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夜航船

看了上半部,就是一本私人收集的文史小片段的集合。

真正的算是笔记的书籍,翻翻就可以的,也不用真当成是必不可少的文史知识。

跟书名来历一样,供闲聊用的,只是今日,也并不算适合闲聊了,因为互联网带来的八卦遍地。

虎门文史

终于把第五辑也看完了。这一辑收录的回忆文章比较晚,00~09/11年间写的吧,回忆的年份是60~80年代。

好倒是没什么不好,但我的家庭背景决定了我从小听的大人的经历,跟主旋律并不一致,父母都是可教育好子女,所以属于没机会做这个,也没有机会做那个的那个群体。书中所回忆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或者延伸开去,仍然是不可触及的那个时代的上流。

比如上报纸、广播、被领导接见,这类事情哪有我们什么份。

另外,甚少白沙人参与到文史的故事的主角中来,我不由得怀疑,是不是白沙在那个年代太平、虎门的叙事里面,属于比较边缘化的。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这情况才有改善?

白沙可是最早建成村办自来水厂、村办电视网络的村,当然了,这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的故事,主角则是白沙在香港的乡亲了。

后来就是富豪榜的白沙人。

文史的文章文笔是相当好的,就是融不进去,总体来说在承认经济落后的同时还是偏正能量,只是偶有说到某文章的主角最后逃港的事情。

银河英雄传说

终于看完了。

记得00年那个暑假并没有回家,在学校过的,上酒井BBS比较多,SF版我就贴银英传,不过贴着贴着好无聊,就搁那里了,自己也一直没有往下看下去。

到07年,纸质书出了,当时就买了黎明篇,没有买整套,主要是因为比较多,也是租房,搬来搬去不方便。

这两年在孔夫子上陆续一本本地收全了,然后慢慢看完了。

这也是这二十年来出版的书里面,难得升值的,平均下来是1.5~2倍的价格买回来。

虽然银英传对比今天的架空小说来说,世界的架构并不新鲜,科幻上的想象力也没有惊骇的地方。当然也不可能惊骇了,因为那么多年过去了,技术上的优势早就被学过去了,再磨练一下读者,就肯定不再有新鲜感。

抛去这个外壳后,应当就是独裁政体和民主政体之争。腐败的民主政体,和依赖优秀独裁者的帝国之间,在一时间,是帝国彻底胜了,但民主政体的追随者,最终尝试说服独裁者,应建立制度减少对独裁者个人能力和道德的依赖。

在帝国内部,保持民主政体的适当自治,也可以促进帝国政治的演化。

田中芳树的文笔,其实是不错的,只是日译中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译者的水平会只保留信、达,而失去雅。

汉寿

整理了一下历史上的两个汉寿县,以及一些背景,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

东汉置汉寿县,在现在的常德市汉寿县,这个事情应当是发生在马援征服五溪蛮之后,取这个名字的理由也很简单:汉朝长寿。

之后就到了东汉末年,关羽被献帝封作汉寿亭侯,亭侯是很低的爵位,不可世袭。因为关羽的勇武,这个封爵也是希望借助他的威势挽一下将倾之大厦吧。

赤壁之战后,荆州落在几个势力手上,关羽守在荆州,但汉寿在东吴,樊城在魏势力手上。215年前后,关羽和东吴交恶,但鲁肃还在,所以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关羽的采邑在东吴手上,这期间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口角,反正双方都不大愉快。

217年,鲁肃去世,吕蒙接替大都督之位。吕蒙有心攻略荆州,马上就搞了个小动作,将汉寿改名吴寿。嗯。

这样关羽就失去了采邑。刘备总不能为这个小破事情去打东吴吧,要安抚二弟,于是将四川葭萌改为汉寿。

两个改名都发生在217年,因果关系是我自己的推断了。

汉寿–>吴寿这个改名,改了关羽的气运,也彻底断送了大汉朝。

旧制度与大革命

不算太厚的书,翻译的文笔也很流畅。

简单记录了一下,旧制度下,法国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对立很严重,巴黎和之外的法国也是对立。

旧制度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社会必然崩溃。

大革命并不是发生在最坏的环境下,相反,是社会情况稍有好转和缓和。(类比一下辛亥革命也是发生在清廷开始变得开明的时候)

平税的举措,引起上层既得利益团体的对立,他们挑动底层反对这些举措。

旧制度对底层残忍,导致大革命也是以一种残忍的姿态出现。

大革命伊始,破而不立,给底层带来危机感,不信任推动了大革命的烈度。

1789到1799,混乱的巴黎最后找到了救命稻草,拥抱了拿破仑的独裁统治。

书中有几章提及到法国和英国的比对,也有说法国如何推崇中国的模式,法国与中国都是大政府的模式,崇尚从上而下的管治,而英国则是小政府,使用的是从下而上的自治模式。

不是非常清楚王歧山推荐此书的目的。但从书上看来,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再承受一次“大革命”。

全球通史

以前大学时候看过一个绿色封面的版本。也有二十年了。这次买了作者最后的版本(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和出版的。

作为生成一种自行组织的历史描述架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所以称之为历史学家是非常合适的。

视点一直是全球角度,但直到8090年代,不得不流露出一些美国中心的细微感觉,这大概是现在英文背景下的历史叙述所无法避免的了。

(相对我的个人认知而言)比较有意思的观点也是颇多的。比如蒙古帝国的消亡,因为善于吸收不同民族的长处,如技术、文化、宗教,利用异族的工匠、精神导师等,让蒙古帝国更快地扩张并通知不同的地域,但带来的问题是,蒙古/黄金家族自身的身份丧失了。而这种身份丧失是不可逆转的。

这是内因。

外因则是到达军事能力的边界后,必然迎来一场失败,从而转向维系已有的领土。

同样,说到苏联的失败,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失败,华约的卫星国,丧失了自主,被苏联所吸血,科学家、工程师和知识份子也由于缺少民主的空间,而无法一展所长,最终,上层肉食者,远跟不上技术快速发展的速度,无法做出计划上的变化,导致整个体系失去了竞争力。

全球通史

关于北美是英法,拉美是葡西的可能原因。

全球通史里面说了,一般说来,印第安人在拉丁美洲的密度比美国和加拿大要高,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殖民时,其生产力水平,机械利用水平落后于西欧,因而需要的是印第安人进行一些低效率的工作,也就是提供劳动力即可。

而北美东部印第安人密度低,什么都要殖民者自行动手,西欧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同时,劳动力需要外来补充,因而呈现一个欢迎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的移民。

这种开放态度也正适合新教徒而不是保守的天主教徒。

置身事内

置身事内

居家办公,其实要处理的事情也并不多,于是多出来一些时间,看看种草的书单。

置身事内是酒井读书群里分享的,主要分析的是改开40年来,中国的政策、制度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措施的关系,以及结果。

治大国如烹小鲜,在中国这个(人口、面积)巨无霸下,其实不止一盘小鲜,其实是几十上百个流水席。

国家政策层面的一个不经意的小改动,其实也是多方博弈后的结果,但不在其位,在当时是很难理解它的作用的,有这样的书,把这些细细说来,也是今天读者的福气了。

作者末了提的几点,如何保证产业升级、持续创新?如何创造多几亿人口的城镇化?这些是从过去四十年间演化出来的问题。

但新问题则没太多提及,比如人口增长率低、老年化。这也许跟作者调研的对象多为各地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比重的情况相关吧。

本书值得一看,中国政府总的来说是相当务实的,这些在书中处处留有痕迹,所以无须悲观。我觉得对中国来说,只要不是外星人入侵的黑天鹅,中国都能化危机为机会。

The Purpose Driven Life

不小心入坑。因为看了Amazon上的书评,居然有5.0的高分。事实上,我看到1/3处才猛然想起,也许这类型涉及宗教信仰的书籍,是不存在打低星的机会。

作者要求读者每天一章,连看四十天。不过内容上,存在很多反复强调的,类似于车轱辘话的教理。

如何敬神,如何以基督的特征要求自己,如何和教友建立伙伴关系,如何回报神恩,如何宣扬教义。

这五个Purpose贯彻全书。

其实回头看,如果我们纯粹无神论而只认可进化论的话,最终也应该如各种宗教一样,对于孕育自我思想的背景文化进行反哺。而此教义只是需要我们将反哺的对象偶像化/神化,这样就可以简单推导,你该如何做而得以永恒。

勿追逐人世间的短暂所得而放弃宇宙间的永恒,用文化的角度看,这些永恒,也就是附着于不同的宗教教义、人生观、价值观上,让人类得以世代相传。

野雁逐?云

以前听陆小凤的主题曲,一直觉得是“野雁逐残云”,今天一搜,发现应该是“野雁逐闲云”。

当然了,野雁闲云,意思跟闲云野鹤有点类似,只是在陆小凤的歌词里,后面那一句是”生死怎过问“,所以我一直觉得“野雁逐残云”才有那一种凄凉的景象。

百度百科里面,关于“残云”的一条:

唐·孟浩然《行至汝坟寄卢徵君》诗:“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

元·倪瓒《偶成》诗:“荒村尽日无车马,时有残云伴鹤归。”

诶,残云,都是跟“坟”啊,“荒村”啊什么的一起出现的,看来我的感觉不错。

江湖别后,生死茫茫,野雁残云,荒村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