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第一次看温子仁的恐怖片。不小心就看完了。其实恐怖片的意义还真是没多大,就是看的时候如何让你更毛骨悚然,看完后如何更心有余悸。
写不出更多的感想,招魂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没有那种一出场就意味着大快人心/毫无悬念的角色。
这跟港片是有很大差别的。
只要代表善的一方不强大,那么悬念就可以延续到最后一刻。但一旦冲突结束,就意味着可以离开银幕了。
还是第一次看温子仁的恐怖片。不小心就看完了。其实恐怖片的意义还真是没多大,就是看的时候如何让你更毛骨悚然,看完后如何更心有余悸。
写不出更多的感想,招魂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是,没有那种一出场就意味着大快人心/毫无悬念的角色。
这跟港片是有很大差别的。
只要代表善的一方不强大,那么悬念就可以延续到最后一刻。但一旦冲突结束,就意味着可以离开银幕了。
周六在电视上看了这部片,似乎得分还是比较高的,只是观看下来,似乎又没有太烧脑的剧情,只是也是观众自己脑补出来的。
英文名叫 Spinning Man,对应的是周而复始地重复自己的(错误的)男人。
语言学的哲学教授(说话有意思)、经常锻炼(身材很fit)、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前两点让他获得不少女生的青睐,进而发生师生情。然而教授辗转在女生之间,又力求保住家庭,以致于对真情的证据进行抹杀,其记忆中存在的反而是支离破碎的不同女生的片断。眼神、过程、言语刺激等。
有一女学生的失踪与之有关,欲盖弥彰,最终迫使他整合大脑中的片断来创作出一个自首的描述。但事实上警方最终确认女生是自己坠崖的。
教授会继续循环着自己的错误,正如5年前被迫离开之前的学校。
原因:
过年期间在影院看了几部电影,分别是《熊出没》《捉妖记2》和《红海行动》
最失望的是捉妖记2,虽然大家都很喜欢梁朝伟,但是,正是由于梁朝伟的存在,侵占了本应更丰满的剧情和特效,总投资无论多少,梁朝伟的大头在,自然吃掉了很大的部分。
除非他免费出演?不可能的。
红海行动确实比战狼2要高一个档次,战狼2有些为煽动爱国热情而作,红海行动则是以撤侨事件为背景,糅合了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局面以及多方利益。更是直接把脏弹这个流行的话题都挖出来了。
如很多人观后感所说,基本上是高潮迭起,不停的移动、布防和射击,又不停有各种血腥的镜头,惨死和血淋淋的受伤。
太久没关心军事了,以至于都不清楚那些无人机携带炸弹是不是完全军用了,理论上技术上没有难度,而成本又低,中国军方发展这样的武器也合情合理了。
与战狼不同,红海行动没有单一主角,与黑鹰坠落类比是可以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大可能有续集了,除非下集虚构一个什么事件出来。
中宣的水平不好说,文化部的水平是有所提升了,用市场的方法去煽动爱国,增加国力宣示的主题电影。治大国如烹小鲜,官方现在在烹的是加强意识形态认可这一道菜。
虽然明知如此,但也是很受用的,对不对?
如网上的评价一样,确实是相当无趣的一部。第一部还有点人与人之间的揣测和较量,这一部就完全是一些简单到无脑的剧情了。
反派抓了女人,安排了三个任务,ABC。
在预知结局之前与C达成合作,把反派干掉,救出女人。还要制造一个已死的假象。
看了鬼新娘和纵横四海,有点明白为何钟楚红的作品那么经典,但她却没有跟名字一样红起来。
红姑还是小家碧玉型的,但对于当年港产品横扫广东是有帮助的,然而却不是全球化或者进一步进入内地所需要的。
纵横四海,拍得很自然舒心,不善刀功,钟楚红是适合的,但或许就无法进一步了。
而鬼新娘,也就是前半段有意思,后面就为悲剧而无奈的意思。
周润发那时候则是走扮帅+搞笑路线,其实还是不大适合他的,时代使然,适合大排档观影。
之前以为是科幻电影,一直都没看,开始看才明白是特工/杀手片。
真正的故事发生在Arthur和Steve之间吧。
除了影评所说心理战之外,Arthur还有一点没有教Steve的,就是死了要见尸。当然,以前有Dean的体系保证这一点,但杀了Dean,脱离组织之后,这一点是需要杀手自己去确认的。
Steve前几次杀人都是在Arthur的教导下,也是在Dean的体系内去做的,所以感觉不到这种组织善后的好处。而这恰恰就是Arthur没教他的,他过于自信,师父终于被自己杀死了。
而Arthur既然想着远离,避世,为何仍要做机关杀了Steve,按照影评所说,这种杀人不成过度自信还小人得志的徒弟,都是自己作死吧,不足可惜。
时间过得真不是一般的快。湄公河血案感觉还只是去年或者前年的事情,没想到已经拍成电影,而事件也过去了五年了。
电影拍得比战狼要好很多,而该事件拍成电影,我想除了体现一些保护国民的想法以方便境外执法外,选择中南半岛作为输出控制力,也确实是北京的想法。
一方面看上去对绿回有所放松,一方面又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金三角是个老大难,但不处理金三角,缅甸和泰国都不会对北京心悦诚服。先有湄公河事件,然后是果敢战乱,一步步让中国和缅甸泰国之间的乱点点清理掉。所以才有昂山掌权后先来访华。
为了决定要不要去电影院看谍影重重5,我在pps上看了一遍4。
结合一些影评,才想起来谍影重重是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回头一看,CIA之类的真是大方,随意hollywood怎么乱写乱拍不生气,这一点中国的某些部门还真是学不会。
谍战片无疑展现了各种可能发生的阴暗,也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所以管理特务组织的人,历史最终评价都不会完美。比如周。
回到谍影重重4,美国对各种国家的控制当然不仅只是特工,一些国家主动承担为美国工作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
估计他会忘得比较快,因为故事牵涉超出年龄的知识,而故事本身又不够吸引。
冰川时代各个系列都是类似,一堆故事在一起。
昨日下午看了电影版的《使徒行者》,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片头那个邵氏兄弟影业大大的SB字样,真是多久没看过,今年还是看国内投资的大片更多。然后是TVB,使徒行者是它家还不错的IP,也是必须拍电影的,只是TVB如今声势不如当年,即使是去年的剧王,国内看过的人也是寥寥。
剧情大致相仿,只是增加了巴西rio的环节,可能也是趁奥运会的热而打铁吧。
佘诗曼真是被TVB压榨得太厉害了,在电影中还是如电视的表现差不多,也有TVB的导演的因素吧,TVB的男演员,一个个转银幕都陆续成功了,视后们却总是见不到成功的希望,也许这就是TVB的诅咒吧。佘诗曼在大陆的知名度竟不如杨颖,真是醉了。
吴镇宇表演被角色限制得太保守,不如电视剧中的苗侨伟。
古天乐不够自然。
张家辉表现最好。
使徒行者的英译是Line Walker。其实作为编剧,往前一步就是无间道,退后一步就是太老套,要掌握这个Line,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