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业务的方式及主要依赖

前两天看了篇文章,说是百万美元级别营收的start-up的一些特点。有那么几个:

一.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就是能用机器完成的就不要增加人手,而且机器可以24小时不停地干,举的例子是一个金融方面的内容产生的网站,通过bot每日产生各种最新的图片,吸引访客,增加pageview 和google pagerank。

联系到上周看的IoT World上的一个报告,微软管震做的,就是要从自动化再上升到AI自治的级别,这样就有点每天自动写Blog的感觉了。

我直觉是可行的,看来还是要先提升自己AI方面的能力。

二.使用更多freelancer来帮助自己的业务

三.使用outsourcing,不要什么都自己做,这里举的例子是网站的支付系统,虽然很重要,也不能随便找free lancer,但完全可以购买现成的服务。

四.投资在个人能力上,其实就是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勇敢者的游戏

跟勇敢者游戏不一样,这是说一个骰子棋盘的游戏,每一格都有奇特的冒险/怪物出现。

是我搞错了,我以为年底上映的就是它的续集。

十几年前看过勇敢者的游戏1(Jumanji)和2(Zathura),于是翻出来看一下,CC后来才加入来看,看得出来他还是挺害怕。

看完之后,由于他没看到开头,于是想自己再看一下开头,了解一下前因后果。结果看到棋盘第一次掷骰子,他赶紧按下了暂停键,然后返回,删除播放记录。。。

看来CC注定不是一个勇敢者……

几个技术介绍的小结

第一个是Visa过来介绍他们的云端EMV L2 kernel的方案。其实也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问题。

因为云内核在终端上总有一个桩一样的实体,这个实体就从EMV认证变成了Visa的软件认证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云内核的云端与终端交互次数如果必须减少,则终端的作用就不会是一个简单的透传,而是糅合了不少L2的逻辑在终端上,这样的云内核实际上并非Thin Client,更有可能是一个跨架构的L2 kernel,从EMV认证的逻辑上来说,终端还是要接受EMV认证的。

Visa希望我们能协助他们找到pilot的场景,然而虽然技术上是成立的,但认证上恐怕Visa要再去说服EMVCo才行。

Visa的方案仍在开发中,部署在Visa的私有云上,后续可能考虑不同洲或国家的本地部署。也不提供客户运维功能,也就是说只能使用Visa的方案。另外,集成有CyberNet,L2 Cloud直接连上Visa的Gateway/Processor Cloud,没别家什么事了。

第二个是Arm中国过来,介绍其mbedOS以及Pelion物联网平台。我们感兴趣的是mbedOS已经提供了足够好的各种物联网设备的支持。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搭建一个mbedOS为基础的互联雏形。

然而Pelion是一个收费的服务,有Inhouse部署的方案,但开销太高,也有连接数的要求。对于我们如果想用start-up的模式启动,很可能只能使用其Public Cloud的模式。估计报价也偏贵。

由于mbedOS有十年左右的开源历史,又是3000人年的工作量累积,因此质量上应该是OK的,各种IoT物理协议也支持,重要的是开源和免费,这对比华为或者阿里,就更有优势了,这两个国产IoT需要同时使用他们自己的云服务或者模块。。。

Pelion的体系下有两种设备在线,功能性的IoT设备、IoT网关。IoT网关提供应用隔离方面的管理能力——还是Pelion的云端下发的规则。

Pelion提供设备到设备的身份验证,这是利用其对证书体系的支持而做到的。

IoT设备管理上使用LWM2M协议。

第三个是CPoC的规范新出来了,在同事的讲解下学习了一下。

与SPoC相比,CPoC要在COTS上保存收单密钥,因而安全等级更高,不能用白盒……这一点有点麻烦,意味着必须是手机厂商开放TEE的功能才能玩这个。一个COTS上可以有多个不同Brand的CPoC应用,只要保证当前只有一个能访问NFC。

CPoC的Attest频度可以比SPoC要低,半小时一次即可。

后台相关的要求与SPoC类似。

终于补完书剑恩仇录

原来余鱼同不是叛徒,一直错怪他了。

陈家洛也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了,这手牌打得可不怎么样。

张召重和七剑里面的楚昭南人设很相似,不知道谁参考谁了。

红花会的当家们有勇无谋的是在居多,很难展开大的局面和朝廷对抗,而清廷的文官系统已非常完善,武官系统又能给予足够的利益吸引汉人充当鹰犬和打手。

至于乾隆身世云云,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汉族民间的精神胜利法:满人取了汉人江山又如何,最后还是汉人血统当了皇帝。

Jupyter Notebook

开始系统学习一些machine learning工程性质的东西,发现这个Jupyter Notebook真是一个颇为神器的玩意。适合用来编写跟Python相关技术教材。

也许过去十多年接触的Python,都是断断续续,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script language,想着写着,就python调用一下,导致这么多年在Python上好像一点长进都没有。当然了,如果应用上就是一个script language,那是无所谓的。

然而,如今Python如日中天,大量的前沿学术、工程均使用py的情况下,再低看它就变得不再合适了。

说回Jupyter,同样的概念应用于其他的script language也应该适合,只是在AI方面,大量的代码如果缺乏文本的描述,则晦涩难懂,而随时修改输入输出又是AI程序调试的刚需,所以Jupyter这个概念就在AI应用最多的Python语言上得以壮大。

意识形态的分歧无法弥合

香港2019年中以来的事情,相比于占中,强烈了很多。深层次对内地政体、治理全方位的不屑,也在这一次尚未平息的事件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媒体,无论是传统还是新的,中小学教师团队,学生,公务员团队,无不表现出一种我宁可违反专业操守或者违法,我也要表达对内地及代表内地的特区政府的不满之情。

一方面是美英文化以及对美英文化的崇拜(认同)已经根深蒂固了,另一方面回归20年来,确实没给香港普罗大众一个认识和认可内地的机会,最重要的是,目前两种意识形态之间,在香港这个地方,已经属于不可调和。

对策?

1.分治,将香港继续划分成更小的独立的行政单位,像澳门一样

2.放弃,充分地执行港人治港,只拥有主权,彻底放弃治权

如果选择2的话,无疑香港的独立民族意识会进一步发酵,会带来更难以收拾的未来。

中联办属于罪人了。

养水晶

淘宝上用买了比较便宜的生成晶体的套装,然后演示给CC看。

烧开水,放晶体盐,搅拌化盐成饱和溶液,放入晶种(作结晶用的基础小晶体),然后静置(冷却+自然蒸发水分,等待水合过程)。

然后我跟CC说,要等24小时才能长得比较大。一会,CC就忍不住去拿起来看,我说,不要摇动,果然已有小晶体结在瓶底而不是晶种所在。于是CC就答应眼看手勿动了。

然后我去房间午休,没半分钟,听到CC在洗手间作呕的声音,于是出来见他在漱口,我问,你是不是偷喝了?!CC说他忍不住舔了一下搅拌用的木条……我说好在这玩意没毒。

然后他还是很恶心,说舌头不舒服,再吓他一下,不认识的东西千万不能放口里,如果是毒盐,舔都是会死人的!

我心里想,我小时候有他这样不知死活的么……

一天过去了,本想回家再告诉他如何想办法让晶体再长大一点。结果一看,剩下的溶液都被他倒掉了。

CC说,就是按说明书上说的倒掉的啊……

然后我又跟他说了不能随便倒掉,可能会污染环境之类,估计听不进去。

晶体出来的大小我是不满意的,不过CC说他很满意了……

记一次比较失败的STEM……

Fuchsia

最近看了一下Fuchsia的一些介绍,以及一些评论。

操作系统领域的沉淀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以至于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盲人摸象一样在给予自己所熟知领域上的评论。

这篇通篇的大论,其实内容还是很丰富的。

只是连名称都拼错,未免让人对其内容的有效性产生怀疑。

Fuchsia一方面是为了破除Linux内核对Android发展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想把IoT的OS和智能OS——Android能产生一个有效的统一。后面这个也是鸿蒙希望做到的。鸿蒙也是抄Fuchsia,这基本上没什么疑问的事情,就看鸿蒙做成功了还是Fuchsia做成功了。

  • 回归内核本质功能的微内核
  • 无全局根文件系统、路径只对应channel的handle
  • 统一的channel对资源的访问:设备、文件系统、服务等
  • 没有用户,用namespace区分权限
  • 进程创建从头开始:namespace到channel handle的映射等

兼容性和安全隔离同时考虑了。

操作系统发展了这么多年,新的总是宣称用一个大统一的形象来覆盖旧的分歧。比如Windows的COM/COM+,Linux的文件系统等。

Fuchsia由于Google在Android和ChromeOS后拥有了强大的操作系统专家和团队,并且又有整个生态的支持,要发起革命,至少在能力上已经足够了。

阻力只能来源于内部,包括Android本身。

我认为只要不封杀华为,鸿蒙是起不来的。封杀华为,则鸿蒙有可能成为行业一霸,但不见得能叫板Google。

告别皇帝的中国

断续读完了这本书,比想象中的要好。

一本采访录,对象是各地的近代史研究学者。有为慈禧和晚清叫好的,也有假设立宪派能跑赢革命派的,也有说北洋的成绩,贬低同盟会的,也有赞扬孙中山,说现今的成功无不遵循着孙氏的路线……不一而足。

近十年翻案成风,似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有多么的不值。

宪法的效力来源于清帝逊位诏书和临时约法的说法,这是宪法方面的学者说的。

革命已成为中性的词汇,相应地,反革命也是中性的。

革命还有非暴力的革命……

法国的大革命令法国至今仍然经常处于暴力政治的漩涡中。英国的光荣革命倒是只死了一个。

值得一读,就是怕精神分裂了。

CC的委屈

昨晚检查CC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在数学课本上写了几句表达委屈的话。文法不是太通顺,但是上课的时候在课本上乱写乱画并不是很好的习惯。

于是想要他解释一下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CC一开始又是不愿意说的样子,再追问下去居然嚎啕大哭起来。

我和他妈妈就更怀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于是关回房间,再细细追问。

原来是说班主任在列队操的时候说CC抬腿太低,然而CC是觉得他是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觉得被冤枉了。

再就是数学课上,老师好几次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另一个女同学,CC举手也不理,(答题正确奖励小红花,集齐多少红花就能换礼品)。觉得被歧视了。

真是好小的事情,只是因为他在意。

于是先安抚了,让他洗过澡,在床上平静下来,再讲他大伯(我哥)小时候在学校遇到的羞辱和不公。(之前的博客也写过,因为新校长上任,班主任当天就把我哥的班长职位褫夺了,让校长女儿当班长……)

最后我哥高考也考到了全市第四,中大岭院。

以糖果/小礼物作为激励的方式并不值得推崇,尊严、毅力、同理心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