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polo

发达国家没有super app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美国和欧洲,iPhone和标准Android(GMS)的联合覆盖率非常高,以至于形成了双头垄断(duopoly)。

双头垄断下,Apple和Google自身就可以成为Super App,在手机OS之上的各类软件,其横向生长的空间并不大。

虽然Meta(facebook),Twitter都很强,但要脱离Apple和Google提供的内置服务,反而是阻力重重,比如支付,很难独立于Apple Pay和Google Pay存在吧,就好像不大可能脱离Visa和MasterCard一样。

银河英雄传说

终于看完了。

记得00年那个暑假并没有回家,在学校过的,上酒井BBS比较多,SF版我就贴银英传,不过贴着贴着好无聊,就搁那里了,自己也一直没有往下看下去。

到07年,纸质书出了,当时就买了黎明篇,没有买整套,主要是因为比较多,也是租房,搬来搬去不方便。

这两年在孔夫子上陆续一本本地收全了,然后慢慢看完了。

这也是这二十年来出版的书里面,难得升值的,平均下来是1.5~2倍的价格买回来。

虽然银英传对比今天的架空小说来说,世界的架构并不新鲜,科幻上的想象力也没有惊骇的地方。当然也不可能惊骇了,因为那么多年过去了,技术上的优势早就被学过去了,再磨练一下读者,就肯定不再有新鲜感。

抛去这个外壳后,应当就是独裁政体和民主政体之争。腐败的民主政体,和依赖优秀独裁者的帝国之间,在一时间,是帝国彻底胜了,但民主政体的追随者,最终尝试说服独裁者,应建立制度减少对独裁者个人能力和道德的依赖。

在帝国内部,保持民主政体的适当自治,也可以促进帝国政治的演化。

田中芳树的文笔,其实是不错的,只是日译中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译者的水平会只保留信、达,而失去雅。

汉寿

整理了一下历史上的两个汉寿县,以及一些背景,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

东汉置汉寿县,在现在的常德市汉寿县,这个事情应当是发生在马援征服五溪蛮之后,取这个名字的理由也很简单:汉朝长寿。

之后就到了东汉末年,关羽被献帝封作汉寿亭侯,亭侯是很低的爵位,不可世袭。因为关羽的勇武,这个封爵也是希望借助他的威势挽一下将倾之大厦吧。

赤壁之战后,荆州落在几个势力手上,关羽守在荆州,但汉寿在东吴,樊城在魏势力手上。215年前后,关羽和东吴交恶,但鲁肃还在,所以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关羽的采邑在东吴手上,这期间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口角,反正双方都不大愉快。

217年,鲁肃去世,吕蒙接替大都督之位。吕蒙有心攻略荆州,马上就搞了个小动作,将汉寿改名吴寿。嗯。

这样关羽就失去了采邑。刘备总不能为这个小破事情去打东吴吧,要安抚二弟,于是将四川葭萌改为汉寿。

两个改名都发生在217年,因果关系是我自己的推断了。

汉寿–>吴寿这个改名,改了关羽的气运,也彻底断送了大汉朝。

AI DJ

AI承担DJ的工作其实是很正常的,比如现在流行的音乐APP里面,其实都有AI选曲播放的频道。

更多的是,AI可以自行根据旋律创作一些背景音乐(鼓点、midi等),如能,也可以配合现场的IoT环境,控制灯光。

AI可以通过观测现场的人群的反应(CV能力),再进行播放的调整。

当然了,作为chatbot,可以接受现场客人的点唱,也可以提供虚拟形象。

旧制度与大革命

不算太厚的书,翻译的文笔也很流畅。

简单记录了一下,旧制度下,法国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对立很严重,巴黎和之外的法国也是对立。

旧制度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社会必然崩溃。

大革命并不是发生在最坏的环境下,相反,是社会情况稍有好转和缓和。(类比一下辛亥革命也是发生在清廷开始变得开明的时候)

平税的举措,引起上层既得利益团体的对立,他们挑动底层反对这些举措。

旧制度对底层残忍,导致大革命也是以一种残忍的姿态出现。

大革命伊始,破而不立,给底层带来危机感,不信任推动了大革命的烈度。

1789到1799,混乱的巴黎最后找到了救命稻草,拥抱了拿破仑的独裁统治。

书中有几章提及到法国和英国的比对,也有说法国如何推崇中国的模式,法国与中国都是大政府的模式,崇尚从上而下的管治,而英国则是小政府,使用的是从下而上的自治模式。

不是非常清楚王歧山推荐此书的目的。但从书上看来,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再承受一次“大革命”。

全球通史

以前大学时候看过一个绿色封面的版本。也有二十年了。这次买了作者最后的版本(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和出版的。

作为生成一种自行组织的历史描述架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历史,所以称之为历史学家是非常合适的。

视点一直是全球角度,但直到8090年代,不得不流露出一些美国中心的细微感觉,这大概是现在英文背景下的历史叙述所无法避免的了。

(相对我的个人认知而言)比较有意思的观点也是颇多的。比如蒙古帝国的消亡,因为善于吸收不同民族的长处,如技术、文化、宗教,利用异族的工匠、精神导师等,让蒙古帝国更快地扩张并通知不同的地域,但带来的问题是,蒙古/黄金家族自身的身份丧失了。而这种身份丧失是不可逆转的。

这是内因。

外因则是到达军事能力的边界后,必然迎来一场失败,从而转向维系已有的领土。

同样,说到苏联的失败,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失败,华约的卫星国,丧失了自主,被苏联所吸血,科学家、工程师和知识份子也由于缺少民主的空间,而无法一展所长,最终,上层肉食者,远跟不上技术快速发展的速度,无法做出计划上的变化,导致整个体系失去了竞争力。

元宇宙是多什么?

之前我们work everywhere,或者是多屏协同,主体还是一个人,一个工作者,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设备,工作,娱乐,比如收发邮件、写文档、看电影、听音乐,等等。

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在云端同步,客户端则有若干个,充当我们接入的载体/入口。

元宇宙不可能再延续这样的做法,一个人仍然是单线程地进入和退出各种虚拟空间中,效率太低太低了。

可以考虑的是元宇宙的多身份,不同虚拟空间,有AI结合真实个体参与决策的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AI结合体可以自行在元宇宙中饰演本体的角色,只有关键决策才将本体接入。

比如工作空间、个人创作空间、社交空间等等,可以并行不悖,最大化本体的能力。

当然了,要使用这些结合体AI,需要保证本体是足够能赚钱的,否则,元宇宙就只剩下花钱娱乐一个途径了。


补充一个接受度的观点,Gen Alpha(10后)可能更容易接受在metaverse中进行的retail。

另一个问题是,在虚拟世界成为生活标配之前,上几个世代的人大多数会生硬地将实体空间中的经验复制给虚拟世界,比如线上零售店。这带来一个悖论,一方面是虚拟世界会有更优的超出实体世界体验的体验,这却无法回推给实体世界(因为超出了),另一方面,复制实体世界的体验,又得不到新世代的元宇宙原生住民的支持。

未来很可能零售将不复存在,实物的拥有行为将被服务所取代。

无人机配送的负面观点

几年前就看到有物流公司使用无人机配送,多是噱头为主。业内人士陆续批驳这些噱头。翻译了一篇:

亚马逊(Amazon)前高管、供应链顾问布里顿•拉德(britton Ladd)表示,商界最糟糕的想法之一是“与使用无人机送货有关的狂热”。

在领英(LinkedIn)的一篇帖子中,拉德表示:“尽管使用无人机是最低效、最昂贵的快递方式之一,但许多公司和个人仍在吹嘘无人机将如何给零售和物流带来革命。”

“假的。让我把话说清楚。使用无人机递送可乐、牙膏和牙线,或者递送非柜台药品,当然可以使用无人机完成。毫无疑问。”

“必须要问的问题是——使用无人机是正确的解决方案还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答案是否定的。”

拉德认为,无人机交付的产品最能被描述为低价值和低必要性。“是的,可以用无人机递送处方,但这种递送的比例将非常低。”

他指出,根据亚马逊的内部文件,到2025年,每个包裹的无人机送货成本将为63美元(约合人民币635元),而这家电子商务巨头的目标是每年用无人机递送100万个包裹。

“这几乎是亚马逊地面配送平均成本的20倍。”

“目前,通过第三方快递合作伙伴运送包裹的费用估计在4.5至5.5美元之间。通过亚马逊自己的物流网络运输的产品,每包大约要花费3.47美元。”

Ladd表示:“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当一个更经济、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为货车装载最受欢迎的产品,并通过应用程序为货车提供访问权限时,我对使用无人机的智慧提出了挑战。”

这种模式允许消费者一年365天,24/7,“呼叫一家商店”到达他们的家。在许多住宅开发项目中,厢式货车可以自动驾驶。”

一辆货车可以向多个客户进行多次送货,而不是一架无人机进行一次送货。Ladd认为,任何最后一英里配送解决方案的最佳目标都是许多车辆进行多次配送的比例——这是无人机无法实现的。

“我还想指出,无人机实际上是会飞的吹叶机。对我来说,难以置信的是,任何业主协会都会批准使用吵闹的无人机运送士力架(Snickers)巧克力棒和健怡可乐(Diet coke)。(我和几个HOA谈过,他们联系了我,我警告他们不要批准无人机。)”

另一个问题是责任。最近,一架亚马逊无人机在俄勒冈州坠毁并引发了一场森林大火。

“当无人机坠毁在房屋顶部并起火时,谁将为此负责?”提示:推出无人机的不会是无人机公司或零售商,”拉德说。

他总结道:“无人机有自己的位置吗?是的。绝对的。我不是反无人机。我反对在没有意义的地方使用无人机。”

注:HOA(Homeowner Association),房主协会

传统零售店智能化 或 无人零售

首先是要考虑最小的修改,毕竟大家手里钱都不多,改动太大或者推倒重来的话,一方面是成本高,另一方面智能店真正完全成功的还不多,大多数都是概念店和体验店。

店面大小,不适宜太大,太小也不好,就考虑那种连锁便利店1~3倍的规模好了。形状规范一点。

SKU控制一下,不超过600?有更多的话,请用减法。

尽量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比如网络,电,监控摄像头,收银台。


AI相关:做现在SKU的数据收集和采集,买也可以。训练模型–>生产环境下的重训练(比如增加或删除SKU等)

需要的硬件或基础设施:摄像头、视频处理硬件(如GPU)、QR Scanner(当然,摄像头也可以)、AI模型服务器(边缘计算够便宜也可以)

AI,其实是CV,也该考虑人脸等隐私特征的保护。


无人零售用AI的目的:

识别顾客,绑定到一个实体/虚拟的账号,并100%跟踪其店内行为

产品识别,品类、数量、状态等

前两者的关系,也就是谁拿了什么东西,多少东西

自助结账。

无人零售的退化版本就是自助售卖机、自助餐食等。

全球通史

关于北美是英法,拉美是葡西的可能原因。

全球通史里面说了,一般说来,印第安人在拉丁美洲的密度比美国和加拿大要高,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殖民时,其生产力水平,机械利用水平落后于西欧,因而需要的是印第安人进行一些低效率的工作,也就是提供劳动力即可。

而北美东部印第安人密度低,什么都要殖民者自行动手,西欧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同时,劳动力需要外来补充,因而呈现一个欢迎不同种族、不同语言和不同信仰的移民。

这种开放态度也正适合新教徒而不是保守的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