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之作,但估计也是最后一部了。
以往的一些角色在任务中又再出场。汤告鲁斯是老了,Ethan Hunt也在剧中强调这一点,不仅是他,他的队友也一样是。
情节本身问题不大,就是The Entity(超级智能)的选择不符合常理。也体现编剧不理解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智能的原理才会有这样的乌龙。
超级智能不可能进入了一个巨型网络就把之前网络中的存在失活了。
带了小儿子一起看,他基本上没看懂,但还是对大场面感到震撼。出来后,跟他说,你看,你叫Ethan,他也叫Ethan,他太勇敢了。
情怀之作,但估计也是最后一部了。
以往的一些角色在任务中又再出场。汤告鲁斯是老了,Ethan Hunt也在剧中强调这一点,不仅是他,他的队友也一样是。
情节本身问题不大,就是The Entity(超级智能)的选择不符合常理。也体现编剧不理解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智能的原理才会有这样的乌龙。
超级智能不可能进入了一个巨型网络就把之前网络中的存在失活了。
带了小儿子一起看,他基本上没看懂,但还是对大场面感到震撼。出来后,跟他说,你看,你叫Ethan,他也叫Ethan,他太勇敢了。
周日在家里看完这个印度片。插叙和倒叙看得有点晕,不过故事还是不错了,除了略显血腥暴力外。
还有就是女孩子对被侵犯这一点表达的泰然,不知道是印度的特点还是电影的主旨使然。
看了一下影评,才知道错乱的叙事 + 主角似是而非的陈述导致了我也没正确理顺故事的时间线。
译名还是不大合适,因果报应一说,让反派成了主角。而原来的电影名字是男主的名字。
拍得还是凌乱,可以稍微多提示一点,我这种年龄稍大的,要串这个线还是有点乱。
端午节在家里差不多完整看了这两个电影。
教父是高清修复版了,一切都很经典,但对于不了解原著的人来说,节奏跳得还是有点快,有点像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直接去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背景还是需要铺垫一下。
Michael在西西里避世,并找到新欢结婚的桥段,估计这里是最早,然后看上海滩里,许文强离开上海后也是能找到新的伴侣,然后伴侣被杀,返回上海滩……再然后风云也是这样。
Michael一次性同时反击的桥段,在某ATV的港剧里面也见过,但是是反派占上风的过程,当然了,无间道里面也有。
再说回华尔街之狼(2013),剧情先不管,我感觉场景都是小李子似曾相识的,比如游艇海上遇风浪——邮轮撞冰山,泰坦尼克号,1998;欺诈手段暴富后的潇洒、被FBI调查——猫鼠游戏,2002;被囚入狱——禁闭岛,2010;飞机上醒来——盗梦空间,2010;……
或还有其他我不了解的,毕竟看小李子的片没那么多。
美国的文化,还是笑贫不笑娼。所以就整个价值观来说,华尔街之狼只能让人更向往这种成功,而不是厌恶。
昨天带小宝看完了木偶奇遇记(1940),迪斯尼的经典版本,相信世界上很多地方是先看了动画才知道有这个故事的。虽然我们小时候是先看的书。
记得在热那亚的那几天,海滨小镇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诶,跟匹诺曹里面的小镇也太太太像了。石板路、市民中心、钟楼、沿街小店等等,还有港口、码头。(事实上故事背景的托斯卡纳地区就在热那亚旁边)
小宝并不喜欢学习,最近发现他对于小短动画片有点沉迷,比如哈小浪,但那个没营养啊,就是卖弄一些夸张和反转的剧情,跟脑筋急转弯差不多,还不如当年的哆啦A梦。
看到匹诺曹当木偶剧明星,小宝没什么感觉。看到快乐岛的时候,我说,这个地方你就喜欢了,不用上学不用做作业,不是玩就是吃喝。小宝反驳说,这地方很无聊。
当然了,木偶奇遇记能表达出来让坏孩子沉迷的桥段和方式早已过时了,新时代的精神沉迷早就脱离了原来的形态,但更足以让大多数小孩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记得看过一二之后,再也没看饥饿游戏系列了。前两天实在翻电视上的电影清单没意思,发现有这部比较新的,就看了。
实际上是个前传,Snow的黑化。黑化的过程在电影中有点突兀,让我觉得他本身就是这样。里面有些台词,Snow是双关的,只是字幕没能表现出来。
女主唱的歌其实一般吧,关键缺点是太长了,让人感觉这歌者的心态是什么?不怕死还是早知道自己有主角光环不会死。
鸣鸟——对应女主,恶毒的蛇——对应男主。剧情中是相反,窃听的鸟被男主用来举报好友,蛇被女主用来捉弄别人。
死亡飞车,不记得以前有没看过这电影了,大概率是没看过的。
构造了一个小岛作为犯罪乌托邦,囚犯们为了脱离苦海,不得不被典狱长招揽参加死亡赛车,也是一种把经典的类似于坦克旋风的概念实体化的赛车游戏,踩中了相应的地面灯,车身就可以开启相应的防守和进攻能力。
典狱长也暗中做手脚,避免赛车手可以连胜5场逃离监狱小岛。
最后,前两位的赛车手联合行动,与导航员一起蒙蔽了大Boss,逃出小岛,到了墨西哥享受自由。
主角是Jason Statham,中国观众其实对他好感度挺高的。
在web上把这个23年的火片看完了。
电影总的来说当然比现实要童话色彩很多,进入虎穴之后能脱逃的人基本上万不存一,有能力的必然同流合污,卸下所有的道德包袱,等待末日审判的那一刻。
不过能拍出来就是不错的,毕竟哪怕只展示1/4的现实,也够教育群众了。
金晨是很漂亮,但网上说她整容了外观会慢慢崩掉……鼻子还是不要乱动的好。
张艺兴的演技比黄金瞳要好不少。
颇有意思的电影,以为自己要死的通缉犯,不甘心自己被无视——通缉榜第三,把前二干掉了。
陈桂林本身就是个黑社会杀手,至于之前犯案是为钱还是为出名,就不好说了。除三害则完全是为了成名、自我实现。
看完电影再刷影评更有意思。比如最后的邪教,到底和流行的社会组织又差了多少,或者,为何该片在内地过审容易,是不是映射要除掉民进党的N害。
影片写实的部分是动作,浪漫的部分是剧情。
想起最开始看阮经天的《艋胛》,似乎是十几年不变。
周二晚上在上海看的,本来想在正大广场的影院看,二十年前在那里看过《冷山》和《后天》,结果影院在装修,于是在对面的ifc里的影院看了,价格比一般的影院贵不少。
电影看得很不舒服,后来翻翻有些影评,说,如果你能共情苗苗或者娜娜,意味着你的童年也有类似的阴影。
我只能说我能理解他们,但没法共情,控制和反控制其实都是有问题的表达。记得以前放弃过一段缘分,也是感觉对方有控制的意思。
说回表演,苗苗的演员让我想起一个同事(外貌,不是人品),很帅很迷人。
所以,第一眼看到苗苗出场,我觉得他确实很阳光很自然。后面的反差太大了,所以看得很不舒服。
黄渤、周迅就算了,其实这电影说是揭示了些什么,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看不如不看,对演员来说,演不如不演。
翻了疫情前的这个电视剧看完了,忍受了各位演员的“精湛”演技。王紫璇难怪红不起来,很尬啊,虽然造型师算是花了心思了,张艺兴演技也挺弱,就是扮真诚纯洁善良,这个定位也太无趣了,跟我同一天生日,我演技也不行,当然了,汤唯也不行……
剧情上出现过乌克兰(2022年开始是全球焦点)缅甸北部(电诈焦点),那时候还基本上世界和平,只有一小撮违法犯罪,但今天看来,恍如隔世了吧。
黄金瞳的设定,说是科幻,也经不起推敲,高能物质能直接提升眼睛的感受力我能接受,但还能看到过去发生的事就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