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Reading…………

《日本的新中产阶级》

终于在暑期旅行的往返高铁上把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读完了。自从读傅高义的《日本第一》以来,一直对傅高义的著作很感兴趣,算是一种第三者的现代解析的角度去看待离我们如此近的东亚国家。

《日新》这本书主体部分虽然成书于六十年代,但一方面比较了战后二十年与战前日本的社会变化,比如传统的衰亡;另一方面,作者和他前妻在后面的数十年里面又有对日本的持续观察和记录,书中有部分概述,而日本第一又补充了相当多的内容;再有就是作为读者的中国人,最近的二三十年里对日本的了解。这些知识互相对应,无疑补全了日本明治以来的社会/传统/追求上的变迁历程。

继续阅读

穿越债务危机

浮光掠影地看完了达利欧的这本知名的书。

当今的人,在自己并不通透的领域上,比如债务危机、萧条、衰退、经济周期等等似是而非的名词中,反而愿意迷信(中性)这位资深的基金管理人的意见。

至少是值得一看的。

继续阅读

智能商业和视觉智能专场

7月14日,已经是第三天了,感觉前两天的内容相当丰富,这一天打算换个角度看世界,基本上就没记什么笔记了,纯粹印象。

阿里巴巴来的是肖利华,清华的博后,看上去比较年轻,也比较的拽。因为迟到了,所以放在上午稍晚的位置讲,原本是第一个。

苏宁、阿里、京东、TCL、再到旷视、商汤、云从等等,无论是算法为主的,还是商业为主的,还是以产品为主的,都在打造自己企业的AI商业架构。

简单来说,就是数据层——框架层——应用层。

一般来说,数据层来自这些公司自身的业务,或者其客户;框架层是这些公司的算法团队或自研或引入的开源算法框架(无论软硬件);应用层则是AI如何变现的尝试,有公司业务的创新,也有可能是附着之上的小创业团队,在这上面做文章。

从阿里的角度看,它提供了数据层+框架层+应用层(小创业团队),只需要传统行业将业务导入,将数据导入就可以了,这无疑也带来了传统行业的被绑架的忧虑。

其他的公司或多或少在这几层上进行折腾,但总的来说,AI框架层基本上都会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行进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AI框架层也许是整个生态中最低成本的投入了……

类脑计算专场

7月13日下午,本来想过去听一下AI芯片方面的报告的,结果看着类脑计算的美国院士陈世卿的名头,鬼使神差地在类脑计算这里坐了一个下午。

类脑计算,顾名思义,就是抛弃传统计算机/算法的数学思维模式,转为通过对生物/人脑的模仿去实现计算系统。

继续阅读

5G & AIoT的专场

CUHK的黄铠教授,IEEE Fellow,内容链接:https://www.chaoqi.net/xinchao/2019/0725/229409.html

将AIoT的应用缩减为SMACT的缩写,分别是Social (社交——用户)/ Mobile(移动通讯——连接)/ Analytics(分析)/ Cloud(云端——服务)/ IoT(物联网——感知)。

其中Cloud Computing现在又延伸出Fog以及Edge等领域,但其本质就是提供软件服务的。

继续阅读

科大讯飞、京东、松鼠等的报告

代表科大讯飞作报告的是李世鹏,副总裁,IEEE fellow。

报告在这里http://tech.ifeng.com/a/20190717/45611806_0.shtml

他把智能的级别分为六层:Notification——Computation——Perception——Cognition——Prediction——Decision

不同层级对目前计算机智能的知识范围要求都不一样:

继续阅读

张大鹏:生物特征识别的新技术

张教授年龄也偏大了,他自己讲述的经历可以看出是经过几十年学术生涯的,也看到不少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前世今生。

文章链接:http://www.sohu.com/a/327559671_720705

80~85,哈工大博士

85~88,清华博士后

88~95,Waterloo,第二个博士学位

95~,到香港,CUHK。(中文大学目前影响力及水平已经超过港大,港大很大程度上政治气氛过于浓厚,而学术上固步自封)

张教授出书很多。

指纹、人脸、虹膜在他看来都有各自的缺点,近年选择的方向是掌纹。然后就是从掌纹出发,再到中医的望闻问切,也使用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工业化。

比如舌像、气味、脉象等分别通过CV、气味传感器、触觉感知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上架设各种分析平台。不过也直到最近两年才有相关的paper发出。听起来很niche的方向。

再说到平均脸的问题,以平均脸的理论去推导机器的人脸审美……

怎么说呢,生物识别离开了最一般的用法——身份识别,走向其他的领域,比如疾病预警/识别/诊断,智能审美等,总觉得怪怪的。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

我记得小时候,讲起科学家这个词,总是感觉非常高大上而又遥不可及。后来读了书,上了好的大学,网络也发达了。有一次看到有个公司,其技术负责人的title是首席科学家,大家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就开始扔砖了,说这些做互联网技术/软件技术的,哪能称之为科学家云云。

时至今日,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仍然隐隐有着那种只有在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混的,才是最配得上科学家这个称谓的想法。

当然了,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真实的叙述上告诉我们,即使是这些传统实验室里面工作的,也有勾心斗角、文化偏见、性别歧视,在发表paper之前维护小团队利益,争取经费,暗中看不起等等。人性使然,但是这么读下来,确实相当有意思。

能确定一种分子结构,要大胆假设 + 根据种种实验数据(包括X光片、化学反应、各种测量),还要做仿真模型,包含的知识从生物到化学再到物理,也只有大型的实验室才可能配备如此多的优质博士共同完成。

虽然诺贝尔奖只是给了Watson和Crick,但整个卡文迪许的团队都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