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虎门

龙虎凤

初四在北京逛了一下东郊的铁道博物馆。小孩比较开心。旁边有个铁道文化方面的展馆,看的人不多,有一面展墙为了春节气氛,把带龙字的铁路站和铁路线都列了出来。

看来看去,还是没能找到东莞那个百年老站——石龙。搜了一下百度和新闻,东莞站起来后,就取消了石龙站的客运职能,现在石龙只有货运的能力(存疑)。

一个国民革命军东征的重镇,以及广九铁路的经典,就这样逐渐被淡忘,存在于历史上了。

不过石龙镇还在。

如果以莞城和东城、南城为中央,面向深港,石龙在左,虎门在右,凤岗在远端的前方,风水格局上符合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不足的地方就是身后没有明显的可成为靠山的地名,要么只能靠广州了。

然而石龙名字上属土(石),结合茶山镇则补全了对东方属木的要求,虎门本身有金锁铜关,符合西方属金的要求,金生水,西南几个镇都是富有的。

总的来说,东莞的地名格局不差,但东北部依靠广九一线能形成物流优势却因为石龙没得到合理重要而淡化,周边石排、企石等陆续崛起,“龙”气在消失。

当然了,这些风水学说也就那么一说,唯结果论最重要。

虎门文史

终于把第五辑也看完了。这一辑收录的回忆文章比较晚,00~09/11年间写的吧,回忆的年份是60~80年代。

好倒是没什么不好,但我的家庭背景决定了我从小听的大人的经历,跟主旋律并不一致,父母都是可教育好子女,所以属于没机会做这个,也没有机会做那个的那个群体。书中所回忆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或者延伸开去,仍然是不可触及的那个时代的上流。

比如上报纸、广播、被领导接见,这类事情哪有我们什么份。

另外,甚少白沙人参与到文史的故事的主角中来,我不由得怀疑,是不是白沙在那个年代太平、虎门的叙事里面,属于比较边缘化的。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这情况才有改善?

白沙可是最早建成村办自来水厂、村办电视网络的村,当然了,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的故事,主角则是白沙在香港的乡亲了。

后来就是富豪榜的白沙人。

文史的文章文笔是相当好的,就是融不进去,总体来说在承认经济落后的同时还是偏正能量,只是偶有说到某文章的主角最后逃港的事情。

《虎门文史》第三辑

拖了好几年,终于看到第三辑了。

有些本地出来的近现代的名人,包括邓世昌、王宠惠、蒋光鼐等,只是他们的父辈或先辈,为了经商或者教育,大多活跃于广州和香港,虎门在传统意义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故乡。

从虎门成长起来的名人就远不如这些儿时即在穗港的名人多。陈社长在微信朋友圈也一直将贝聿铭的太太卢爱玲称为虎门人,将贝称为虎门姑爷,就更显牵强了。

对我的启发也是同样的,如果不离开虎门到大城市发展,则后辈成材的机会会大减,至少眼界并不够开阔。至少我自己的少年时代,被眼界桎梏甚多。

唯见识可以长界限。

另外,有纪念王匡的文章,原来王匡是某叛逃美国的许家屯的前任。可见这些北方下来的新华社或中联办首脑,还真是没有广东本土的党员定力那么好。王匡是我外曾祖父的学生,我外曾祖父在解放后被派去放牛,也是蒙他协助,才恢复正常的生活。

香港的离心,也与中联办用人不当有莫大的关系。

还有个印象深刻的是虎门要塞司令陈策,真是一个能人啊,保珠江口不失,直到腿被炸断,离任。

到香港后又在港督决定投降后率数十英军以鱼雷艇冲封锁成功脱逃南澳/大鹏登陆。以合照来看,陈将军断腿手负伤,巍然坐在C位,周围都是英军士兵,可见他们对他是如此的崇拜。

这批英军跟对了人,也因而能顺利返抵英伦,所以心中自然感激。

关于南沙新区

看了《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全文,果然一如既往的美好设想,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新的

行政

区域。我们来看看字频统计:

港澳:106

广州:18

香港:9

珠三角:9

澳门:4

深圳:4

珠海:1

中山:1

虎门:1

番禺:0

东莞:0

长安:0

看完这个词频统计之后,你就明白这个新区的所向了吧。跟珠江口左岸的东莞有个屁关系。看的都是港澳。

连广州都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上级关系而已。

问题是香港与深圳接壤(隔了窄窄的水道),为何舍近求远,你能跟前海片区相比?

澳门那么弹丸之地啊,能输出的量已经被证明是有限的。

而虎门虽说是必争之地,但竟然仅在交通方面提及,这南沙新区也太眼界高企了吧?

说回莞深惠一体化,似乎会无疾而终,但莞穗就能一体化吗?东莞归根结底还是粤东的一部分,流淌着东江水的,文化和认同上只有惠州可以同声同气。

基于对南沙一贯的雷声大雨点小的认识,这玩意早晚会无疾而终,珠江口右岸并非好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