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看完王小波的这部经典,对于叙述本身,王小波应该是走的类似于卡尔维诺那种路线。万寿寺的可理解的故事是我失忆了,在查看自己写的唐代薛嵩的故事手稿过程中,(也许无因果关系)逐渐找回自己的记忆,然后两个故事(现实和唐代)都最终被固定,然后就是:

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当然了,里面对于现实过多的映射,比如屎泡的地面,有太严重的时代性,反而让小说在今天看来略有阴暗和落于窠臼。

想起00~05那段时光,我们这些年轻人也会去看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王小波的遗作在互联网上铺垫。即使那时候我没怎么读过王小波,但也逃不开那几位他所推崇的大师的作品——译者、出版社、书评、朋友的推荐。

万寿寺》有1个想法

  1. polo 文章作者

    再翻了一下zhihu上的网友对万寿寺的阅读印象,看来网友平均水平比起20年前真是退步得严重啊……

    完全不懂后现代,这也许就是被网络小说喂大的孩子的共性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