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2年01月

红楼梦

春节期间看完红楼梦了,这个一百二十回本的结局其实我是不大满意的。自芳官诸人被逐,就揭开了贾府衰败的序幕,当然了,不逐才奇怪。

元妃之死,从因果报应上说是这些尼姑们被驱逐造成的,因为没人再给元妃祈福了。

元妃薨逝之后,事情一件件降临。

黛玉之死渲染得凄凉无比,然而似乎是命中注定的结果,因此表达出来的也就是那种凄凉景象。

回头看来,元春成为贵妃,对贾府带来的是一场潜伏的灾难,

曹雪芹的才华无与伦比,回想鲁迅评说红楼梦,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能蕴含如此丰富的东西,单这一点就无人能比。

从另一个角度想,小说确实是曹用心血写成,用才华舒展其意识及潜意识中的种种,才有如此丰满的小说。

认同

放假的第一天(周三)就去了香港,自从我父母定居香港以来,对我来说,香港就基本上只剩下上水,因为我基本上都是去把奶粉带回深圳,他们也帮我买好了,于是目的地只有上水。

住的是香港的公屋,算是社会福利。但年近岁晚,邻居们都陆续执包袱返大陆了。他们离开之前互相打个招呼什么的,让我想起大学时代期末考过后,各人陆续回家的情景。

不过无论香港福利有多么的好,社会文明如何高,作为中国人,春节总要回老家的。所以你要是真认为香港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度低,两种可能,1他们实际上是对大陆人认同度低;2调查发生在中环。

不过随着新人口逐渐成长为社会支柱,而家乡逐渐城市化,香港人对故乡的感情确实会越来越低。但这个不仅仅是香港的问题。深圳、上海的城市移民,到了第二代,也逐渐更乐意承认自己是深圳人或者上海人,而不是湖南/湖北人。

禁闭岛

套用断背山的一个句式,可以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禁闭岛。

虽然按照主角的思路走,影片中即使是错漏百出,都可以被理解为精神病院以及精神病人的不合常理。

最后医生对Teddy坦白的那一幕,我总是不愿意相信故事就是那样,因为剧情的最初设定,我也相信那一个臆想。

半夜醒来,终于想通了,这影片不是为了说明精神病或者什么,而是希望能面对现实面对那些不利于自己想象的真相。Teddy最后是清醒的,他选择了割掉自己的痛苦的记忆。而每个人都有一个禁闭岛,看能否正式面对而不是用故事去掩饰它。

因为小说绝对不是开放结局,因此电影也绝对不是,执拗于自己的理解就是禁闭岛。当然了,像盗梦空间那样没有官方解释的内容上,还是适合个人自行解释的。

莱昂纳多的片越来越精彩了,且看The Great Gatsby如何。

大内群英

对这个电视剧唯一的印象就是30年前不知道哪个大人问我,电视剧里面哪些好人哪些坏人。

我的回答相当到位,不留辫子的好人,留辫子的坏人。引来他们一阵笑声。

不过对于这部宣扬反清复明的电视剧来说,这种划分还是挺准确的,那时候我们的影视作品也很单纯,没有太多的阴谋、尔虞我诈、无间道和潜伏。

去年流行的一部清宫片叫步步惊心,也是来自大内群英的歌词:

阵阵热风昏昏吹,幕幕纷争溅热泪

溅热泪,世间变幻说兴衰

段段是非绕心间,默默低首说负累

说负累,我嗟叹大志不能遂

名利,负累,傲气一生竟多畏惧

面对绝境,难道我会颓然后退

胜负存亡难道冥冥中早有命运落下圣旨

判了罪

步步自感一惊心,道道刀光见暴戾

见暴戾,瞬息际遇也争取

夜夜月光洒清辉,但愿在花间抱月睡

抱月睡,我只盼梦里真情共永许

2012

2012终于来了。

末日心态是没必要的,然而随着人的逐渐成长与衰老,世间上的事情的体验和参与程度的不足,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不满足感。

我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自己的体验心态是非常重的,因此在那种环境下,能认识很多的人和事。自从回南方工作以来,归于平淡的速度非常的快,也许是家庭的原因,不过更是传统文化的影响。

2011看了一些书,《facebook效应》《岛》《百年孤独》《西游记》《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重来》《不可预知时代的可预知结果》,还有些网络小说,比如《东方地狱火》《历史的尘埃》等。

之所以重看《西游记》,完全是受了吴闲云的博客的刺激,然后我想起来,对于四大名著,西游记和红楼梦,其实我是没看全的。重看《西游记》,印对一下印象,对谋略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重看《百年孤独》,是因为这是一个有授权的新译本。

2012的展望,该花点时间思考一些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而且这些事情的能否推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有的外部组织和人,都不是你个人成败的理由,也不值得托付过多的信任。孙悟空最后可以成佛,而不是菩萨或者金刚,是因为他直接推动了进程而非依附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