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承担DJ的工作其实是很正常的,比如现在流行的音乐APP里面,其实都有AI选曲播放的频道。
更多的是,AI可以自行根据旋律创作一些背景音乐(鼓点、midi等),如能,也可以配合现场的IoT环境,控制灯光。
AI可以通过观测现场的人群的反应(CV能力),再进行播放的调整。
当然了,作为chatbot,可以接受现场客人的点唱,也可以提供虚拟形象。
AI承担DJ的工作其实是很正常的,比如现在流行的音乐APP里面,其实都有AI选曲播放的频道。
更多的是,AI可以自行根据旋律创作一些背景音乐(鼓点、midi等),如能,也可以配合现场的IoT环境,控制灯光。
AI可以通过观测现场的人群的反应(CV能力),再进行播放的调整。
当然了,作为chatbot,可以接受现场客人的点唱,也可以提供虚拟形象。
不算太厚的书,翻译的文笔也很流畅。
简单记录了一下,旧制度下,法国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对立很严重,巴黎和之外的法国也是对立。
旧制度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社会必然崩溃。
大革命并不是发生在最坏的环境下,相反,是社会情况稍有好转和缓和。(类比一下辛亥革命也是发生在清廷开始变得开明的时候)
平税的举措,引起上层既得利益团体的对立,他们挑动底层反对这些举措。
旧制度对底层残忍,导致大革命也是以一种残忍的姿态出现。
大革命伊始,破而不立,给底层带来危机感,不信任推动了大革命的烈度。
1789到1799,混乱的巴黎最后找到了救命稻草,拥抱了拿破仑的独裁统治。
书中有几章提及到法国和英国的比对,也有说法国如何推崇中国的模式,法国与中国都是大政府的模式,崇尚从上而下的管治,而英国则是小政府,使用的是从下而上的自治模式。
不是非常清楚王歧山推荐此书的目的。但从书上看来,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再承受一次“大革命”。
以前大学时候看过一个绿色封面的版本。也有二十年了。这次买了作者最后的版本(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和出版的。
作为生成一种自行组织的历史描述架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所以称之为历史学家是非常合适的。
视点一直是全球角度,但直到8090年代,不得不流露出一些美国中心的细微感觉,这大概是现在英文背景下的历史叙述所无法避免的了。
(相对我的个人认知而言)比较有意思的观点也是颇多的。比如蒙古帝国的消亡,因为善于吸收不同民族的长处,如技术、文化、宗教,利用异族的工匠、精神导师等,让蒙古帝国更快地扩张并通知不同的地域,但带来的问题是,蒙古/黄金家族自身的身份丧失了。而这种身份丧失是不可逆转的。
这是内因。
外因则是到达军事能力的边界后,必然迎来一场失败,从而转向维系已有的领土。
同样,说到苏联的失败,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失败,华约的卫星国,丧失了自主,被苏联所吸血,科学家、工程师和知识份子也由于缺少民主的空间,而无法一展所长,最终,上层肉食者,远跟不上技术快速发展的速度,无法做出计划上的变化,导致整个体系失去了竞争力。
之前我们work everywhere,或者是多屏协同,主体还是一个人,一个工作者,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设备,工作,娱乐,比如收发邮件、写文档、看电影、听音乐,等等。
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在云端同步,客户端则有若干个,充当我们接入的载体/入口。
元宇宙不可能再延续这样的做法,一个人仍然是单线程地进入和退出各种虚拟空间中,效率太低太低了。
可以考虑的是元宇宙的多身份,不同虚拟空间,有AI结合真实个体参与决策的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AI结合体可以自行在元宇宙中饰演本体的角色,只有关键决策才将本体接入。
比如工作空间、个人创作空间、社交空间等等,可以并行不悖,最大化本体的能力。
当然了,要使用这些结合体AI,需要保证本体是足够能赚钱的,否则,元宇宙就只剩下花钱娱乐一个途径了。
补充一个接受度的观点,Gen Alpha(10后)可能更容易接受在metaverse中进行的retail。
另一个问题是,在虚拟世界成为生活标配之前,上几个世代的人大多数会生硬地将实体空间中的经验复制给虚拟世界,比如线上零售店。这带来一个悖论,一方面是虚拟世界会有更优的超出实体世界体验的体验,这却无法回推给实体世界(因为超出了),另一方面,复制实体世界的体验,又得不到新世代的元宇宙原生住民的支持。
未来很可能零售将不复存在,实物的拥有行为将被服务所取代。
几年前就看到有物流公司使用无人机配送,多是噱头为主。业内人士陆续批驳这些噱头。翻译了一篇:
亚马逊(Amazon)前高管、供应链顾问布里顿•拉德(britton Ladd)表示,商界最糟糕的想法之一是“与使用无人机送货有关的狂热”。
在领英(LinkedIn)的一篇帖子中,拉德表示:“尽管使用无人机是最低效、最昂贵的快递方式之一,但许多公司和个人仍在吹嘘无人机将如何给零售和物流带来革命。”
“假的。让我把话说清楚。使用无人机递送可乐、牙膏和牙线,或者递送非柜台药品,当然可以使用无人机完成。毫无疑问。”
“必须要问的问题是——使用无人机是正确的解决方案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答案是否定的。”
拉德认为,无人机交付的产品最能被描述为低价值和低必要性。“是的,可以用无人机递送处方,但这种递送的比例将非常低。”
他指出,根据亚马逊的内部文件,到2025年,每个包裹的无人机送货成本将为63美元(约合人民币635元),而这家电子商务巨头的目标是每年用无人机递送100万个包裹。
“这几乎是亚马逊地面配送平均成本的20倍。”
“目前,通过第三方快递合作伙伴运送包裹的费用估计在4.5至5.5美元之间。通过亚马逊自己的物流网络运输的产品,每包大约要花费3.47美元。”
Ladd表示:“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当一个更经济、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为货车装载最受欢迎的产品,并通过应用程序为货车提供访问权限时,我对使用无人机的智慧提出了挑战。”
这种模式允许消费者一年365天,24/7,“呼叫一家商店”到达他们的家。在许多住宅开发项目中,厢式货车可以自动驾驶。”
一辆货车可以向多个客户进行多次送货,而不是一架无人机进行一次送货。Ladd认为,任何最后一英里配送解决方案的最佳目标都是许多车辆进行多次配送的比例——这是无人机无法实现的。
“我还想指出,无人机实际上是会飞的吹叶机。对我来说,难以置信的是,任何业主协会都会批准使用吵闹的无人机运送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棒和健怡可乐(Diet coke)。(我和几个HOA谈过,他们联系了我,我警告他们不要批准无人机。)”
另一个问题是责任。最近,一架亚马逊无人机在俄勒冈州坠毁并引发了一场森林大火。
“当无人机坠毁在房屋顶部并起火时,谁将为此负责?”提示:推出无人机的不会是无人机公司或零售商,”拉德说。
他总结道:“无人机有自己的位置吗?是的。绝对的。我不是反无人机。我反对在没有意义的地方使用无人机。”
注:HOA(Homeowner Association),房主协会
首先是要考虑最小的修改,毕竟大家手里钱都不多,改动太大或者推倒重来的话,一方面是成本高,另一方面智能店真正完全成功的还不多,大多数都是概念店和体验店。
店面大小,不适宜太大,太小也不好,就考虑那种连锁便利店1~3倍的规模好了。形状规范一点。
SKU控制一下,不超过600?有更多的话,请用减法。
尽量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比如网络,电,监控摄像头,收银台。
AI相关:做现在SKU的数据收集和采集,买也可以。训练模型–>生产环境下的重训练(比如增加或删除SKU等)
需要的硬件或基础设施:摄像头、视频处理硬件(如GPU)、QR Scanner(当然,摄像头也可以)、AI模型服务器(边缘计算够便宜也可以)
AI,其实是CV,也该考虑人脸等隐私特征的保护。
无人零售用AI的目的:
识别顾客,绑定到一个实体/虚拟的账号,并100%跟踪其店内行为
产品识别,品类、数量、状态等
前两者的关系,也就是谁拿了什么东西,多少东西
自助结账。
无人零售的退化版本就是自助售卖机、自助餐食等。
关于北美是英法,拉美是葡西的可能原因。
全球通史里面说了,一般说来,印第安人在拉丁美洲的密度比美国和加拿大要高,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殖民时,其生产力水平,机械利用水平落后于西欧,因而需要的是印第安人进行一些低效率的工作,也就是提供劳动力即可。
而北美东部印第安人密度低,什么都要殖民者自行动手,西欧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同时,劳动力需要外来补充,因而呈现一个欢迎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的移民。
这种开放态度也正适合新教徒而不是保守的天主教徒。
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
昨日下午,太太转发了一条微信给我,意思是小区外的居民楼有11岁的小孩在窗户/防盗网上玩电脑,坠楼而亡。
第一反应是那孩子跟CC一样大,第二反应是CC有位同学家住在那一片居民楼。那同学疫情这段时间,也常来我家里玩,是CC这半年里最好的朋友了,一起玩三国杀、大富翁,CC还给他在switch上建了账号。
希望不是他。
再翻了一下CC班里的家长群的名单,发现这同学的家长居然退了群……应该是不久前的事。
跟太太说了一下,她对了一下出事的楼号和之前同学家长发的定位,基本一致。心情并不轻松,我是有点后悔去知道真相。
因为跟CC关系很好,必须考虑CC知道事情的反应以及心理辅导。于是问了可欣,大概如何跟小孩讲,如何宣泄,避免留有阴影。
CC可能感觉到有点奇怪,晚上眼湿湿地问我一些人生短暂,意义何在的问题。我没准备好告知他事情,就还是以哲学的方式,多讲讲如何定义一个存在。比如忒修斯之船。
睡前,太太在小区群里看到照片,确定是CC同学,我们心情都不佳,一夜没睡好。
生老病死恨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人生八苦,早点通透会很好吗?
第二天,本准备下班后回家跟CC说部分的真相,比如他同学遇到意外,这段时间没办法联系了,(因为马上就周末了,担心CC去找他玩),然后过了清明再告诉他后面的那一半。
不过,回家路上收到家里来的信息,有两个女同学家里知道这事情,这两位好心的同学知道CC是逝者的好朋友,主动上门告知了CC这个事情。
家里人说CC一边哭一边按着胸口回书房写作业去了。
晚上跟CC吃过饭,一边去做核酸一边跟他聊天,他很大方地跟我说他的心情和身体的感受,隔一段就很伤心地按着胸口。然后跟我说,之所以哭和难受,两个原因:一个是好朋友的去世,另一个是担心意外会不会降临身边。
我说,作为你的父亲,保护你是我的责任,虽然你一直是那种墨菲定律的实践者,我也基本上不会让你处在墨菲定律生效的危险环境中。
晚上CC跟我一起睡,我半夜起来,他说我打呼噜打了很久。。。
最近开车时不太冷静。事故倒是没出,但事后总是惴惴不安。于是起了一卦。
山山 艮卦,变卦为 雷山 小过。
看卦辞的时候,小过卦的有一句说服了我:
《象傳》
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在可遵守和可不遵守之间,琐碎之事,不妨多要求自己一下,不厌其烦,多做一些。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是在14年,跟比我大十多年的几十年软件经验的Moh开会时,他讲起这个。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人做to B软件做得多,维护时间长了,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
to B,尤其是大B,做好的东西不能随便更换,或者升级,因为成本是一回事,使用习惯,内部各种墙,认证等等。
于是规划和设计得不好的地方,实现得有问题,文档的缺乏,不够前瞻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的变化,技术的演进,人员的流动,旧有的,无论好坏,陆续有一些成为/增加了技术债务。
要认识到技术债务是个必然现象,才能客观对待。
某些技术债务的几个处理方式:
当然了,都是软件人员的想法,放在中国,很多时候是直接关停,或者推倒重来,所谓的大B,也可以重新招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