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电影

杀掉那个魔术师

剧情方面其实是还可以,当然总会觉得有点狗血,三兄弟各自的小九九,老大把老师赶走,老二泡了女助手,老三对在台上老是当弱的那个捧哏者很不爽,但这些都不应是让他们不得不死一个的理由吧。

俄罗斯人整体不爽美国的唯利是图,虽然美国的资本能让他们的天分大放异彩,这电影对这一点还是表现得比较到位……

另外被诟病的一点是三兄弟被要挟之后的台上反应有点明显的紧张,或者是比较死板的紧张,我倒是觉得这一点属于导演的要求吧,放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出现这种在台上表演时担心这被人破坏的风险,还要想办法把对手引出来,我是想象不出最佳的表演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太影帝反而不合适。

毕竟他们不是幕后黑手。

而惊天魔盗团的魔术师团队则是掌控全局的存在,怎么表演都有道理。

这电影生造的一个幕后组织也是有点牵强,现实生活中虽然确有缺乏创造力的魔术师讨厌被揭秘,但也不会强大到成立组织来惩戒揭秘的魔术师。

票房很可惜,碰到冬季疫情升温,俄语片本身市场推广也不怎么作为,整个影院除了我和CC,就还有4个人在看。

雄狮少年

制作得挺好的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就是眯眯眼实在不符合我的审美。

我也不清楚为何造型设计就要做成这样,导演本身不应该有一点审美立场么?

只是这样浪费了其他方面的努力,粤语文化,致敬周星驰,醒狮文化等等,最终没能挽回成一部高票房的电影。

另外的角度看,中文舆论场也确实是修罗场,没有大资本加持的出片方,容易被打压。

后续的动画要对大众审美反应继续进行调试了,我是感觉有点套用哪吒的那个人脸模型,这样取巧可不好。

老是想着省钱是不能帮助国产3D软件进步的。

黑客帝国4

昨天带CC到影院看完了Matrix: Resurrections

如果不是Matrix系列珠玉在前,也许这部新的影评估计还可以。然而毕竟解构和分析了近二十年,再新奇的概念都玩腻了。

回忆被当成游戏设计的想象,虽然要写这个续集,也是不错的点,但总是摆脱不了炒冷饭的质疑,因为它本身确实就是炒冷饭。

元宇宙的概念已经被世界所认可,这有Matrix的功劳,但你要重新解构元宇宙或者创造新的解读?难度就比当年大多了。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点,黑客帝国4,让我有点看聊斋的感觉。很难逃脱观众的期望。

主演也老了,真是英雄迟暮啊。Trinity本来放年轻20年也不算漂亮,现在更是沧桑了。

新的地下城叫IO,看上去是Zion去头掐尾,武力上是一般,和平已经让IO不再想与Matrix为敌,更关心粮食与蔬菜。

CC倒是看得懂了很多,一方面是人长大了,另一方面是这概念本来就不再新鲜了。

霍比特人、指环王

CC开始习惯一个人看电影了,原来他害怕的是科幻片,因为那里面有生命和未来、以及时间终结的思考。

但他选择了看霍比特人,一开始给他看了一点五军之战的片段然后看到结尾,于是把1、2都补完了。

我告诉他,霍比特人属于指环王的前传,于是又开始看指环王。

新时代的孩子也许真的对阅读的兴趣没那么大,表现形式更丰富更具体的电影看起来会更容易接受。

唯一的问题,还是,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着叙事的节奏走,老是希望提前被剧透,或者剧透别人。。。

爱国者 Patriot

重新看了一部讲美国独立战争的时期的电影。

英军和美利坚大陆军之间战斗场面挺有意思,双方的步兵前进,到一定的距离,举枪,射击,反复几次,互有伤亡。伴随着的是各种的预备队、骑兵、炮兵之间的组合攻击。

最终为什么能赢,主要靠的还是北美殖民地民众的支持吧,电影里面说的是,一直到法国海军姗姗来迟,终于迫使英军投降。

北美殖民地十三州的生产力应该是相当可以的,因此能与英军保持着资源上的平衡。英军则是经历过英法战争的兵团,在经验和装备上要优于大陆军。

总的来说,北美十三州民众要求的还是liberty,而英王无论如何是不愿意给他们了,这样民心向背就很明显了。

电影里面法国人的角色也很奇葩,因为英法七年战争的一部分是法军和印第安人结盟,被英军和大陆民兵所击败。所以法国对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表面上是支持大陆军,实际上则是观望态度,避免过早介入而成为英军的又一次的胜利垫脚石。

美国人运气和勇气都相当好,英法七年战争,驱逐了法国的势力,压制了印第安人,独立战争又成功让英国放弃了对殖民地的控制。

至此,北美十三州自信心空前高涨,于是建立了傲立于世界之林的先进政体。

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纪录片

最近CC放暑假,由于他看什么电影都被剧情所骇,这不敢看那不敢看,要不就是对着剧情抬杠。我就每天晚饭后带着他看纪录片。

先从红色的看起。

去年2020是抗美援朝70周年,央视制作了这部纪录片。视角主要以中方为主,美国/联合国军方面的表述也有,大概30%左右。

于是结合我的理解,一边看一边给CC解释。

美国当时的实力有多么恐怖,而中国则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轻步兵(除了装备)和穿插战术,也给世界看到了空中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陆军如何能取得还算不错的局面。

而美国则展示了,工业国如何对弱工业基础的对手进行暴力打击。

总的来说,CC能看明白,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何美国不用原子弹,为何盟友之间就会出现裂痕,比如美军和南朝鲜军之间不协调,但美军之后又会出动。

非白即黑的逻辑看来影响了CC对这类型事情的理解……

风月俏佳人

Pretty Woman,美丽女人,风月俏佳人

记得90年代时,TVB pearl放过几次,因为都比较晚,应该是明珠930吧,我家睡得早,于是没看成……

后来一直都没看。

最近在电视上看了一遍。茱莉亚罗伯茨一开始演站街女的时候,还是挺难看的,也没有留意到她就是,等到酒店第二天换装后,恢复了最容光焕发的那个样子,就很抢眼了。

电影的主题,放今天也多多少少是那种霸道总裁的调调,也是政治不正确了。

影片整天向上,向好,底层的整体堕落,上层也是,底层的纯洁光点,让上层的个体也自我发现,于是在一起。

茱莉亚罗伯茨的笑容真是治愈,另一个则是东爱里面的赤名莉香。

波斯语课

算是值得推荐的电影,从结尾看来,对大恶疏而不漏,而罐头的小恩小惠则不能赎罪。

跟CC一起看的,他总是担心,编造的波斯语什么时候会被揭穿,好几次都不敢看,诶……

另外,也连一些我看起来比较基本的对话逻辑也没搞清楚,需要给他解释。看来CC的阅读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用人名来编造语言有点复杂而效率低下,很容易因为自己记不住而穿帮,我想更有效的办法是在一种已有的语言上进行移位或者替换的密码学操作去生成,这样虽然交流起来会有转换的麻烦,但产生collision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大学

清华一百一十周年庆礼的纪录片,几位导演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拍摄水平相当的高。

跟踪的几个清华人过去数年的生活历程,当然了,邱勇校长也很顺其自然的出现多次。

看完之后,感动是必须的,但凡有清华元素的电影,我都贡献票房了^_^《无问西东》,《我和我的祖国》。

只是现在国内舆论很奇葩,出现一些声音,说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等名校享受国家高补贴的同时,大多数为美国贡献精英。

这无疑是类似于上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的萌芽段。

另一方面,清华等高校本身海量的毕业生也确实不可能有太高比例投入到那些大国重器的领域上,因为大学追求的是全方位发展,经济管理、人文学科、新闻传播等等专业都需要发展。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资本烘托,也让不少毕业生参与到一些道德层面并不是那么高尚的行业中去。

社会积怨于是找了这么个宣泄口。

前几年《无问西东》上映时,清华风光一时无两。这次《大学》上映,低调得很多,各地也就是校友会会组织观影。也有些风水轮流转的意味吧。

我看见对不上,就带CC和内人自己找影院看了。回头一看系友会的安排,又是讲话,又是集体唱歌,反而庆幸没有参加这个集体活动了。

抗美援朝70周年纪录片

最近在跟CC一起看这个去年发布的纪录片。制作得挺不错的。就是CC的问题有点多。

他还是阅读得少,逻辑链条上面缺少的环节又多,所以不得不时不时停下来回答他的问题。

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生命的消亡,这些本身很强烈的感情刺激,也希望他能通感,不然的话,写作文真的是很困难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