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邂逅

路上在喜马拉雅上听诗经,说到《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才知道原来邂逅这个双音语素也有这么久的历史了,应该是西周就有了,民间也许流传的更早。

嘴上用粤语念念,发现这个的来源有可能是:

两人认识但不熟悉,或者不认识,但一定是看对眼的,于是有了特别温馨愉悦的打招呼的方式。

Hi,那么巧啊!

Hoo,你也在这里啊?

邂逅的粤语发音Haai5/6 Hao6

应该是一种欢乐的打招呼的声音,演变成不期而遇见愉悦的人。

可听张学友的《只想一生跟你走》

另外,香港以前有个阳光柠檬茶的广告,也是对营造邂逅的小心机的表达。

澄𬬮磨铰叉烧包

这是广府文化里面的石头剪刀布的说法,头两个字发音“情寻”,石头剪刀布简称“情寻剪”。

澄是五代南汉的宦官龚澄枢,𬬮是南汉后主刘𬬮。

一个奸恶,一个昏庸,把广东治得乱七八糟。赵宋派潘美统一南汉后,龚澄枢被斩,刘𬬮则成亡国之君。

澄𬬮被用于石头剪刀布的俗语中,应该是体现民间对其深恶痛绝。

但也不排除是一种文化统治的方式,让粤人不用忘记他们,但一直记住他们的坏,映衬宋朝天子的好。

儒林外史

在上下班的途中,听喜马拉雅,把儒林外史听完了。整体上是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故事集。

难怪说书的也说,小时候看不懂,随着平淡的生活逐渐累积,人情世故看得多,才逐字逐句懂了儒林外史。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大可能成为那些封侯拜相的主角,换今天就是,即使是Top 2毕业,一个系一个年级里面,去敲钟的也只是寥寥数人而已。

大多数人还是在或平淡或奔波,岁月如来往的车水马龙,如进进出出的高铁和飞机,最后各种形式在脸上,在生活中留下痕迹。

有些是迫于生计,又有些是坚守原则,谁又能看不起谁。

看完书,会觉得,啊?这种人也能在《史》中留名留故事?这反而是吴敬梓真实的地方,是的,就是要为他所认识的人他所知道的平淡的故事留下一笔。

仿如初见

上周六见到了伟伦,我小时候的邻居,以及学前班的同学,上小学之前最好的朋友。

说起来已经是。。。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虽然相隔也不算远,我也知道他一直在深圳。但直到今年才联系上,见上一面。

说起来记事后的共同回忆,虽然非常少,但儿时那种纯朴的感情确实留在心中,如清泉一般渗出。

还记得学前班结束后的暑假,那时候我们家已经在圳博下承包了一块地,开始种些作物和果树。有一天快天黑时回家,经过伟伦家,妈妈告诉我,伟伦已经搬走了(到镇里去),平时见不到了。

那时候还小,当时也没有很伤心,倒是几年前我姑姑出嫁的时候我哭了一路……后来陆续大一点的时候,在村里溜达,经过他们家的房子,以及另一个种了很多菜和花的宅基地的时候,总是想起还有这位好朋友。

在后面就偶然见一两次了。都是过年的时候,他们回村里走亲戚。

各自的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毕业都到了深圳,然而如今才又见面。

想起《暗恋*桃花源》里面的台词:

我们就算在上海没有认识,在十年之后,我们在……在汉口也会认识!如果十年之后在汉口没有认识,那么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年后在……在海外也会认识!我们一定会认识的!

妈阁是座城

睡前看完了《妈阁是座城》,这是第一次看严歌苓。

故事是有的,时间则通过梅晓鸥回忆的方式跨了三代人。

我怀疑严歌苓一开始是没想让段凯文彻底堕落的,结果写着写着,就让木匠史奇澜做回一个艺术家,建筑师则彻底完蛋了,从人格到家庭再到黑白两个社会里。

赌场真是非常强大的诱惑,有赚钱的能力,但无智慧的人,有钱没钱都容易深陷其中。

家里早十多年也有人经常输钱在上面,总是认为自己能赢回来,泥足了。最终的结果就是社会性死亡,主要在家里,宁愿养一个废人,也不愿意养一个赌徒,因而不会有人再有钱去赌博了。

说回小说,梅晓鸥最终悟到,她不应纠结于赌场当叠码仔,这样在报复她第一个男人的同时,其实也引入了更多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三亚酒店里,段的太太对梅的当众斥责,说得非常符合公众对这个行业的恶感,至少是明面上的恶感。

放下就是解脱了。离开妈阁就是救赎了。

此处分隔线

吸金广告

总的来说,值得一读。

从文本句子长度、文案长度、话语术、字体、配色等都有提到,但这些不是主要的,因为这些都容易仿照。

关键是如何抓住读者/顾客的心态,并诱惑、恐吓、说服他,尽快地付款购买。

是尽快,而不是回去想想,回去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想到2021第一篇读书方面的blog给了这样一本书啊。。。

移动互联网思维

其实内容并不值得细看。换在2014年看,很多也是共识的趋势,而后有部分被证实是失败的方向。

但是出于回顾的目的,还是可以翻一下的。

书上最后的一个例子,万达集团伙同腾讯、百度进军O2O零售,希望与阿里抗衡。

换今天看,虽然这个结盟很夸张,但最终并非胜利者。

真正挑战淘宝并分庭抗礼的,是京东和拼多多。

颠覆式创新

法国人Jean Marie Dru的版本。

举了不少案例,当然了,用今天的视角来看,有些当事人也是一地鸡毛,比如日产的黎巴嫩+法国裔的前总裁戈恩。

根据案例,也给出了各种角度下的可以产生颠覆式创新的问题。

颠覆式创新,三步曲,分清出哪些是惯例(存在改变的可能),提出品牌的愿景,向着愿景,考虑一个可改变的新概念/视角。

读起来不累,操作层面也还可以,比一般的头脑风暴好多了。

银英传2 野望篇

十多年前还没买房子的时候,那时候书城有银英传卖,觉得一套买下来有点占地方,便只拿了一本黎明篇。

暑假时,CC看黎明篇感觉不错,就想着把全套剩余的买下来,结果发现只能上孔夫子了。好在二手,85新的价格也还好,没有卖贵多少,当然了,也有往高要价的。

还是看一本买一本。

不过呢,年轻跟不惑之年,看银英传完全就是不同的感觉了。

说不上幼稚,但总是觉得田中写得有点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