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尽的前沿

花了几个小时快速看完了。

对于我们这些在冷战后期出生的人来说,美国对科学前沿的投入以及掌控,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回看这份报告,其影响力,相当于当年美国驻苏大使发回美国的长电报。

差别在于,电报内容,针对的对象是苏联,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让美国长久处在人类社会的前沿地位。

当然也有一些诟病的地方,比如科学家自行寻找基础科学方向,社会科学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安排。

社会科学因为自然科学的优待,相应得到了类似的资金,但引导美国走向一种文科生治国的方向……

中国大概十年前开始重视这个报告,也可以从若干位院士致中央的函件中看到类似的倾向,也许是真心,也有出于沽名钓誉的目的,但无伦如何,大家都知道,以中国的国力,并不能依赖基础科学的成就完全来自于美国/西方。

所以这报告的价值越发重要。

古越语的地名前缀

转一篇:

“富春”地名说

发布日期: 2024- 08- 16 10: 49 浏览次数: 122 来源: 杭州市民政局

我们富阳古称“富春”,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县,迄今已有2245年。凡地名都有含义的,那么这“富春”地名是什么含义?

“富春”应为古百越地名,“百越”之说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后来,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里的“百越”之地是指“交趾”到“会稽”之间的地区,富阳地处会稽。从各种史籍得知,“百越”是当时居住在中国南方众多氏族部落总称。“百越杂处”就是很多种族交错杂居,“各有种姓”又道出这些种族并不是一类。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在古代,我们浙江处在百越之地,因此当时的那些地名属于百越语。至今我们富阳的习俗与方言中尚能找到不少古百越的孑遗,今说壮侗语族语言的一些少数民族与古百越有关。

富阳从秦代设县之始叫富春县。昔富春之地境域甚广:今富阳(新城)、桐庐(分水)、建德(寿昌)均在其中。秦王朝把这片富春大地设为富春县。此富春是什么?富有春意?不是!也不是因富春江而得名。(富春江江名是因为流经富春之地而名,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尚称之为“大江”,此名出现当在汉代之后。所以先有富春县县名,后才有富春江江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会稽郡领县二十四,富春是其中一县。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教授在《浙江地名简志》序中说:“至今这个地区仍然遗留着许多越语地名,成为浙江省地名最为重要的特色。” 他指出,浙江江名也来自越语,所谓“取其曲折以为名”只不过是望文生义的越语汉解。“其实除非人工开凿的河流,天然河流哪一条不曲折?”因为越语汉译,人们据音写成不同的字,这就是为什么古籍上会出现“浙江”、“制(淛)河”、 “渐江” 有不同写法原因。瓯江、甬江、姚江三江的首字也是越语。

陈桥驿教授在序文中指出:“浙江省历史上流行的聚落地名中,不仅见之于《越绝书》的就李、语儿、武原、姑末等等是越语;秦建会稽郡,郡内在今浙江境内所置各县,除山阴由原来的大越改名,海盐由原来的武原改名,《越绝书》记载甚明外(《越绝书》上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余杭、余暨、余姚是出盐之地。),此外各县如由拳、乌程、余杭、钱唐、……、诸暨、乌伤、太末等,并且包括西汉所置的余暨和剡县等,也都是越语地名。” 因此我们富春县,无论秦置与有争议的西汉所设,其地名是越语。

陈桥驿教授序文中又讲:“因为越语早已消亡,所以要解释这类地名的渊源,非常困难。” 确实秦与西汉初所设的地名其义大多不可解释,我们“富春”也是同样。看后我富春分析所置各县名:新城、桐庐、分水、建德、寿昌,每个地名都能解释含义,其它后设县县名如临安、昌化、淳安、开化、兰溪、金华、永康、安吉、浦江、青田、黄岩、三门、宁海、永嘉、乐清、文成等也是如此,因为它们不是越语地名,而是汉语。我们富春改富阳,此“富阳”是取义县城在富春江之北义,地理上江北为阳,江南为阴(如江阴在长江之南)。

语言学家游汝杰、周振鹤著有《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在《地名和历史民族地理》一节中述说了百越及其现代壮侗语族居地留下的越语地名特点:冠首字类同。句章、句容、句余、句无、句町…,姑苏、姑末、姑蔑、姑幕…,乌伤、乌程…,余杭、余暨、余姚、余发、余干、余不、余英…。我们富春与夫椒、无锡、无编、芜湖、武原…这些地名冠首字一样(字为越语音的不同汉字写法),吴越王的名字中:夫差、夫概、无余、无壬、无颛、…等等,该书作者在文中讲:“这些人名和地名的确切含义今天已很难考见了,不过它们的冠首字,却可以确知只是古越语的发语词而已” 东汉人服虔说:“吴蛮夷,言多发声,数语共成一言。”《汉书•地理志》曰:“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句吴”就是“吴”,“于越”就是“越”。“后世不知其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如强解“乌伤”为“乌口皆伤”。以为“无锡”本来产锡,至汉代锡已采尽故名。…皆无稽之谈。”

因此我们的“富”与“夫、无、芜”相同的一个越语冠首发语词,但不知“春”在越语中为何义?

超级智能

五一期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成书时间应该在AlphaGo之前,主要内容是假设未来能出现一种超级智能,推演出现过程、风险、走向、智能的形式等等。

作者是未来学方面的专家Nick Bostrom,尽管不如KK那么有名,但书的内容基本上是干货。目前大模型的发展,多种势力投入等,都符合书上的推演。比如不存在单一的一家企业或者国家直接垄断最前沿的决定性的超级智能,应该是竞争者本身水平已很高,看到对手的领先后能快速跟上。

相比之下,KK的书则显得水的成分比较多。

后面有对于超级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如何避免超级智能形成对人类的重大威胁或危机,也有很长的篇幅。大致来说,应考虑亦步亦趋的方式给予智能体不那么终结性的方向或指令,这样可以避免智能体在执行过程中自行挖掘漏洞或者曲解。

也可考虑人类监督智能体,或者智能体监督智能体的方式。

历史上最美的十个实验

其实也不止十个实验了,只是把同类型的促进一个(一批)科学发现的实验归为同一类。

另外,也没有把思想实验纳入,量子力学很多思想实验也是非常有名的。

但这本书写得很通俗易懂,很适合给初中生看。

x-hoppers的宣传册

很少见到做解决方案的公司/老板,愿意为自己的产品/方案写一本小书了。

这本小册子是在x-hoppers的展台拿的,名字叫《Retail Needs a Revolution》

列举了零售行业的一些很尴尬的问题:

排队,客户查询,场景维护的单独工作的危险性,店内安全,数据打通等。

他给出的方案是一个基于耳机的通话频道:

店内工作人员在频道内沟通,确保人员在线及工作分配

IoT设备将需关注的信息语音化,在频道内通知

顾客的询问、扫码等都可以在频道通知相应的人去处理

Agentic AI的基础架构

1. 自主智能(Agentic AI)的崛起

  • Agentic AI 指能够自主决策、执行复杂任务的AI系统,超越传统被动响应式AI。
  • 这类AI需要更灵活、安全且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支持。

2. 专用服务层的重要性

  • 模块化设计:专用服务层将AI功能分解为独立模块(如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决策执行),提升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互操作性:标准化接口支持不同AI系统和服务的无缝协作。
  • 资源优化:集中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3. 区块链技术的关键作用

  • 安全与透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分布式账本特性保障AI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数据完整性。
  • 去中心化信任: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协议,减少对中心化机构的依赖。
  • 数据隐私:加密技术和零知识证明可在不暴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验证AI决策。

4. 结合优势的协同效应

  • 专用服务层提供高效架构,区块链确保安全和信任,二者结合为Agentic AI提供可靠基础。
  • 用例包括供应链管理(自主物流AI)、金融(自动化合规检查)和医疗(安全数据共享)。

5. 未来展望

  • 随着AI系统自主性增强,对专用基础设施的需求将增长。区块链和专用服务层可能成为行业标准。
  • 企业应提前布局,投资相关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核心结论:

构建Agentic AI需突破传统架构,通过专用服务层实现模块化与协作,并依赖区块链确保安全透明。这一结合为下一代AI应用奠定了可持续、可信的基础。

加密、零知识证明、区块链、模块化设计(哪些可以持续升级)、标准化接口和互操作协议、计算资源管理

产品形态设计

这本大学教材还是不错的。

我这种外行人看得挺有意思,里面的各种例子也多数是一些得奖作品。从淘宝上搜图的话,可以找到类似概念的产品。原有的估计都太贵了。

自变量机器人

系友会组织了去自变量机器人参观,听了潜总两个小时的介绍和答疑。

大致印象:

1.自动驾驶和机器手之间的技术路线肯定是不一样的,自动驾驶是避免接触,机器手是必须接触以产生触觉

2.硬件的技术瓶颈在:耐久度(这个在于投入),成本(这个在于落地场景)

3.摄像头在人脸位置以及机械臂上

4.项目训练通过更换场景、背景和光照,来验证模型的性能

5.具身智能手上动作和走路完全是不一样的模型,如果是室内,考虑不移动的做法,固定位置,如果是室外,可考虑轮式。双足是一种情感满足。(这是潜总的见解)

6.具身智能落地可以优先在2B或者2B2C的领域。

7.目前自变量是14B的模型大小,聚焦于通用模型+小训练集的方式持续升级,1分钟1M tokens。

8.未来的机械臂的要求:10个自由度以上、10K USD的成本再逐步降到10K RMB

9.这个行业软硬一体会比纯软有优势。

10.融资后还是投算力

潜总认为他们的竞争力在数据集的know-how上,比起某些大厂甚至有两个数量级上的效率优势。当然了,与会者很多是已经调研过不少机器人公司的,并不会说什么就信什么,相反,反而觉得每一家技术路线都千差万别,又各自信心满满……

潜总认为,现在具身智能的大模型相当于GPT-2,要达到GPT-3只需要不长的时间。

总的来说,钱进入得有点快,技术大佬们都会自我强化,这个特点我在不少人身上见过,这是资本对他们的要求,不得不如此。

杜塞尔多夫 EuroCIS 2025

想看看Euroshop有两年了,正好今年是EuroCIS,就安排来DUS一趟,顺便把Dusseldorf拼对了。

深圳和香港都没有直飞DUS的,这次安排了先深圳飞米兰,当天晚上米兰飞DUS,白天正好访问一下米兰的办公室。

到达米兰的时间太早,8点钟就从机场出来了,这时候办公室没人,去了也干等着,米兰的同事安排了一个B&B,吃了早餐洗个澡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感觉精神多了。

晚上坐的是Eurowings的飞机,据说是廉航,我担心箱子不让带上飞机(网页里是这么说的,网页里还说要自己打印登机牌,否则收费……),于是托运了。事实发现米兰机场的值机窗口(起飞前两个小时才开放,去早了也没有用)会打印登机牌(当然了,也可能是因为买了托运行李额的原因)。而登机的时候,很多经济舱乘客也是拖着登机箱上机,没见有什么问题。

感觉要重新评估Eurowings了……

入住的是华为欧洲总部旁边的酒店Lindner Hotel Dusseldorf Seestern,房间很大,房价比五星低一点,不含早餐,早餐要额外收29€/人次。MiniBar的水都是收费的,附近也没有什么超市,所以我看过评价后,提前在机场买了水过去,发现MiniBar只比机场贵了0.5€……房间里有咖啡机,可以烧水喝,不过水是不开的,80度左右。

展会内容就不提了。

晚餐去了一次Meer Bar,当地很有名的餐吧,后面都坐满了,餐食也可以。

第二次晚餐去了中餐的火锅店,也OK。

最后一天晚餐,下雨,没约同事吃饭,就自行在酒店旁边的小餐馆吃了一个意面,喝个啤酒,自得其乐了。

在DUS前两天都是坐Taxi或者Uber来去,平均每次20€左右,因为城市小嘛。德国的出租车,奔驰的有,大众的也有。奔驰的司机(看上去是德国人)会按照里程表计价,大众的司机(有移民)问是否可以多收一点,比如向上取整,等。也许只是个例。

第三天体验了一下地铁,无人售票,自觉购票,但本地人基本上不买票,可能是有年卡?买一张3.x€的就可以坐几个小时地铁了。

跑dm买了半箱的保健品,看到有其他人(似乎是印度人和中东人)买,是几十几百件的采购量,看来德国产品世界闻名,工业水平依然保持在高位。

国王大道说不上很漂亮,但作为步行街+品牌店,也是值得游客一转的,末了去了莱茵河边的步道,有两三种宗教的教堂,一路步行过去,也帮人拍拍照。还是闻到一次大麻味。

离开的早上跑了一次莱茵河畔,天气有点冷,几度,但跑步和遛狗的人也是有的,打声招呼。

我对异地的旅行和出差感觉毫无陌生感了,一个地方,第一次见可能是新鲜,十分钟后,就跟日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