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方向也有十年了,不妨总结一下。当然了,零售场景也不应该只是店内,结合安全、忠诚度管理、更好的顾客体验,理应将范围扩展到店外,包括停车场、店门口、马路边等。
零售业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能显著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增强安全并驱动商业决策。以下总结了涵盖店外和店内场景的主要应用:
核心目标: 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顾客体验、减少损耗、增强安全、驱动精准营销与决策。
一、 店外场景
- 停车场管理:
- 车位检测与引导: 识别空闲车位,通过显示屏引导顾客快速停车,减少寻找车位时间。
- 车牌识别: 用于会员车辆自动识别、停车时长计算、缴费管理、VIP车位管理等。车牌识别同时也可以提前将顾客到店的信息通知到AI后台,后台可以提前准备备货(到店提货)、营销策略等等。
- 违规停车检测: 识别占用消防通道、残疾人车位等违规行为。
- 人流/车流计数: 统计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和人数,预测门店客流量。
- 入口区域:
- 人流量统计: 精确统计进出店人数(入店率、离店率),计算客流量峰值,用于排班、促销活动效果评估。
- 顾客属性初步分析: (需谨慎处理隐私) 大致识别顾客性别、年龄段(如成人/儿童/老人),用于客群画像和营销策略调整。
- 排队监测: 检测入口处排队长度和等待时间,及时调配人员或引导顾客。
- 异常行为预警: 检测入口区域的可疑滞留、徘徊、聚集等行为,提升安防等级。
二、 店内场景
- 顾客行为与动线分析:
- 热力图: 追踪顾客在店内的移动轨迹和聚集区域,可视化展示热门和冷门区域,优化商品布局、货架摆放和促销位选择。
- 动线追踪: 分析顾客的行走路径,了解购物习惯,优化店面设计以减少死角。
- 停留时间分析: 统计顾客在不同区域、货架前的停留时长,识别高关注度商品,评估促销效果。
- 客流密度监测: 实时监控店内各区域拥挤程度,进行人流疏导、限流或优化收银通道开放。
- 拿取/放回行为识别: 识别顾客拿起、查看、放回商品的动作,分析商品吸引力、试穿率(服装)等。
- 购物篮/推车分析: 识别顾客使用的购物工具(篮、车)及大致商品种类,用于服务需求预测。
- 智能货架与商品管理:
- SKU识别与货架审计: 自动识别货架上商品的种类、品牌、规格,检查陈列是否符合计划,替代人工巡检。
- 缺货检测: 实时监控货架商品数量,在缺货或低库存时自动告警,提升补货效率,减少销售损失。
- 错放商品检测: 识别被顾客放错位置的商品,便于及时归位。
- 价格标签比对: 检查电子价签或纸质价签显示的价格是否与系统一致。
- 促销执行监控: 检查促销商品的陈列位置、堆头状态、海报悬挂是否符合要求。
- Planogram合规性检查: 自动比对货架实际陈列与预设的陈列图是否一致。
- 自助结账与防损:
- 商品自动识别: 在自助收银台快速准确地识别商品(尤其是生鲜、无条码商品),提高结账速度。
- 扫描动作验证: 确保顾客在扫码时确实将商品对准了扫描区域。
- 防损监控:
- 未扫码商品检测: 识别顾客是否有商品未经过扫码直接放入购物袋。
- 商品调换检测: 识别低价商品条码覆盖高价商品的行为。
- 购物袋/购物车底部检测: 检查顾客是否将商品藏匿在袋底或车底。
- 异常行为识别: 检测顾客在收银区的可疑行为(如长时间遮挡、频繁操作失误等)。
- 运营效率与员工管理:
- 员工行为合规性: (需谨慎处理) 监测员工是否按规定流程操作(如收银流程、食品安全操作)、是否在岗等。
- 清洁度检查: 自动检测地面是否有垃圾、水渍、污迹,提醒清洁。
- 设备状态监控: 监测冷藏柜门是否关闭、设备运行指示灯状态等。更进一步,可以识别店内设施的使用情况,比如购物车(有人/无人/错误放置堵路/损坏等)
- 安全与安防:
- 跌倒检测: 自动识别顾客或员工意外跌倒,及时报警救助。
- 异常行为识别: 检测店内打架斗殴、偷窃行为(配合商品检测)、可疑物品遗留、人员异常聚集等。
- 禁区闯入报警: 监控仓库、员工区等限制区域是否有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 消防通道堵塞检测: 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 增强顾客体验:
- 智能试衣镜: 虚拟试穿、尺寸推荐、搭配建议。
- 互动信息屏: 通过手势或人脸识别(可选)触发商品信息、促销活动展示。
- 无感支付/Just Walk Out: (结合传感器融合) 顾客选取商品后直接离店,系统自动识别商品并扣款(如Amazon Go)。
三、 数据整合与决策支持
- 将上述不同场景采集的视觉数据(脱敏后)与其他业务系统(POS、CRM、库存系统)数据整合。
- 进行深度分析,生成洞察报告:客流量预测、商品关联性分析、促销效果评估、门店布局优化建议、损耗分析、人力需求预测等。
- 驱动精准营销:基于顾客店内行为(停留区域、关注商品)推送个性化优惠券或信息。
关键技术与挑战
- 技术: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图像分类、姿态估计、行为识别)、多目标跟踪、传感器融合(结合重量传感器、RFID)、边缘计算。
- 挑战: 隐私保护(数据脱敏、合规性)、算法鲁棒性(光照变化、遮挡)、系统部署与维护成本、不同场景算法的泛化能力、数据整合与分析能力。
总结
计算机视觉正在深刻重塑零售业的每一个环节。从店外的流量引导和安防,到店内的顾客行为洞察、智能货架管理、高效自助结账、精细化运营和主动安防,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维度和自动化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CV应用将更加普及和深入,成为未来智慧零售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设施,持续推动零售业向更智能、高效、个性化和安全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