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欧洲大教堂

从欧洲回来,因为看了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圣心大教堂,对欧洲大教堂还是挺有感觉,于是买了这本书翻完了。这几个大教堂都在书上有篇幅介绍。

作者是朱子仪,对于知名度高或者比较经典的大教堂都给了篇幅去介绍。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图多,虽然说到立面、门、拱顶等等不会每个细节都给出照片,但总的来说,能把具特色的外部、内部壁画/玻璃,雕塑等展示出来,作者还是很有水平的。

想起来在欧洲时,实在没话了,问Seho,教堂(Church)和大教堂(Cathedral)有什么区别。其实我是知道答案的,但从意大利人那里听回来的答案会更放心。

大教堂就是有主教的教席,教堂一般只有神父/牧师之类。

苏联解体前后

应该是90年代初的书,作者俞邃:

俞邃,男,汉族,1933年5月7日出生,江苏省如东县袁庄乡人。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调研咨询小组主要成员、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博士。1944年——1949年先后在苏中四分区联合中学、如东二中、如东中学读书。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在南通平潮中学读书,担任学生会主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转去南京大学附属中学,1951年至1953年任该校团委书记。195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1957年从北京俄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兼任校团委负责人。1958年9月被中联部选调,派往布拉格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刊物《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编辑部,1962年后一直在中联部工作,曾任苏联处处长、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负责协调中央党政军17个部委有关研究工作的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正局长级联络员等职务。

这本书主要是把解体前后,作者个人在各个场合对苏联、独联体局势的演讲整理成书。

观感:

1.苏联的败落过程中,自我认同出现了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6070年代,调子起高了,降不下来。

2.苏共、俄共上层很多实权派乐见苏联越来越差最终解体。

3.戈尔巴乔夫就一个技术官僚的水平,控制不了局面,也不敢动用军队保证上层对自己的支持。

4.苏联民众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后期局面基本上被休克疗法那帮人把持着。

5.西欧和美国对苏联的承诺基本上都是空话,反复要求各种演变才能给予。这个过程跟后来对俄罗斯做的北约东扩类似。东大也是历历在目,不会再相信政客的承诺。

6.现代的普世价值,当年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都是类似,用于瓦解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话术。苏联的理论大师理论上已经不复存在了,技术官僚只剩下唯经济论,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始。反复做无用功。相比之下,邓公的白猫黑猫、摸着石头过河、经济特区试验田,等等比戈尔巴乔夫高明太多太多了。

庆祝无意义

好多年后(20~30年,20年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30年是可笑的爱情,也许译本并非作者的授权哈)再看米兰昆德拉,书平淡得跟白开水一样。也许是为了对应书名吧,翻完之后对比没看,留下的印象只剩下什么?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才想起,印象中是不是看过这书?不知道,反正作者就是这种风格,随便翻翻就可以了。

就我上次溜达过巴黎的经验来说,这次看完留下的印象就是卢森堡公园,因为我7月份去过……

You Can Negotiate Anything

这是一本80年代初的小书,主题跟名字一样,举例子教你怎样跟对方讨价还价、怎样磨、怎样拉近距离营造个人感等。虽然是本小书,可花了两三个月才看完,这段时间也面临各种谈判的场景,对比一下书上的做法,还是挺有帮助的。

作者是Herb Cohen,这书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了吧。

摘一段amazon上的书评(翻译成中文):

长日将尽

利用几个睡前把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看完了。

看到40%的时候在想,作者不会把这种三观不正的作品写那么长吧,于是翻到后面的译后记,读完后再读正文,这样就有“意义”多了。

当然了,如果抛开已有的见识去看,看完后估计也能get到作者的所讲。不过结合评价来看诺奖作品,还是会有额外的收益。

他在小说中用伟大的情感力量,让我们跨越了虚幻与现实世界的深渊。”

这是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很适用于长日将尽这小说。

史蒂文斯的一生,从现实角度看,完全被他自己构想的英伦顶级管家的尊严和人生意义所覆盖,而这虚幻的意义,则弃父亲弥留、可能的感情(以及可能的婚姻和子女)、对世界的真实的大爱完全不顾。仅停留在,以仆人的方式“参与”了类似于慕尼黑阴谋之类的影响世界的贵族社交。

从语言的角度看,史蒂文斯过于追求对答和谈吐符合服务这些贵族社会,以至于被精致而乖巧的语言左右了他可能可选择的人生抉择,最后,落得一个惨淡的孤独地面对人生的剩余——The remains of the day。

乐园——欧洲园林之旅

欧洲回来后看完这本澳洲植物+园艺学者加法叶的书。

作者100年前游历欧洲,对意大利、法国、比荷卢、英国、爱尔兰等地的园艺、园林观察和记录。

欧陆的盛名在外的园林或市政,在设计/规划上过于刻意,比如凡尔赛宫,几何图形多而人工痕迹太重,反而失尽天然。一些大学的花园/植物园还可以,但若一旦失去资金支持,容易在市民共享和私人打理之间失衡,就失去了真正的特色与自然之美。

英国的贵族园林很多,多在XX堡附近,由于不像欧陆经历大革命以及共和化的历程,贵族则能把历史沿袭,也有各种名人/贵族的栽种,但历史被记录,感觉更有内涵。而依天然地形而自然散布各种全球搜集的植物种子/或者一两代繁衍下来的种子,也有适者生存的自然。

书的末段,有作者回程经过锡兰的见闻,斯里兰卡的植物又是另一种风格,密植,适者生存,最后都是全球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大荟萃,比单一雨林丰富得多,也有人工刻意密植的痕迹,关键是,水果多啊……

查令十字街84号

5、6月份把这本小书看完了,就是一个英伦的书店职员(们)和一个美国纽约的买书人之间的书信来往,故事很美好,战后一段时期,英伦的普遍生活水准并不高,美国人给他们邮去了一些有价值的食品营养品之类,然后发展起了友谊。

这次出差,一个常居伦敦的中国同事陪我们在西班牙和希腊,然而她说,英国人普遍冷漠,而且不会接别人话语中传递过来的的善意和有趣,场面冷却是常事了。

所以,书信集也是看看,要获得对方好感,真的是要有雪中送炭的契机。

在线

王坚博士当年的对阿里云的总结之作。

主题还是互联网、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特性。但里面的其他一些内容也打脸了,比如YunOS,被Android封杀后就消失在公众眼里,时至今日,特定领域内的操作系统门槛也不算高,所以YunOS没有成功——没有公众认可,没有规模化。

另一点有质疑的是数据,现在数据的时效性已经很明显了,过时数据价值衰减得厉害。另外没有考虑的是数据的存储成本,如果不用来运算、数据挖掘出有效益的地方,还不如不存储。

这也是我一直抵制无端收集IoT数据的理由,单点动辄过T的IoT数据,每保存一个月都是消耗。很美,但不经济环保。

不过《在线》总的思想是对的,把脱机的思维refresh一次,好好重新设计在线时的使用以及如何产生不一样的价值。

Noam Chomsky的制造共识

《Manufacturing Consent》副标题是“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花了几个月断续看完,电子版是扫描后OCR的,识别出错的地方挺多,不过还是看完了。

大多数是美国战后,是60~80年代对外输出意识形态或帮助政治代理人的案例,还有就是对苏东阵营的攻击,最后大篇幅讲了印支的战争,包括越战、红色高棉等。

反人道方面的案例触目惊心,关注的焦点还是,为什么有些会被媒体引用,而另一些被选择性忽视。

学到一个叫“unworthy victim”,虽然你的遭遇很惨,但不符合媒体价值(媒体背后的势力或政治立场),所以没有报道的价值。

红色高棉的经过很值得再深入,邓和里根的同盟,为了避免越南进一步壮大欺凌周边,无论中美,还是现东盟的其他国家,政治上都选择支持红色高棉。

波尔布特的操作惨无人道,这种外部的支持也助长了他?

不过总结的时候有一句,红色高棉的惨状,是有利于美国社会治愈越战综合征的。潜台词是:虽然美国投入越战,给那片地方带来灾难,但美国人退出后,还不是更惨。

Chomsky是一个支持言论自由的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