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不是技术

James J. Heckman的报告

GAIR第一天信息含量最高的就是James J. Heckman的报告了。题为:Technologies for Measuring and Fostering Child Skills in China。

我一度以为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的演讲会跟AI和机器人关系不大。实际上听完才理解到,这才是真正高密度高信息量的内容。

与其NGO OECD的研究题目略有差别的是,Heckman重点对中国进行了分析。

中国的现状是,劳动力正进入短缺的阶段、技术/技能与社会所需要的并不匹配、新增人口在下降、人口倒金字塔危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形成存在问题,等等。

我以为他会说AI有多重要。实际上,Heckman还是关心人的有效技能的形成和度量,而并非AI取代人类。也就是说,更关心教育。而很多早教机构也会反复把Heckman的话语拿来当作赢在起跑线的佐证。

继续阅读

关于零售IoT

从智能家居说起

智能家居的兴起是现在家庭内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了,通讯能力和运算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强。在Windows时代的后期,微软发起维纳斯计划,妄图各种家电能通过统一协议加入到家庭PC机可以控制的范围,然而事与愿违,当时各种家电的巨头势力仍然相当的庞大,即使强如微软,也无法在全球范围掀起智能家居的热潮。

十年后,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智能手机、智能机顶盒或者是(高配置)家用路由器的组合已经完全取代了家用PC的位置。第二,智能手机成为用户可穿戴设备,随身小电器的连接中心。第三,家电的门槛已经下降得足够低,公开的模具相当的普及,以至于互联网公司可以借助资本进入。说不上是轻易,但至少比十年前简单多了。

因此智能家居重新提起,引领的有手机厂商(苹果、小米、华为),也有Google、Amazon这类型的互联网公司。

通常的做法是各自定义自身的连接协议,然后投资或者建立产业联盟,让各类家电厂商加入。

零售智能硬件

家庭中需要大量电器和电子产品,依赖于家庭中智能的运算中心(手机、路由、机顶盒),可以智能化进行协同工作。

同样的,在一个商业的店铺中,收银机、广告投屏、监控摄像头、POS是我们常见的IoT设备,近年来,随着无人零售或者自助结账的兴起(其原因还是减少收银员,降低人力成本),更多的电子设备加入了店铺中,比如自助点单、电子标签、智能货架、自助收银台,甚至是用来做货架管理的机器人、无人机等。

零售IoT设备的特点:

  • 使用Sensor采集各种场景数据:比如温度检测、能耗检测
  • 使用定位能力跟踪人或物:包括GPS、室内Wifi/BT定位、摄像头跟踪等
  • 使用信息投放与顾客产生互动:比如广告投屏、自动点单
  • 根据采集及运营数据调整货架/菜单/价格
  • ……

零售IoT的目的

零售场景中加入如此多的IoT设备,归根结底还是希望能够a.优化供应链和b.提升零售运营效率

我们看看一些更具体的方向:

  • 全渠道的购物及支付,支持各种的支付方式,现金/银行卡/二维码/手机App,支持各种购物体验,语音导购/AR/手机App导购等等
  • 触及消费者的个人设备,通常是跟顾客的手机/可穿戴设备进行互动,进店推送/顾客定位等等
  • 店员及设备管理,比如提供Call button或者手机App提供Call help服务,购物遇到疑惑,可以直接呼叫店员;智能购物车,定位及提供导购服务;客显提供有效信息等等。
  • 个性化服务,在合适的时间/场景下为顾客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如导购、优惠、快速结算、消费金融服务等。

功能联动

不同品牌不同协议的电子设备加入零售场景中,自然有衍生了类似智能家居的需求,统一管理/自组网/即插即用/协同工作等等。

对于零售商来说,如果每增加一款新的零售IoT设备都需要引入新的终端管理系统,都要重新编写控制和数据存储,都要为设备接入重新设定IT环境或者编程。成本太高,短期效益又不明显。

这种情况下,使用同一家零售IoT设备厂商的多款产品就成为更好的选项了。这也是智能ECR、智能POS再延伸下去的方案,统一的零售IoT接入方案,避免客户陷入不必要的实施成本陷阱中。

无人零售店的几个待解决的点

说无人零售店有点太宽泛了,其实应该是Amazon Go目前的问题。

第一个是商品的计算机视觉识别的问题,即使随着算法、运算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仍然存在一定的盲区,只要存在误识率高的点,就容易被放大。

额外增加的解决的方法是规范取商品的操作?似乎不可行,本来就是希望顾客保证之前的购物体验嘛。

智能购物车?并不是所有的购物场景都可以放置这样一辆小车的。

有人给出的建议是针对盲区/误识的商品包装重设计,或者制定商品包装的新标准。恐怕也就是Amazon可以做到这一点了,小的Startup想都不要想了。

第二个是无人零售店的大小问题,什么样的大小的零售店才是满足设立者让顾客进入,take and go的初衷,无疑设立者并不希望顾客滞留太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流连忘返。所以合适的大小,合理的SKU的设定才是最佳的。

第三个是目前take and go的支付方式太过于单一,进来则必须预装这样一个app。要是在take and go出门的时候能提供多种支付选项会更具有通用性。

第四个是店员还是需要的,虽然店员不再负责结账事宜,但店内出什么事总要管一管,比如保洁、补货和解决顾客技术上的问题。

==2023 10 11==

不知不觉这话题都讨论了快6年了。

智能购物车这几年进展还是有的,但主要还是犹太资本进来了。

一些Cons信息:

  • 投入大量的智能购物车会产生浪费,效益低于投入
  • 智能购物车成本不低
  • 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漏洞,比如购物车上滞留的生鲜食物失去了冰柜的保温
  • 增加了碳排放,现在虽然发达国家陆续抛弃碳中和政策,但降低碳排放一直都是政治正确
  • 主流消费者不想要(更多的隐私泄漏风险),只有年轻的一代愿意使用智能购物车

第一次做空获利——说说腾讯与中移动

系庆那一天,同学说起腾讯要被做空的事情,于是隔了一天,在酒店里买了一手腾讯的认沽证。计1710HKD。本来以为又要烂在手上,哪知国庆后黄金周的几个交易日里,港股被陆续做空,腾讯也跌了好几天。

黄金周结束,700还是一直在跌,昨夜美国暴跌,今天腾讯一下子跌到26x的位置,如果一个月不看股市的话还以为是系统出错了。

这些天认沽证从0.171的价格,涨到0.37~0.39,我看今天腾讯跌得实在是够多了,于是就把它卖掉,3750HKD。前后手续费120HKD,合计赚了1920HKD。超过100%的收益。

这就是买多不赚买空赚。估计腾讯后面还会下跌,但短期内估计会有一波反弹。权证由于有时间效应,不适宜拿太长时间,而且由于股价已低于行使价,该权证的杠杆比例已经跌到3倍,投机价值已然不高了。

发现这次股灾收割的主要还是对科技有自信的技术人群,说起小米腾讯,大家都对未来IoT、AI充满信心。可是估值和价格并不相等啊,于是又一帮中产被收割。

昨天在群里,有人说起,腾讯的基本面自微信出来之后,已经7年不变了,说得也挺在理。那就意味着腾讯刨去游戏之外,是不是已经成为一家提供基础服务的企业了,它的基础服务,就是即时通讯,而上面的支付、购物、小程序平台,也就是基础服务上的附加价值。

很类似的,我们回看03~07年的中国移动,是不是似曾相识?同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同样是提供基础的通讯服务,同样在基础服务上希望延伸手机支付、手机购物、手机游戏、在线阅读。

可是今天你看中国移动,大家不会再认为它有太大的想象空间了,于是计算一些ARPU,稳定地分红,成为一支没有太大野心的公共事业股。

中国移动在2008年,受金融海啸的影响,狠狠地从高位挫了下来,最低点只有最高点的1/3。2009年寄希望成就移动支付的标准,结果输给银联。之后在其他领域上不再有野心,伴随着3G/4G,安心地充当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角色,在ARPU数值上做文章。

我不敢说腾讯的未来也是这样,但一家企业随着与资本市场的耦合越紧,有益的创新或者内部革命反而不足,大量贪图安逸的高质量人才进入之后,就会把企业同化成一样的模式。

腾讯也还会赚钱,但不再具有高想象空间。是的,我们该去关注其他的新的故事,看看是不是像05年那时候的腾讯。

未来fintech的核心技术

https://mozo.com.au/fintech/fintech-1-1-core-concepts-for-the-future-of-banking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每天都感觉有人在某个地方创造出一个新的银行术语——金融科技/fintech。但随着澳洲迈出了这一重要创新,澳洲人在理解银行业未来的存在方面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因此,为了让您了解(目前所有)最新的金融科技,可以先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扫盲。

 

什么是金融科技?

简而言之,fintech代表“金融技术”,可以指金融行业中用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任何技术。请记住,金融科技通常会提到更新,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您的网上银行App?不好意思,过时了。可穿戴支付技术呢?确实是头条。

 

那么哪些才能被成为金融科技呢?

Fintech涵盖所有金融服务,这意味着支付创新,投资,外汇,加密货币,聊天机器人,机器人投资建议等技术都属于金融科技的范畴。

 

需要知道fintech术语

虽然我们不希望在一夜之间让您成为金融科技专家,但如果您对金融科技领域感兴趣,那么您可能希望了解一些新的名词/术语。从金融机器人到不仅仅是首饰的戒指,下面列出一些最常见的金融技术术语的概述。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AI)是一种由机器和技术产生的智能。这些技术形式旨在像人类一样做出反应和工作。人工智能已经通过聊天机器人和机器人建议在金融科技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名声。

 

生物识别付款

 

生物识别身份验证意味着使用身体的某些部分作为身份识别的一种形式,比如您的声音或面部。目前,这主要用作登录应用程序或服务的安全方式,但专家预测生物识别技术很快就会用于支付结账,澳洲人将能够通过指纹或面部识别进行支付。

 

区块链/Blockchain

 

Blockchain是一种软件,它为使用加密货币(如比特币)进行的金融交易提供安全记录。它允许共享但不复制数字信息,并同时托管在多个不同的计算机上,这使其非常安全,但可以同时公开访问。

 

聊天机器人

 

越来越多的澳洲人不再通过他们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转向聊天机器人,而不是与一个真人谈论银行调查或进行问题咨询。聊天机器人是类似于Facebook Messenger的数字消息服务,它通过AI运行。聊天机器人已被大银行所接受,比如NAB和UBank。

 

综合信用报告(CCR)

 

虽然CCR今年7月才生效,但它将改变在澳洲进行贷款的方式。对于CCR,贷方必须考虑您的整个信用记录,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信用记录,然后再为您提供最能反映您作为借款人的可信度的个性化利率。

 

众筹

 

众筹包括通过GoFundMe或Kickstarter等服务,通过潜在客户的投资预先筹资或资助产品或服务。许多金融科技使用众筹来启动服务或产品。

 

Cryptocurrency

 

加密货币是指加密的数字货币,可用于在线购物,投资和转账。 “比特币”是最著名的加密货币之一,并被用作一种流行的投资形式。

 

数字钱包

 

数字钱包存储了许多付款方式和网站的所有个人付款信息和密码。但是,数字钱包也可以与移动支付系统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购物。这也可能意味着您再也不会错过折扣,因为数字钱包也可用于存储会员卡信息和优惠券代码。

 

保险科技/Insurtech

 

与fintech类似,insurtech指的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这些技术将改变保险领域并取代旧的学校服务。当我们谈论insurtech时,它可能涉及可以帮助降低您的房屋保险费的智能技术或旨在改变客户获得保险费的方式的初创公司。

 

新支付平台(NPP,New Payment Platform)

 

对于所有澳洲人来说,NPP改变了之前的转账规则,午餐或晚餐之后对同伴的转账可以面对面进行了。这项技术允许澳洲人进行银行之间的即时转账,这意味着您不需要BSB和账号 – 因为它可以通过设置简单的电话号码而实现。

 

开放银行

 

开放式银行业务本质上主张消费者有权访问银行和金融机构收集的所有过去数据,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资金决策。另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开放式银行业务应该让转换金融服务提供商更加轻松,让澳洲人有机会在个人理财方面获得最佳交易选项。

 

机器人咨询

 

与银行聊天机器人类似,机器人建议提供基于算法的投资建议,旨在解决您的具体财务状况。这是通过在线表格或问卷收集您的信息,然后根据您的风险水平提供有关投资的最佳建议。

 

新银行

 

这些与您的传统银行不同,因为它们完全在线,没有任何分支机构。新银行正试图通过使用简化或更新旧系统的新技术来重塑我们的银行业务方式。去年10月,澳洲首次推出了新银行——Xinja,它依靠众筹进行第一轮投资。

 

穿戴式

 

由于可穿戴支付技术的普及,使用现金支付已经变得更加古老。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腕带和戒指,可以用来进行付款,而无需拿出您的借记卡,Tap一下就行!

八达通的危机

香港近期开始发现自身落后于时代,最明显的就是电子支付了,先是落后于北上广深,然后新加坡推动NETS也很快,于是香港有点担心十几年前设计的八达通会拖后腿了。

林郑的推动下,香港也在制定自身的二维码标准,这无疑是与大陆的流行接轨的,与此同时,依托于智能手机的NFC交易也起来了。

相比之下,八达通只是单一的卡片,大量的可挖掘场景,会员管理等功能都需要手机App的参与,在这一点上,八达通只剩下便捷的优点了。

单一的八达通接近垄断性质的市场地位,也不符合fintech如火如荼的香港市场,必然有各方势力在挑战其地位。林郑和香港金管局还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先做一个规范,然后允许各家挑战者进场竞逐。

二维码与NFC将在香港的市场上并存,早期二维码会略占上风,但逐渐的,NFC会重新回到正中的赛道上,这都需要时间。

乘虚而入的加密货币

今天看到一篇说一些加密货币方案在经历经济危机的国家崛起的事情。

比如土耳其,美国对其征税其实是因为土耳其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作用以及中俄贸易的某种枢纽的关系,但是在两个世界之间充当贸易角色的土耳其一旦被美国以这种方式点破,意味着以后日子也不好过了。于是里拉暴跌。

带来的结果是,加密货币由于其稳定性(至少比里拉稳定了)和国际通用(某些程度上)性,就可以在该国的贸易上取代法币的位置。

同样的例子是委内瑞拉,之所以近年来区块链的创新很多出现在委内瑞拉这个经济崩溃的国家,也就是其法币和金融系统已经不堪使用了,这时候互联网&加密货币得以乘虚而入。

假如,加密货币能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否极泰来、谷底反弹,那农村包围城市之后,就是加密货币的大春天了。

数字货币的逃税方式

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或者叫加密货币,如果用于购物,其逃税方式也一直是零售界所考虑的。

比如某餐饮连锁店是跨国运作的,他们一直有推出礼品卡的店内支付方式,这时候可鼓励顾客使用数字货币,购买礼品卡,再使用礼品卡进行店内消费。

在此以前礼品卡也可以使用正常的法币购买,只是用美元购买后用于人民币区消费,美元购买礼品卡的行为是必然被征税的。

如今,使用数字货币购买礼品卡,购买者的身份已经难以追踪了,整个行为就像是该连锁店内顾客发生的一场线下游戏,难以监控和课税。

继续阅读

IoT + tokenization, NFC支付的延伸

几天前说到那个无人机送货,现场使用NFC支付的场景,实际上两边都是使用NFC技术。无人机方面是一个NFC Reader,而收货的cushion是NFC Card, 完成交易之后,无人机向cushion投放货物。

因为cushion是一个无人看守的NFC Card,因此不能保有真实的卡号,这时候Token就发挥作用了。

屋主下订单后,绑定银行卡的App就为cushion申请了一个token,以作为银行卡支付的临时凭据,当然了,该token也有其使用范围和业务的限制,比如专用于Amazon付款。

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演出更多的IoT搭配token的支付方式。

比如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当然了,这个算是用得比较多了,在儿童乐园里面,有一些付费项目,家长就往儿童的智能手表上推送一个token,以方面儿童自行支付一些他/她觉得值得多玩的项目。

再比如汽车交过路费/停车费,可以在ETC的地方使用token,比如由谁支付此次高速费,则他向ETC推送一个一次性的付款token,以完成此次结算。

再有就是当凭证对应着银行卡/身份时,我们又需要使用这个银行卡/身份去授权一个其他人去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一家人在酒店/会所,使用各种项目,但不可能都拿家长的银行卡分头行动,之前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酒店/会所所发放的手环或者会员卡,离场时统一结算。当使用token的IoT足够多的时候,可以这家人的每个成员的私人物品,比如首饰、眼镜、手表等等,经银行卡授权的token注入后,即可使用这些带NFC功能IoT直接进行支付,避免后续再结算的麻烦。

软件如何侵入POS中

https://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8/07/when-software-ate-the-point-of-sale/565919/

这是《大西洋》上关于POS/支付行业发展的一篇评论,关于POS为何会成为一家家巨头或新兴企业瞄准的目标。

很长,但也把卡、POS的前世今生说了个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