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寿

《洪秀全演义》最后几乎就在李昭寿投敌后结束。看起来作者对这之后的一直衰落直到灭亡没有太大的心情去写了。

抛开历史而论,太平天国的两个转折点,一个是韦杨之乱,一直到石达开出走,而另一个则是李昭寿的突然投敌。

虽然看起来太平天国早期人才济济,但封王过早,导致新人上升通道缺乏,而洪秀全又弱于构建合理官僚体系,这就是凭空想象一个封王制度的山寨做法的缺点。

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能掌控中后期的军事大权,然而提拔出来的帅将之才甚少,整个天国的王基本上都是老革命。李昭寿和李昭寿后来策反的捻党,基本上没看到出头之日,但是却拥有大量的战功,天国则只是给他们财物,而没有真正的权力和政治成就。

李昭寿这种反复无常的人尚且可带4万兵,可见太平天国实在没多少大将可用。李秀成疏于管教也是一大问题。军政皆管对他来说实在太累,而洪秀全又动不动召他回金陵,反反复复做无用之功。

假设杨秀清不那么跋扈,先以大局为重,假设石达开再忍辱负重一点,第一个转折点不出现,就太平军和清廷长期对立应是问题不大。

问题最终症结还是在于洪秀全,控制力太弱。

而清廷则是人才不绝,兵力不绝,财源不绝,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一个个中兴名臣屡败屡战,最终扳回大局,常说的是气数未尽,也是儒家文化未见危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