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那些诗文的差异,001

去年在小区自助图书馆上借到本古诗精选之类的书,翻到一诗与印象中不一致。是这样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印象中,初中时候背诵的是,“夕贬潮阳路八千”。

网上一查,两者皆有,但使用潮州的更多。

我的理解是,潮州应是原意。理由如下:

上一句,朝奏和潮州相对,且基本上同音;虽然同音,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正是鲜明的对比;一朝一夕间人生跌宕起伏。

后发到朋友圈,潮汕的朋友说,唐朝只称潮州,及宋才有潮阳之谓,因此应是潮州为正。

 

 

 

纸牌屋

在邮轮和深圳到上海的往来飞机上看完了纸牌屋。贵在真实。

也让人清楚所谓的民主选举是如何被媒体所操纵。从政治的角度看,没有政客/政治家是完美的,而选举过程则可以尽量做到完美风暴。

不过中国估计见不到媒体操纵选举的可能了。

产品服务及关键词

继续整理金融展的资料。

这是一份支付网关及包装出来的金融服务产品的介绍。说到支付网关,其突出的点是三个:快、限额高、费率低。

摘录如下:“立即到达”,“瞬间到账”,“无时间、区域限制”,“跨行、跨省、跨地区”,“支付限额高”,“费率超低”,“不同的接入模式”

而新业务的表述:“权威认证”,“行业标准”,“数据加密无风险”,“安全传输”,etc。

消除是否发展用户的疑虑:“只要有网银,没有xx账户也能。。”,“直接在xx网关完成支付,无需用户注册网银”。

其他的一些业务,要不就突出快(即时)、要不就是安全(可靠),或者两者兼之。

分期业务,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

湄公河行动

时间过得真不是一般的快。湄公河血案感觉还只是去年或者前年的事情,没想到已经拍成电影,而事件也过去了五年了。

电影拍得比战狼要好很多,而该事件拍成电影,我想除了体现一些保护国民的想法以方便境外执法外,选择中南半岛作为输出控制力,也确实是北京的想法。

一方面看上去对绿回有所放松,一方面又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金三角是个老大难,但不处理金三角,缅甸和泰国都不会对北京心悦诚服。先有湄公河事件,然后是果敢战乱,一步步让中国和缅甸泰国之间的乱点点清理掉。所以才有昂山掌权后先来访华。

 

雪隐鹭鸶

看到前几篇已经发现格非水平相当高。他对红楼梦和金瓶梅的结构、叙事的理解已经不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可以跟上的水平了,另外由于专职写作和文学研究,对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小说的各种风格,也是旁征博引手到拈来。

基本认可雪隐鹭鸶对晚明社会和金瓶梅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一个西门庆的衰败看一个社会的衰败,金瓶梅原作是愤世,而格非把他一点点剖析出来。

也恰当地避开了金瓶梅本身大量的色情描写,同时翻阅比对词话本和绣像本的差异,不知道格非老师都翻了多少回了。

日本第一

今天终于把《日本第一》看完了,作者是傅高义(Ezra F. Vogel),成书于70年代末,那时候日本已经冉冉升起,成为西方放下身段去学习的对象。

书中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制度的分析对比,剖析为何日本人能创造出一个后进的现代化国家,须知,彼时只有两大超级帝国:美苏。


虽然没有言明,但对威权的敬畏,让日本可以从上而下实施政策,而集体主义,又让基层可以从下而上反映问题。受教育率,对知识和精英的普遍尊重,这都是美国所无法做到的。

日本的缺点,眼界只在关心日本及其民族,赚再多的钱也基本是为本国服务,对外援助实质上是扶持本国企业的海外发展,这些恰恰引起国外的反感。

我看,最终也是这些缺点,导致日本人在成书十年后被美国人打入谷底。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日本近30年的经济徘徊不前,但其通过二战后的全民振奋,已经完全进入现代社会,始终保持着对全球发展的一定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不得不持续学习日本人这几十年的成功,虽然我们不愿意公开承认。事实上包括香港在内,中国一直在学习日本。

书中举到一些例子,比如日本人看重各种升学,课余大量的补习班,投身教育的又不是最好的大学生,等等,对目前中国人来说无比熟悉。中国目前面临的产业升级,也会带来低端工人的大量失业,为了保持社会和企业内部的和谐,日本在此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是年轻的有能力的人必须屈居于年长的过时技术人员之下。

再比如日本制造,也有让全球反感的那个时代。

类比不上的例子也有,比如日本对体育的投入,并非像中国一样依赖金牌政策。

也许中国会走得更好,但总不需要担心太多,做好民众的期望管理是最重要的。

看完古文观止

在家里也放了有十几年了,当时是北京地坛书市淘的旧版。

花了半年,陆续看完。很多中学古文篇章都能跟古文观止对应上,可见其选集的认同性非常高。

每篇都有每篇的看法,不一一记述了。不过吴氏在某些字后面标了同音字,也算是对清朝音有个认识了。

image

吴氏自唐以降,最喜欢的应是韩愈和欧阳修,这两位的入选是最多的。

西方不亮东方亮

记得去年在CARTES上,有个Ingenico的员工过来聊天,说起他们在为欧央行做数字货币的工作,还说如果成功了,就没有卡支付什么事云云。

当时我在想,欧盟能不能坚持多几年都成疑问呢,万一成员国陆续脱离,很多一体化的事情就无法实施了。

两个月后了解到人民银行也在评估数字货币,估计中国也是希望引入这些一体化的形式。

没想到英国率先公投脱欧,欧陆本土右翼主义兴起,大一统还真是阻力重重,而中国则基于稳定及长远发展的考虑,必然会加快中央集中+一体化的的举措。欧盟所做的努力,正好为中国提供技术上的参考。

社科院对数字货币的分析

同时,中国金融业界也在增加对区块链的投入,试图占领数字货币技术带来的技术高地。

2015书单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世纪旅人》

《傅科摆》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人猿星球》

《三体》

《生死疲劳》

梁羽生武侠小说若干

宁汉之争

势力一旦发展到江南,很经常就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一派,和以南京为中心的一派。昨夜4点来钟醒来,想起这个点,不由得规律化了一下。

也许是从吴楚争霸开始的,那时候夫差和伍子胥杀到郢都,赢得了吴对楚的几乎是彻底的胜利。

然后就是赤壁之后,江东对荆州,最后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江东又是赢了。

然后是明末,陈友谅以武昌为后方,统领湖广、江西,最后还是不敌应天府的朱元璋。

洪杨的势力分布,其实大抵上也是宁汉分治,代表外战的武汉,代表王权的天京,最终天王密诏北王,东王遂亡。

说到时间最近的宁汉合流,显然是蒋介石大获全胜,汪精卫无奈下野。

问题来了,为什么赢得胜利得总是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