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ckman的研究

读完了James Heckman的paper《Fostering-and-Measuring-Skills-Improving-Cognitive-and-Non-Cognitive-Skills-to-Promote-Lifetime-Success》,总结一下。

理论将人的技能分为两类,分别是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

其中认知技能又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一旦习得则固化,而流体智力则随着年龄增长/衰老而变化,比如记忆力。

认知技能不在该论文中进行讨论。

Heckman关注的是非认知技能,用流行的Big Five概括,非认知技能在当前的语境中有如下的表达:

对经验的开放性、责任性、外向、合作能力、情绪稳定。

  • 非认知技能的培养越早越好,非认知技能作为一种基础技能可提升技能(认知和非认知)学习的投资回报率。(我想到的是顺产是不是也是一种非认知技能的学习途径……)
  • 认知技能的有效习得方式很多,但学习效率上是受非认知技能的影响。
  • 非认知技能的培养过程源于:家校的持续沟通、一些持续的仪式类的课程(本身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比如数学、文学等)、注重纪律和道德培养的宗教型学校,等等。
  • 青年职业训练的重要性在于弥补了非认知技能的训练,使其可以为劳工市场而使用,提高就业。就业市场上需要的非认知技能: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纪律、毅力等等。
  • 目前学校不注重非认知技能的训练,非认知技能需要家校同时加强,列举得很多有效的programme都是家校合作,持续覆盖完整的2年以上。(夏令营在这个角度看,除了开拓视野之外,对非认知技能基本上没有用)
  • 家庭需要超出抚养子女的范围,刻意培养其非认知技能。
  • 糖果激励长期来看是负面的,无用的,而且效果容易缺失。

另外Heckman从paper中评点了心理学在这一领域上的弱势,过于依赖问卷/自评来进行数据采集。这样就导致两个问题:1.对于问题和词句的理解性偏差,2.答卷人主观偏差。

Heckman参考的programme及其跟踪,更多的选择客观数据进行统计,比如升学率、平均绩点、就业率、平均收入、犯罪率等等。

如果问我从中有什么可供操作的建议,我会说:

持之以恒的介入幼儿到中学的教育中,也许是教育科目,也许是兴趣爱好,但必须介入,确认其非认知技能的获得,对于这些科目或项目本身的成就,则随缘就好。

放弃夏令营,假期不如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