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次到北京,一方面是出差,一方面是60周年系庆。期间约了些朋友坐。
我回想自己在北京的朋友里面,女性未结婚的竟然比例还不低。具体问起原因,大致上的意思是可以没有伴侣,但必须有独处的空间,而又难以找到合适的灵魂。
回想起来,北京的大学校园,尤其是以海淀为主,互联网兴起那几年,大量的社交发生在网上,然后线下随之而起。由于人的素质非同一般,所以社交的质量甚高。
直到我到了深圳工作,发现周围真的比较难找到一大稍大的社交圈可以与水木或者酒井所匹敌,这意味着,我如果要保持同样的社交强度,则社交质量必然下降。而如要保证社交质量,则社交强度必须降低。
在无意识之中,选择了后者。毕竟这不需要夜夜笙歌、觥筹交错这些额外的无意义的付出。
一切均源于,当初和你交流的灵魂是如此的有趣。
有些人说,高考就是一辈子的巅峰,在我看来,高考倒不是,大学里面的愉快的交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