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日期与心情

轮回

我本来想把题目写成比较明白的,比如

人事变动

,后来想想,还是轮回比较合适。

万物有生必有灭,有起必有落。

在轮回中历练自身,以求升华,这是小乘。而看破轮回,致力于提升轮回的境界,这算是大乘。

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宗派的区别。

作为修炼,这些都是合适的。

=====================================

这次的变动似乎很突然,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种种迹象表明,这事情迟早会发生,只是没想到的是,似乎真的不需要一个借口或者机缘,所以可见发动者的强势。

=====================================

月全食

科技的发达以至于全国一起观赏月全食成为可能,移动互联网让更多的人同时记录和直播这样的天文现象。

这都是可以预测出来的。

两千多年前,人们不能预测到这样现象,只好在来临的时候再仰望。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不过日月之食可以预测的现代,人们并不那么关心,事后也不再提起。

就好像一些社会事件,在热度过后,就不再想说,因为已经没有了新闻价值。

我的意思是,人们已经不再思考。

六耳猕猴

流行的分析都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阴暗一面,或者说它是一个取经路上所积聚的恶的一面的化身,孙悟空一棒敲死了六耳猕猴,就等于绝了自己的过去,一心要完成取经的事业。

另外阴谋论则是质疑是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还是六耳猕猴打死了孙悟空,反正真相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阴谋论虽然有一定道理,毕竟和小说以及读者认识差异过大。

不过我们可以重新诠释这一个西游记中经典的事件。类似于平衡宇宙的说法。

在李连杰的电影《The One》里面,就有若干个平衡宇宙的同一个人陆续被其中的一个最邪恶的所消灭,然后,他的力量变得越来越无法无天。

六耳猕猴在一开始与孙悟空是完全一致的,直到某个邪念生起,或者说佛性萌生,两者就在同一实体中分道扬镳了。六耳猕猴希望,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取经的大业,这种做法跟很多读者对唐僧的不满是基本符合的,而孙悟空则一直未能作出这样个性的选择。

为什么孙悟空对六耳猕猴有如此的恨?以至于六耳猕猴其实并没有犯什么大的过错,就狠狠把他杀了。

1.嫉妒:六耳猕猴所作所为,完全是大闹天宫时代的美猴王的做派,孙悟空的能力完全蜕变成在诸大仙中左右逢源,他再也不能像六耳猕猴那样随心所欲。杀了他,省得让自己自惭形秽。

2.投名状:这是更重要的,也是如来安排六耳猕猴与孙悟空对战的根本目的。孙悟空必须杀死代表自己不羁个性的六耳猕猴,才能赢得众菩萨仙佛的信任。杀死六耳猕猴,花果山他回去与否,都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3.恐惧:六耳猕猴与孙悟空能力一样,被如来死死定住,如果孙悟空不杀他,那么如来很可能安排孙悟空和六耳猕猴同时死去。因为孙悟空很清楚,在众仙云集的现场,逃跑是绝不可能的,如来能轻易制住六耳猕猴也能轻易制住他,只有果断地划清界线,才能逃过此劫。

六耳猕猴一方面是孙悟空的不羁影子,另一方面又是仙佛们的心存忌惮的聚焦,至于能知过去未来,完全就是如来自己编的,因为他就是如来一手造出来的。

真假美猴王一役后,孙悟空被仙佛界所承认,但花果山无法无天的梦,永不能再重温。

Partir

抽空看了这呆在硬盘里面有两个月的电影。

Susanne枪杀丈夫,之前我是没想到的。能想到的结局只是如廊桥遗梦或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那种结局。

这种枪杀毕竟有点突兀,按中国人说的一夜夫妻百夜恩,这种情节还是有点出乎意料。不过编剧干得出来,因为前有廊桥遗梦,总得有点什么超越吧。

很多时候,Follow your heart,是一种邪恶,因为人性本恶,纵容follow your heart,在一些基本层面上,就是纵容恶,人类社会数千年的基石即不复存在。

Senna 2010

抽空把Senna看完了,没有字幕,不过也无所谓,顺便找了Senna在wikipedia的词条对着看了一下。

原来Prost比Senna还是要厉害,Senna的人气为什么要比Prost要高?有年轻的成分在里面吧。

那时候的F1,速度真是惊人啊,FIA后来加了这样那样的限制,导致在速度层面上反而没那么好看了,当然也安全多了。

Prost一退休,哪想到Schumacher就弹起来了,于是Senna压力陡然增大,对车队的抱怨也增加,他的惨剧似乎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了。

很讨厌大陆翻译成塞纳,我认为冼拿才是最佳的翻译。

梦,只是一种可能

也许是国庆7天连续点滴的缘故,身体上的反应有点不自然,连续两个晚上都做噩梦了,另外肩膀很沉重,这不像静养了7天的反应。

这两天开车老觉得车有点飘,刹车和加油都很松,也许神经的敏感度也有一些改变了。

说回噩梦,梦见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害得我上班后就马上去确认这些事情在工作中不会发生。

乔布斯离世

有的人死来死去都不肯公布死讯,而乔布斯不一样,他确实走了。

但他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不要把目光仅仅注视于电子消费行业,即使在智能手机市场,很快又变成了战国时代。失去精神领袖的苹果,将很快如RIM、惠普一样平庸。

乔布斯的影响力在于鼓舞了大量的真的或者伪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可以宣称自己是乔布斯主义者,而不管最终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只是一个土豆。

情况也不会太严重吧,偶像式标杆式的人物早晚会倒一两个,这世界并不缺乏枭雄,等到他们挺身而出,取得胜利,成为英雄吧。

庞统更适合跟谁

新三国里面,庞统为了让刘备跟刘璋开战,不惜出卖张松,自己中伏献出性命。

新三国里面,庞统的模样邋遢,这符合三国演义的描述,而电视剧中,更把他刻画成一个江湖道士的模样,他也自称为邪道士。

虽然诸葛亮和庞统并称,应该在阴阳五行等各方面,他们的实力相当,然而形象上却迥异。

剧中庞统给刘备出了上中下策,刘备均不采纳,这固然有刘备对庞统的成见与不信任在里面,也有庞统不会向刘备推销自己的方略的原因在。

诸葛亮在这一点上则比庞统好很多,同样的主意,诸葛亮能让刘备接受。

======================================

回到一个问题,刘备并不适合庞统,那么谁更适合庞统?赤壁之前,天下大势其实已经定得差不多了,曹操统一北方,谋士众多,而孙权拥有大批江东才俊,刘备有了诸葛亮,庞统的归附是因为刘备那时候确实需要人才。

庞统肯定看不起刘璋张鲁这样的弱棍,马腾并没有太大野心,只是担了祖辈伏波将军的包袱。

比赤壁早十年又如何?袁术被破之后中原有短暂的权力真空,官渡之战尚未发生,这时候要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主子,还并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庞统,只能怨你出山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