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中国

中国的工业革命

挺不错的书,总结了中国自80年代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功的原因,反驳了很多其他的固有观点。

重点还是为什么一定要有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我自身的观察,虎门就是从塑料花和制衣业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可以形成第二次的市场需求。

也为计划生育辩护,虽然目前看来有人口老化等等问题,但如果不是计划生育,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业成果很可能会被增长的人口所吞噬,重新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反复强调政体不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原因,例子当然很多了,工业革命必须是政府在政策上协助,再加上统一的市场而成的。

作者隐隐有抬起邓公为历史伟人的意思,当然了中国执政党也是功不可没。

 

日本第一

今天终于把《日本第一》看完了,作者是傅高义(Ezra F. Vogel),成书于70年代末,那时候日本已经冉冉升起,成为西方放下身段去学习的对象。

书中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制度的分析对比,剖析为何日本人能创造出一个后进的现代化国家,须知,彼时只有两大超级帝国:美苏。


虽然没有言明,但对威权的敬畏,让日本可以从上而下实施政策,而集体主义,又让基层可以从下而上反映问题。受教育率,对知识和精英的普遍尊重,这都是美国所无法做到的。

日本的缺点,眼界只在关心日本及其民族,赚再多的钱也基本是为本国服务,对外援助实质上是扶持本国企业的海外发展,这些恰恰引起国外的反感。

我看,最终也是这些缺点,导致日本人在成书十年后被美国人打入谷底。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日本近30年的经济徘徊不前,但其通过二战后的全民振奋,已经完全进入现代社会,始终保持着对全球发展的一定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不得不持续学习日本人这几十年的成功,虽然我们不愿意公开承认。事实上包括香港在内,中国一直在学习日本。

书中举到一些例子,比如日本人看重各种升学,课余大量的补习班,投身教育的又不是最好的大学生,等等,对目前中国人来说无比熟悉。中国目前面临的产业升级,也会带来低端工人的大量失业,为了保持社会和企业内部的和谐,日本在此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是年轻的有能力的人必须屈居于年长的过时技术人员之下。

再比如日本制造,也有让全球反感的那个时代。

类比不上的例子也有,比如日本对体育的投入,并非像中国一样依赖金牌政策。

也许中国会走得更好,但总不需要担心太多,做好民众的期望管理是最重要的。

华丽的六连败

其实不是姚黑,也不是姚蜜,只是看到那么多人不切实际地追捧火箭真很不解,何况如今也有了可以供选择的雄鹿了,各位爱国主义,换个新生的Yi吧。

火箭看上去是要不行了。那些认为Yao会比Yi强多少多少的人还是醒醒吧,各种不利于Yao的新闻会慢慢涌现的。而以前一直没有看到正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听。

这样的火箭真是不适合追捧。当然,因为篮球以外的理由去追捧一支球队是很幼稚的事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