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孟” 与 封神

今天练字练到“皿”字底,发现只有“孟”字是“皿”声的,看了一下百度上的字源,有这么一段:

有人说“孟”是古人弃、食长子的习俗。《说文解字》:“孟,长也。”又“伯,长也”。这里的“长”,是特指长子,虽然都是长子,却分别为二名。《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礼纬》云:‘庶长曰孟。’然则嫡妻之长子者称伯,妾之子长于妻之子则称孟,所以别嫡庶也。”是嫡长称伯,庶长称孟。在宗法制度下,“大人世继以为礼”。只有嫡长子才能世袭爵位,庶长子是被排除在外的。这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后在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在此之前自然没有嫡庶之分,且凡长子都要去掉。当人类进人父系社会,有了私有财产,于是有财产继承问题,要确保财产为亲子继承,从当时的婚姻状况而言,婚后的第一个儿子不能确认为亲子,古人采取两种方式处置,一是丢弃,一是吃掉。“孟”字就是古人蒸吃首子贮存在文字的信息。幼儿盛在盘皿中,就是蒸着吃。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春秋战国时代还保留着食长子的古俗。《墨子·鲁问》:“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列子·汤问》说:“越之东有辄木之国,其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可见时至东汉,周边国家食首子之旧俗犹存。这里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所食必是“长(首)子”,一是食的目的是“宜弟”。从男方说,新婚后首子,不能确保是自己的儿子,“食之”正是为了确保亲生儿子的财产继承权不受到侵害,所以叫“宜弟”。综上所述,孟是不能确认为亲子的长子,“食之”以确保亲子的继承权。随着文明的进步,婚姻状况具备了确保首子为亲生子的条件,于是才有长子继承制,但长子要分嫡庶,庶长子无权继承,所以把庶长子称孟。这就是“伯”“孟”之分的深刻的历史背景。

联想到周末可能去看封神第一部,伯邑考被其父姬昌吃了的故事,可能是部分属实,看了一下网上的文章,确实有人说过类似的话题。

我想,事实可能是这样:按习俗,伯邑考出生没多久就被姬昌蒸了吃,味道不错,就献给纣王,纣王吃过,打赏了姬昌,放他回了西岐。

按照封神的故事框架,也可以修改一下:

伯邑考晋见纣王献宝,纣王查明(或构陷)他并非姬昌亲生,逼着姬昌遵守岐山古俗。姬昌忍痛吃掉伯邑考。

苏联通史

看了几个月,把这本国内建国后翻译的一千七百多页的苏联通史看完了。

看起来成书是上世纪40年代后期,差了80年,所以时代感还是挺强,估计国内也是当成内参。

1.农奴制对俄罗斯帝国、沙俄、苏联的影响实在太深,苏联在社会制度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无疑很大程度上参考农奴制的遗产,比如集体农庄——上去几百年,多次被沙皇法令剥夺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困在领主和地主的土地上,除了所有者之外,两者其实没太大区别。

2.农奴制所承载的资本主义工厂是培养出强大的无产阶级的温床,农民、农奴起义屡见不鲜,同样等到沙俄晚期,变成无产阶级工人和农民的结合。再想想中国为什么行不通,因为中国不是农奴制……工人阶级也未能成型。

继续阅读

开放式小说

几周前在福田口岸坐车回家的路上,想起什么是(先锋)文学这个话题。

文本、叙述方式之所以成为评判一个作家是否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标准,而不只是在简单讲一个故事,这取决于文学本身的目的,以线性的叙述去弥合思想的无限可能。

我考虑的是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即除了开头之外,再不存在固定的过程和结局,而只有某些思想和线索贯彻其中。不同的读者读到的文本也是不一致的。

这类似于流行所说的知识茧房,但最终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个样式的载体不能再是纸质的书籍、也不能是传统意义的电子书(pdf档之类),它应该就是一个互动的阅读器,根据读者的反馈和选择,生成千人千面的故事,理想的情况下,它还是贯彻着阅读器作者的思想。(否则就是随机生成的内容了吧……)

说到这里,估计也清楚大概的技术工作需要做些什么了。

一票否决

在看《苏联通史》,谈及18世纪波兰已经衰落,其封建贵族政治主体不构成对俄国的威胁。

说到原因是波兰政治使用一种称为“liberum veto”的投票制度,看介绍,应该也是一票否决的意思(One vote of veto)。

一票否决给国家决策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只要投票者之间存在不和或者私心,则不可能达成一致,从而导致波兰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衰落。

但作为一个密切友好的团体,对新成员的加入使用一票否决又是对团队现有成员以及成员关系最好的保护。

所以,目前欧盟、北约等组织吸纳新成员,都还是使用一票否决的机制。

人性的弱点

好多年前比较有名的书了,算是一种锻炼交际能力、谈判能力的鸡汤书。

原来的英文名是: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穿插了很多小故事,在今时今日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大概每一小篇都可以做个短视频?

不过还是偏术而非道,不是所谓的真诚,而是技巧。

万寿寺

看完王小波的这部经典,对于叙述本身,王小波应该是走的类似于卡尔维诺那种路线。万寿寺的可理解的故事是我失忆了,在查看自己写的唐代薛嵩的故事手稿过程中,(也许无因果关系)逐渐找回自己的记忆,然后两个故事(现实和唐代)都最终被固定,然后就是:

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当然了,里面对于现实过多的映射,比如屎泡的地面,有太严重的时代性,反而让小说在今天看来略有阴暗和落于窠臼。

想起00~05那段时光,我们这些年轻人也会去看卡夫卡、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王小波的遗作在互联网上铺垫。即使那时候我没怎么读过王小波,但也逃不开那几位他所推崇的大师的作品——译者、出版社、书评、朋友的推荐。

江山多少年

第一次看这种耽美?类型的网络小说,主要是放书架上很久很久了,我太太买的,她看过之后就搁那里。

于是拿来翻翻,几个晚上就看完了,没什么意思,纯粹是意淫,就好像那些念头,做得颇精致的粉色插画一样。

还有两本大风刮过的书放那里很久,估计不会再看了。

天国之秋

记得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住了不短的时间,有什么书就反复地看。那时候爷爷奶奶的一位老朋友,在暨南大学养老的老革命,给我们乡下人寄一些书来看,除了《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还有一本《太平天国演义》,忠王和英王在里面是非常伟光正的形象,而曾国藩李鸿章,以及华尔、戈登等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反面角色。

后来就一直对书写太平天国历史的书非常感兴趣,这些年也看了不少了,但总的来说,没有比得上这次看的这本天国之秋。

书中在太平天国的不同阶段,都按照多个场地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平行叙述。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南京时的形势,和北京/圆明园的事情。同样,英国人一边打击北京的清廷,另一边又任由华尔组织常胜军对抗太平军。同时发生的南北战争,又另来自北方联邦政府的华尔如何得不到相应的支持。

华尔挂了后,戈登收到正式的委任,居然成了英国历史上和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样的英雄,结果李鸿章杀降,彻底破碎了英国(议会)以为自己的军队在拯救/左右中国内战的美梦,才真正意识到常胜军就是个佣兵组织。

曾国藩以外柔内刚的态度,坚决将外国人排除在这次内战历史影响之外,看上去是他挽救了大清,其实也是气数未尽,即使不是曾国藩,一大帮中兴名臣还是会起来的。历史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相比之下,洪秀全的组织处在矛盾之中,天京事变是东王独大引起,而后期战时政府却要控制统帅权力,制衡又不得其法,导致谭绍光惨死,而李秀成左支右绌。

洪仁玕有视野有才干,可惜不是战时宰相,也误判了传教士团队对英法政府的影响力。天朝田亩制度及其他建国方略都很先进,可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战争胜利才是优先的。

作者将这些跟明治维新相比,日本的优势在于踩着大清的石头过河,所以迎来了数十年的东亚光辉。(现在是中国踩着日本的石头过河了)

再说说戈登,小时候看明珠930,有一次看到某电影,就是他离开中国后在苏丹被义军杀掉的故事。

那时候大英压制大清,压制苏丹,近两百年后,中国对苏丹的影响力反而远超英国了。

想起什么再补充。

大唐双龙传

拖了一年多,终于读完了。

叙事的地理框架很大,南到江州,北到突厥,东北到渤海国,西到成都。

人物很多,隋末逐鹿中原中原的英杰们基本上都出场了,塞外的、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都有出场,外加上很多作者编出来的武林宗师、大小门派。

慈航静斋一派的使命,在大唐里显得有点矛盾,既有要做什么,又有随缘成分,甚至得道后可以不问世事……风格相当分裂。

而魔门(圣门)也是一样,到底是要中原乱呢,还是要统一但受控呢,隋末一段倒是安排邪王石之轩精神分裂来解释这种矛盾。至于绾绾,达不到目的就培养明空,这倒是说得过去,不要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

寇仲的塑造相当成功,就是被李秀宁和柴绍看不起,而卷入这天下的纷争。后来发现自己举足轻重了,才回归本心,也许宋玉致是真喜欢,但说不上是唯一吧,毕竟只见过几面,但无论如何,对于出身市井的寇仲来说,有身份有武功还有随心所欲的自由,这才是他向往的生活。

徐子陵则是从无欲无求中走向追求,只是追求爱情,但也放过了师妃暄,虽然他也爱石青璇。所以黄易在破碎虚空里面给了韩柏满足。

师妃暄看上去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但考虑到静斋派弟子出来,只是历练而已,并不是真要她们入世,这就说得过去,因为师妃暄这一历练,直接完成了剑心通明,静斋无上的水平了。

结合师妃暄和秦梦瑶,静斋其实也是双线的成就导向,一是控制世俗王朝的更替和运作,另一则是静斋的传人可以登峰造极,天人合一。

大唐双龙使用的假面比较多,导致新的剧情往往是一个高段玩家开新号,这个与寻秦记里面项少龙到六国时用假身份有点类似。黄易这种桥段用得太多,对连载是好事,也让整部小说过于冗长,人物繁多了。

朝花夕拾

把CC的教材配套拿来重看了一遍。文章大多数是以前看过的,但我印象中,家里没有《朝花夕拾》,我后来也没有买过呢。

到底是在哪里看的?

想了良久,约莫有点印象,小时候我外公家里是有鲁迅全集的,其中有朝花夕拾,于是翻了几次,那时候不晓得好在哪,翻着颇为无味。但印象是一直在的,所以就有重读的感觉。

中学时又看了下周作人,那时候觉得文笔比周树人要更舒服,到了现在,经历的各种暗面比较多,看得更为真切,对鲁迅也不再排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