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payment

老生常谈的fintech新趋势

用老生常谈来形容新趋势有点无奈。因为新趋势作为一种趋势来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振聋发聩什么的了。

只是,一些技术和形态上的新趋势,仍然没有出现让人信服的refactoring。

5G+IoT说了很久,也陆续上线了一些智能XX的东西,但这些依然是十几年前拍脑袋就能想到了未来,所以并没能让我们感到技术上或者想法上的新颖。相反,市场上,甚至技术人员更关心的是如何有变现的可能。

当然了,fintech本来就是离💰最近,所以产生变现的机会也多了。比如Open Banking + API,给银行业降低了成本,就是创造了价值,这很显然,因为本身银行就是低效和高成本的代名词,所以这个地方随便用点新技术就能说服资本方了。

相比之下,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离💰远,本身效能就被万恶的资本家榨得差不多了,技术成熟度差点都很难上线。

传统的支付,欧美仍然停留在纸币和接触式的卡支付,手机支付、NFC、QR等等会起来,但还是如慢蜗牛一样。

数字安全也成为一个持续的隐忧,在很多行业/企业看来,仓廪足而知礼节,赚到钱我才去关心数字安全的事情,但是,无论你资金充裕与否,只要有价值,就会成为黑客的目标。在中国,大政府的环境下,企业的安全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付出的,但小政府的社会中则不然。

刚才说了工业自动化,其实自动化最佳的发展还是在离钱近一点的fintech上,比如做个自动化审批流程什么的,技术含量没那么高,还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IoT + tokenization, NFC支付的延伸

几天前说到那个无人机送货,现场使用NFC支付的场景,实际上两边都是使用NFC技术。无人机方面是一个NFC Reader,而收货的cushion是NFC Card, 完成交易之后,无人机向cushion投放货物。

因为cushion是一个无人看守的NFC Card,因此不能保有真实的卡号,这时候Token就发挥作用了。

屋主下订单后,绑定银行卡的App就为cushion申请了一个token,以作为银行卡支付的临时凭据,当然了,该token也有其使用范围和业务的限制,比如专用于Amazon付款。

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演出更多的IoT搭配token的支付方式。

比如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当然了,这个算是用得比较多了,在儿童乐园里面,有一些付费项目,家长就往儿童的智能手表上推送一个token,以方面儿童自行支付一些他/她觉得值得多玩的项目。

再比如汽车交过路费/停车费,可以在ETC的地方使用token,比如由谁支付此次高速费,则他向ETC推送一个一次性的付款token,以完成此次结算。

再有就是当凭证对应着银行卡/身份时,我们又需要使用这个银行卡/身份去授权一个其他人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一家人在酒店/会所,使用各种项目,但不可能都拿家长的银行卡分头行动,之前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酒店/会所所发放的手环或者会员卡,离场时统一结算。当使用token的IoT足够多的时候,可以这家人的每个成员的私人物品,比如首饰、眼镜、手表等等,经银行卡授权的token注入后,即可使用这些带NFC功能IoT直接进行支付,避免后续再结算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