腊,然而她说,英国人普遍冷漠,而且不会接别人话语中传递过来的的善意和有趣,场面冷却是常事了。

所以,书信集也是看看,要获得对方好感,真的是要有雪中送炭的契机。

欧洲行的巴黎

这次欧洲形成是巴黎入境转机米兰–热那亚–米兰–马德里–雅典–巴黎–回国。

回国前在巴黎呆了一天半的时间,印象比其他几个城市深刻,倒着说说。

约了大伟,高中同学,清华热能系,他在法国居住了20多年,已入籍。

13日晚接上我们,简单晚饭后,步行了八公里,把老巴黎的一半都转了个遍。印象最深刻的是卢浮宫,那时候已经日落了,所以也不会想着进去。卢浮宫规模很大,就博物馆而言,是大都会的两倍左右的体积吧,难以想象藏品怎么填满的。

卢浮宫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虽然在深圳世界之窗有见过仿品,有了心理预期,但初次见到真迹,还是不由得佩服大师的破除旧俗的魄力。真正的建筑艺术在诞生之后竟可以像平平无奇一样让社会所接受,以为天地之间本应该就有此设计。

金字塔边的广场,同行的同事说感觉到有黑人快速向她身后靠近,估计是看上她的包包,所以她反应过来就加速向我们靠了过来,避免了无端的消耗。

然后沿着塞纳河畔,到圣母院,莎士比亚书店,再转回右岸,看了一下有名的gay吧,拍照留念。再转到蓬皮杜中心,加上旁边的斯特拉文斯基喷泉,这地方一看就是后现代的所爱。

天有小雨,陆续走走停停到巴黎歌剧院,只是墙壁被大幅海报所遮盖。

转回卢浮宫,天边尚有一丝亮光,这时候已经接近11点了。

第二天上午有法国国庆的阅兵式,我们在香榭丽舍大道附近看人,最后只看了几轮的飞机飞过。下午,大伟又带我们到蒙马特高地和圣心大教堂,之后去了凡尔赛宫,晚上回到拉丁区的卢森堡宫公园,再转到先贤祠后面的酒吧看欧洲杯决赛。

看完后路经先贤祠,好多年轻人在台阶上聚集,要看着埃菲尔铁塔,等待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的焰火和灯光秀,我们在车上经过桥边和卢浮宫广场,也很多人聚集,在等待焰火。

让我想起,当年在东操看流星雨的场景,以及99年国庆游行在二环内聚集的场景,年轻,无忧无虑,可以不睡觉的长夜。

巴黎也是到场都是中古到近代的建筑,不胜其烦地在墙壁上修着各种雕像,当然了,每个街头,都有可能会出现有雕像,我开着地图软件,一边走一边及时知道这是谁。

贞德在法国的地位还是挺高,除了在街头看到有贞德的雕像,也有用她名字命名的区域。

另外最大的还是查理曼大帝,圣母院旁边立着他的铜像,铜绿已经蓝绿色,不怀疑指环王里面的戒灵之王就是用这个像做的原型。

路过难民区域,多是叙利亚的,我们开车经过还算是安全的吧。

这是第二次在巴黎,距离15年过来参加卡展已经近9年了,那时候有恐袭,很多景点都不开放,只有巴黎圣母院不屑于畏惧,仍让游客进入。时至今日,圣母院被火烧了一次,也只好持续在维修。全球经济下行,失去的和被破坏的,不知道能否等到修复的一天。也许,在人类历史看来,这并不重要。

在线

王坚博士当年的对阿里云的总结之作。

主题还是互联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特性。但里面的其他一些内容也打脸了,比如YunOS,被Android封杀后就消失在公众眼里,时至今日,特定领域内的操作系统门槛也不算高,所以YunOS没有成功——没有公众认可,没有规模化。

另一点有质疑的是数据,现在数据的时效性已经很明显了,过时数据价值衰减得厉害。另外没有考虑的是数据的存储成本,如果不用来运算、数据挖掘出有效益的地方,还不如不存储。

这也是我一直抵制无端收集IoT数据的理由,单点动辄过T的IoT数据,每保存一个月都是消耗。很美,但不经济环保。

不过《在线》总的思想是对的,把脱机的思维refresh一次,好好重新设计在线时的使用以及如何产生不一样的价值。

AI小摘录

AI如果对标人脑的话,可参考人脑的神经元数量:850亿,同样地,GPT3的参数量是175B,两倍于人脑神经元数量。

于是后面再累加参数量意义就不大了。相反,应遵循“小即是大”的原则,针对特点领域做小模型。

目前再吹嘘更大参数可能是资本的炒作需要。

AI落地方面,需要业务专家,他们可以指出问题的关键。

数据的贬值速度相当快,避免持有容易变质的数据而不及时利用。


数字化转型中,AI/算法/软件的战略投入,如果被公司层面认为是IT cost,将是一种失败的信号。

AI的发展趋势:检索–>搜索–>探索

AI的真正意义是释放生产力,让人类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重复操作上。

来自参加某商学院的的课程时的一些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