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不是技术

八达通的危机

香港近期开始发现自身落后于时代,最明显的就是电子支付了,先是落后于北上广深,然后新加坡推动NETS也很快,于是香港有点担心十几年前设计的八达通会拖后腿了。

林郑的推动下,香港也在制定自身的二维码标准,这无疑是与大陆的流行接轨的,与此同时,依托于智能手机的NFC交易也起来了。

相比之下,八达通只是单一的卡片,大量的可挖掘场景,会员管理等功能都需要手机App的参与,在这一点上,八达通只剩下便捷的优点了。

单一的八达通接近垄断性质的市场地位,也不符合fintech如火如荼的香港市场,必然有各方势力在挑战其地位。林郑和香港金管局还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先做一个规范,然后允许各家挑战者进场竞逐。

二维码与NFC将在香港的市场上并存,早期二维码会略占上风,但逐渐的,NFC会重新回到正中的赛道上,这都需要时间。

乘虚而入的加密货币

今天看到一篇说一些加密货币方案在经历经济危机的国家崛起的事情。

比如土耳其,美国对其征税其实是因为土耳其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中俄贸易的某种枢纽的关系,但是在两个世界之间充当贸易角色的土耳其一旦被美国以这种方式点破,意味着以后日子也不好过了。于是里拉暴跌。

带来的结果是,加密货币由于其稳定性(至少比里拉稳定了)和国际通用(某些程度上)性,就可以在该国的贸易上取代法币的位置。

同样的例子是委内瑞拉,之所以近年来区块链的创新很多出现在委内瑞拉这个经济崩溃的国家,也就是其法币和金融系统已经不堪使用了,这时候互联网&加密货币得以乘虚而入。

假如,加密货币能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否极泰来、谷底反弹,那农村包围城市之后,就是加密货币的大春天了。

数字货币的逃税方式

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或者叫加密货币,如果用于购物,其逃税方式也一直是零售界所考虑的。

比如某餐饮连锁店是跨国运作的,他们一直有推出礼品卡的店内支付方式,这时候可鼓励顾客使用数字货币,购买礼品卡,再使用礼品卡进行店内消费。

在此以前礼品卡也可以使用正常的法币购买,只是用美元购买后用于人民币区消费,美元购买礼品卡的行为是必然被征税的。

如今,使用数字货币购买礼品卡,购买者的身份已经难以追踪了,整个行为就像是该连锁店内顾客发生的一场线下游戏,难以监控和课税。

继续阅读

IoT + tokenization, NFC支付的延伸

几天前说到那个无人机送货,现场使用NFC支付的场景,实际上两边都是使用NFC技术。无人机方面是一个NFC Reader,而收货的cushion是NFC Card, 完成交易之后,无人机向cushion投放货物。

因为cushion是一个无人看守的NFC Card,因此不能保有真实的卡号,这时候Token就发挥作用了。

屋主下订单后,绑定银行卡的App就为cushion申请了一个token,以作为银行卡支付的临时凭据,当然了,该token也有其使用范围和业务的限制,比如专用于Amazon付款。

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演出更多的IoT搭配token的支付方式。

比如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当然了,这个算是用得比较多了,在儿童乐园里面,有一些付费项目,家长就往儿童的智能手表上推送一个token,以方面儿童自行支付一些他/她觉得值得多玩的项目。

再比如汽车交过路费/停车费,可以在ETC的地方使用token,比如由谁支付此次高速费,则他向ETC推送一个一次性的付款token,以完成此次结算。

再有就是当凭证对应着银行卡/身份时,我们又需要使用这个银行卡/身份去授权一个其他人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一家人在酒店/会所,使用各种项目,但不可能都拿家长的银行卡分头行动,之前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酒店/会所所发放的手环或者会员卡,离场时统一结算。当使用token的IoT足够多的时候,可以这家人的每个成员的私人物品,比如首饰、眼镜、手表等等,经银行卡授权的token注入后,即可使用这些带NFC功能IoT直接进行支付,避免后续再结算的麻烦。

软件如何侵入POS中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8/07/when-software-ate-the-point-of-sale/565919/

这是《大西洋》上关于POS/支付行业发展的一篇评论,关于POS为何会成为一家家巨头或新兴企业瞄准的目标。

很长,但也把卡、POS的前世今生说了个通透。

无人机送货,货到付款

早上看到这篇:https://internetretailing.net/payment/payment/prototype-pay-by-drone-technology-unveiled-18141

Worldpay利用非接触式EMV技术,无人机在投递的时候,确认接收货品的垫子的收货信息与订单相符,然后松开货物,完成投递。

再进一步,垫子如果能主动告诉无人机,我需要什么货,是否无人机可以投递的同时,像reader读卡一样,完成一次无人干预的机器对机器的支付呢?

Stripe放弃区块链

原文的标题是:

Online Payments Company Abandons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Being ‘Impractical’ and ‘Overhyped’

这么一看,以为是哪家小的线上支付公司在自我炒作,点开一看,原来是Stripe。

不过说的是元老Bitcoin,但区块链的其他产品问题也不比Bitcoin少吧,Stripe作为一家高速发展的线上支付公司,自然有其生存的价值观,像区块链这种Impractical和Overhyped的,被它放弃是早晚的事情。

更重要的一句是:

“The killer app for Bitcoin out there today is ransomware.”

可以猜测,Stripe自然不愿意因为受理效率和体验上毫无优势的Bitcoin交易,反而跟勒索软件扯上关系。

————分隔线一下————

几天前看到一篇说明如何薅一个具体的区块链的系统的羊毛的事情。说说我的理解。本来薅羊毛是指利用系统设计的不完备,使用低成本操作获取高收益的微小过程,一旦该过程被自动化和批量化,则对系统带来很大的损失。

比特币本身是完备的,没什么羊毛可薅,要挖矿的,自然要损失电力和算力,但区块链在其他实施过程中,就太容易被薅羊毛了,因为要提速要便捷,一堆缺乏系统设计经验的人就进入这个行业,快速地草就了一些系统,充满漏洞,这样,黑产就来了。

如果不是区块链,运维方发现有漏洞就改正,或者直接将薅的羊毛作废,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问题就恰恰在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上,即使是羊毛,也不可抵赖,要作废羊毛,除非花上比羊毛损失大得多的努力去抹掉它。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过区块链社区还是有办法的,实在那么难受就重新做一个……

批量制造虚假报告的网站

由于持续几年都订阅了Google Search的邮件,于是每天都能收到我预设的关键词所检索到的Google News的邮件。

这两年一个比较严重的事情是,有一些网站针对Google News进行SEO,并且炮制了不少所谓的(付费的)行业研究报告吸引读者。

如果不是从业人员,或者不是年复一年看这些检索结果的,很可能会被它们所迷惑。

好在我是从业人员而且也是年复一年去看检索结果,因此就比较容易识别到这一陷阱。

这样的内容既然有持续的存在,那意味着它真能赚到钱?我可不敢去尝试,因为这些fake report售价可不菲啊,动辄1000USD一份的。

聊天机器人所导致的支付信息泄露

由于目前流行的架构是,商户网页上提供给顾客的聊天界面,而这个聊天工具又是第三方所提供的。

于是带来的问题是,一旦第三方聊天软件被攻破,若干使用该聊天工具的商户的顾客对话便完全可能被黑客所接管。

黑客从而可以实施信息截获、社会工程攻击等等手段获取顾客敏感信息。

而把聊天界面和第三方聊天集成在同一场景下则增加这种风险。

比如这则:

https://www.cso.com.au/article/643142/chat-bot-opens-door-ticketmaster-payment-card-hack/

 

快餐店对自助终端的需求

时至今日,消费者对技术变得越来越精通,无论他们在哪里购物,都期待着技术的进步能给他们带来便利。在这个高节奏的购物环境,消费者希望能够快速购买他们想要的——这就是无人值守的自助终端在食品服务中越来越常见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快餐店里。

互动型自助终端正在迅速发展,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针对食品和饮料的,是自助终端里面最大的一块。麦当劳就是这一领域的先驱。十多年前,麦当劳在法国的许多门店都安装了自助售货机,现在,该品牌也在美国的餐厅慢慢推出这种自助售货机。其他大型连锁店,包括Wendy’s, Jack in the Box和Taco Bell,也在考虑加入自助终端的潮流。

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数据表明,自助终端有助于推动快餐业务。因此,如果你还没有为你的快餐品牌开发一个自助售货机,那就行动起来吧。因为这些工具可以产生以下好处:

较短的等待时间:

大多数快餐店的吃饭时间都很忙,排起的长队很容易吓到潜在客户。如今的数字终端提供了完全沉浸式的体验,顾客可以在大型触摸屏上看到所有菜单选项,然后就可以轻松、安全地订购和支付。这个过程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老客户节省了等待时间。

提高精度:

在订购过程中,从错误输入订单细节或没有很好地听到顾客的声音的收银员,到任意数量的订单信息传递错误,都会导致错误的发生和错误的食品准备。数字信息亭为客户提供了简单和准确的方式来定制订单,确保在付款和订单提交前的准确性。

改进的数据收集功能:

售货亭允许快餐店操作人员获取大量有关客户购买习惯的数据。例如,当前的解决方案允许餐馆老板跟踪从餐馆内的交通和用餐购买模式,到最频繁搜索的菜单项等等的一切。更快的订购速度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好的机会通过简短的调查来获取更多的客户数据,而无需排队。

简单的会员注册:

会员计划程序是客户关系的强化剂,客户应该很容易注册并使用会员卡。

更有针对性的销售:

可以对Kiosk软件进行编程,以查询客户是否希望添加特定的侧项,从而获得更高的平均总体检查总数。

减少劳动力成本:

配备自动售货机的快餐店为经营者提供了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新途径,将餐厅员工重新分配到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带来效益、提高生产率的地区,从而在劳动生产率和成本上带来净收益。

付款多功能性:

现代的自助售货机可以安全地接受所有基于卡片的支付,包括EMV芯片卡、磁卡和NFC非接触式卡支付,为消费者提供了对建立忠诚至关重要的选择。

客户体验改进:

许多快餐店的顾客要么很忙,要么不愿与餐厅员工互动,尤其是年轻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顾客。自动售货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排除在等式之外,同时减少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并且通常会缩短购买的时间。总的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整体客户体验。

这些潜在的好处表明,一个有成熟的商业策略和头脑的快餐店运营商应该对于明智地投资他们未来的业务。

 

快速翻译一篇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