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CC

星座到名人

昨天儿童节,带CC看了两集圣斗士,黄金十二宫篇。

吃饭的时候,CC问魔羯座的人厉不厉害,他是魔羯座的。我说,每个星座都有厉害的人,也有渣渣,相对来说,魔羯座厉害的人很厉害,渣渣起来也很渣。

比如毛泽东就是魔羯座的。

然后他问拿破仑是哪个星座的,为何那么厉害,6次对抗反法同盟。我诧异于CC为何对拿破仑这么感兴趣。

于是继续聊了下去,原来是知道《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有讲滑铁卢战役。至于为什么知道这本书,则是学而思的老师说的。

看来学而思教的内容范围很广嘛。。。

于是从书架上抽出人类群星闪耀时跟CC说,这书我们家也有……

然后他就想每日阅读读这个了。

诗词大会第五季

这几年都没有很好地看过这个诗词大会。直到今年春节,疫情的原因,CC班的老师很早就要学生在家里看一下诗词大会。

其实前几年不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CC的储备量不够,带他看只会浪费时间。

读了两三年小学,也经常背了一些,于是就有看的基础了。

只是,一直等到五一前后,我才有精力和心情跟他一起完整地看下来。

继续阅读

2001太空漫游

过年期间,CC老问我关于生死和长生不死的话题。实在受不了,就带他看了2001太空漫游。

谁知捅了马蜂窝,过了没多久,他说自从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看到墙上挂的各种照片,卡通图案,只要有眼睛的,他就很害怕。

于是要把他房间里面,他的各种艺术照都撤了下来,还有各种他到处贴的贴纸,因为多多少少都有各种卡通形象的眼睛,也要撕下来。好不折腾。

我实在受不了,就让CC要每天锻炼身体,把神经锻炼大条一点。

然后再问问是哪一段打击了他那幼小的心灵。他说是那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读两个宇航员的唇语的那一幕。我也回想一下,确实是开始表达机器人也有人的意识的一幕,第一次看也是震撼了一下。

我老婆说再也不准CC跟着我看电影了……

兄弟该怎么分零食

CC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无论主动拿零食还是大人给他零食的时候,他总要给小宝看一下,这样,小宝就知道有零食这回事了,于是也要吃。

但小宝还小,不能跟哥哥吃那么多的零食,那么频繁的次数。会导致他接着就不想吃主食和牛奶了。

于是我们给CC说,你吃零食偷着乐就好了,不要故意逗弟弟。自己多吃一点不好吗?为何总要让小宝跟你吃一样多。

于是CC想明白了,拿零食的时候总是避开了小宝。

但有次CC可能拿得有点过分多了。让小宝出来,等到分零食给小宝的时候,小宝在追问:“哥哥吃了几个?哥哥吃了几个?”

好在小宝对数量的感知还很弱,数数也不好……不然剩下的量就无法满足他了。

勇敢者的游戏

跟勇敢者游戏不一样,这是说一个骰子棋盘的游戏,每一格都有奇特的冒险/怪物出现。

是我搞错了,我以为年底上映的就是它的续集。

十几年前看过勇敢者的游戏1(Jumanji)和2(Zathura),于是翻出来看一下,CC后来才加入来看,看得出来他还是挺害怕。

看完之后,由于他没看到开头,于是想自己再看一下开头,了解一下前因后果。结果看到棋盘第一次掷骰子,他赶紧按下了暂停键,然后返回,删除播放记录。。。

看来CC注定不是一个勇敢者……

养水晶

淘宝上用买了比较便宜的生成晶体的套装,然后演示给CC看。

烧开水,放晶体盐,搅拌化盐成饱和溶液,放入晶种(作结晶用的基础小晶体),然后静置(冷却+自然蒸发水分,等待水合过程)。

然后我跟CC说,要等24小时才能长得比较大。一会,CC就忍不住去拿起来看,我说,不要摇动,果然已有小晶体结在瓶底而不是晶种所在。于是CC就答应眼看手勿动了。

然后我去房间午休,没半分钟,听到CC在洗手间作呕的声音,于是出来见他在漱口,我问,你是不是偷喝了?!CC说他忍不住舔了一下搅拌用的木条……我说好在这玩意没毒。

然后他还是很恶心,说舌头不舒服,再吓他一下,不认识的东西千万不能放口里,如果是毒盐,舔都是会死人的!

我心里想,我小时候有他这样不知死活的么……

一天过去了,本想回家再告诉他如何想办法让晶体再长大一点。结果一看,剩下的溶液都被他倒掉了。

CC说,就是按说明书上说的倒掉的啊……

然后我又跟他说了不能随便倒掉,可能会污染环境之类,估计听不进去。

晶体出来的大小我是不满意的,不过CC说他很满意了……

记一次比较失败的STEM……

CC的委屈

昨晚检查CC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在数学课本上写了几句表达委屈的话。文法不是太通顺,但是上课的时候在课本上乱写乱画并不是很好的习惯。

于是想要他解释一下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CC一开始又是不愿意说的样子,再追问下去居然嚎啕大哭起来。

我和他妈妈就更怀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了。于是关回房间,再细细追问。

原来是说班主任在列队操的时候说CC抬腿太低,然而CC是觉得他是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觉得被冤枉了。

再就是数学课上,老师好几次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另一个女同学,CC举手也不理,(答题正确奖励小红花,集齐多少红花就能换礼品)。觉得被歧视了。

真是好小的事情,只是因为他在意。

于是先安抚了,让他洗过澡,在床上平静下来,再讲他大伯(我哥)小时候在学校遇到的羞辱和不公。(之前的博客也写过,因为新校长上任,班主任当天就把我哥的班长职位褫夺了,让校长女儿当班长……)

最后我哥高考也考到了全市第四,中大岭院。

以糖果/小礼物作为激励的方式并不值得推崇,尊严、毅力、同理心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

Khan Academy

自从听了Heckman的讲座后,对如何加强对儿子的教育这个事情产生了不少的兴趣。

VIPKIDS里面的老师虽然也会跟CC讲一些数学的课程,但总体来说,即使是一周两节课,还是太少了。

于是找来了可汗学院的课程,既有视频也有题目,全英文的数学教学,让他从一年级开始学起……

CC也学得挺有兴趣,只是KA的网站在境外,偶尔连接还是有点略慢,但忍忍也是可以用的哦。

KA的app还可以调节语速,可以打开字幕,但我觉得并不是非常的重要。

一天看4~6个小节,坚持下去,看情况如何吧。

对父母来说,淡定真的很重要,不要跟别人比培训上花了多少钱和多少时间,自己努力把要学的东西学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Heckman的研究

读完了James Heckman的paper《Fostering-and-Measuring-Skills-Improving-Cognitive-and-Non-Cognitive-Skills-to-Promote-Lifetime-Success》,总结一下。

理论将人的技能分为两类,分别是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

其中认知技能又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一旦习得则固化,而流体智力则随着年龄增长/衰老而变化,比如记忆力。

认知技能不在该论文中进行讨论。

Heckman关注的是非认知技能,用流行的Big Five概括,非认知技能在当前的语境中有如下的表达:

对经验的开放性、责任性、外向、合作能力、情绪稳定。

  • 非认知技能的培养越早越好,非认知技能作为一种基础技能可提升技能(认知和非认知)学习的投资回报率。(我想到的是顺产是不是也是一种非认知技能的学习途径……)
  • 认知技能的有效习得方式很多,但学习效率上是受非认知技能的影响。
  • 非认知技能的培养过程源于:家校的持续沟通、一些持续的仪式类的课程(本身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比如数学、文学等)、注重纪律和道德培养的宗教型学校,等等。
  • 青年职业训练的重要性在于弥补了非认知技能的训练,使其可以为劳工市场而使用,提高就业。就业市场上需要的非认知技能: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纪律、毅力等等。
  • 目前学校不注重非认知技能的训练,非认知技能需要家校同时加强,列举得很多有效的programme都是家校合作,持续覆盖完整的2年以上。(夏令营在这个角度看,除了开拓视野之外,对非认知技能基本上没有用)
  • 家庭需要超出抚养子女的范围,刻意培养其非认知技能。
  • 糖果激励长期来看是负面的,无用的,而且效果容易缺失。

另外Heckman从paper中评点了心理学在这一领域上的弱势,过于依赖问卷/自评来进行数据采集。这样就导致两个问题:1.对于问题和词句的理解性偏差,2.答卷人主观偏差。

Heckman参考的programme及其跟踪,更多的选择客观数据进行统计,比如升学率、平均绩点、就业率、平均收入、犯罪率等等。

如果问我从中有什么可供操作的建议,我会说:

持之以恒的介入幼儿到中学的教育中,也许是教育科目,也许是兴趣爱好,但必须介入,确认其非认知技能的获得,对于这些科目或项目本身的成就,则随缘就好。

放弃夏令营,假期不如去旅行。

CC总算考了次3门满分

读了一年半的小学,CC总算在小学的第三次期末考试了考了个全满分。相比第一次来说,进步还是有的。

记得一年级第一次期末考试,他自我感觉超良好,号称要拿三门满分,结果语文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然后接下来的一年里面,屡屡碰上看图写话写不出来写不好写不完的局面,以至于我们对他能否保证一定的水准都有怀疑了。

这次也有一定的侥幸,因为语文考试的写文部分终于不考看图写话了,改成写留言条?避过短处就好了。

对图画的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个缺陷,正如他总是找不到东西……同理心也偏薄弱,正在通过阅读文本和看电视逐渐在培养。

最开心的大概是他外公外婆吧,我猜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类似的激励。CC也很兴奋,不要打压,好歹让他高兴一个生日吧,因为今天是他的农历生日。

另外说一下Pygmalion Effect,我一直觉得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早晚要摆脱这种外部效应的正面影响,真正激励和推动来自内在和家庭就好了。但是应该什么时候取消这种效应才是最合适的时机?CC属于一个会严重负面暗示的人,也许摩羯座多是如此,所以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反复建立他的内部信心支撑是有必要的,而老师或者学校,反而是外在的不可靠激励,也不一定能长期而且细致地培养他的信心。这种培养的行为至少应当持续到他建立了明显自我正反馈的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