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前沿专场

次日,选了机器人前沿专场和AIoT专场来听。

开场的报告是加拿大工程院张宏院士作的。他也即将在深圳建立有实验室,但此次是用远程的方式进行演讲。

https://dy.163.com/article/FK6GSE5D0511DPVD.html

讲的范围不多,集中在机器人如何得知自身处在已知地图的何处。包括对视野中的各种物体的标示(全局/全景描述符),Deja vu的时候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产生的变化如何识别,二维点云计算即确认,图像粗匹配、精匹配,雷达和视觉的信息融合等等。

不过他说的是已知地图的情况。结合去年有个讲陌生环境下的digital twin构建地图,就可以多机器人联合制作地图并进行相对定位了。

上海交通大学的高峰教授,介绍的是为登月设计的六足机器人(尚未在月球真正应用,只是在实验室中模拟运行)。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8/XjrXygwy6jFRgCgA.html

很硬核的机器人项目,演讲结束后有投资界的人询问其中一些改良/低端版本的成本。也是颇贵的,200000以上。我查了以下教授所讲的一些关键部件,在网上也基本上5位数的价格。

从STEM教育的角度看,只要用一些廉价的部件来练手就可以了。当然了,登月的话,目前来说还是月球车比较可靠,六/N足机器人这个虽然可以在崎岖地区运动,但月球车能走的平路都还没探索完了呢。

北京大学的刘宏教授,介绍了他们的RobotPKU的智能导购机器人系统,事实上是一个结合AI、计算机视觉等在内的无人零售场景。处于商业考虑,似乎并没有提供额外的总结材料。我整理了一下他当时给出的PPT:

无人便利店缺什么:

  •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APP、条码、磁条、称重、网络等等)
  • 与机器人技术结合不够:长人样、说人话、办人事?远远不够
  • 传统人工智能技术难以应用:99% * 99% * 99% * 99%,累积误差惊人

带来的问题/局限:

  • 应用门槛高,建造、改造成本数十万
  • 用户体验差,会员制度个人隐私,无人值守,无人服务
  • 遗留问题多,防君子不防小人

RobotPKU的特点——四有应用,有岗有量有利有技术

顾客管理,检测跟踪——店内摄像头,顾客跟踪

迎宾导购虚拟机器人——需要有屏幕/语音进行交互

购物行为分析——店内摄像头,顾客路径、行为识别及分析

货品检测、统计——店内摄像头

购物车负责监控、引导和运送货品

店门负责事件检测

刘教授说这个智能导购系统在测试,目前能支持到最多五人进行购物。

看视频,其大致流程是,顾客进店,挑好货品后到收银台,收银台根据系统识别的结果计算价格,顾客自行扫码支付。顾客也可能把货品放在购物车/拿在手里/放进包里,系统均能正确识别。收银台则使用虚拟店员进行交互。一个极端的case是,顾客拿了瓶水,开了喝了,然后放在地上。系统也能识别为购买……

其系统的几个优点吧:

  • 机器换人,减员增效,可替换90%的传统店员,人力成本节约80%以上
  • 拒绝APP,自由进出,毋需加入会员,保护隐私,自行扫码支付即可
  • 无人超市,有人服务,所谓有人就是虚拟店员(但通过声音的人机交互其实也难以保护隐私了)
  • 节约成本,安装方便,设备和软件的增加都比较少,安装、调试方便

然而,我觉得刘教授的团队的这样产品,总有很多的臆想的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商业上的考量。会员系统是零售和顾客之间的桥梁之一,事实上并没有必要取消掉。

赵明国来自清华,主要介绍其在无人自行车的例子,看到熟悉的清华园……作为背景。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8/ydHCvig8R9gIc5B0.html

最大的亮点是把清华自己做的AI芯片用上了。因为是自研的,在能耗、算力方面针对这个场景有非常好的效果。

大道智创的龙建睿介绍了他们应用在不同场景、各行各业里面的机器人产品,以及一些技术上的需求。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8/lwPPuvPAYgk9ppfy.html

通用的机器人在目前的阶段是不适合的。不同行业都有定制机器人的需求,比如搬运、巡检、零售服务、清洁、配送等等。

同时,一些通用的需求,比如运动平台、计算平台,这个是不同机器人都要用到的。对环境的改造,适合机器人运动的通道等,这些也可以降低机器人的设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