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CC

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纪录片

最近CC放暑假,由于他看什么电影都被剧情所骇,这不敢看那不敢看,要不就是对着剧情抬杠。我就每天晚饭后带着他看纪录片。

先从红色的看起。

去年2020是抗美援朝70周年,央视制作了这部纪录片。视角主要以中方为主,美国/联合国军方面的表述也有,大概30%左右。

于是结合我的理解,一边看一边给CC解释。

美国当时的实力有多么恐怖,而中国则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轻步兵(除了装备)和穿插战术,也给世界看到了空中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陆军如何能取得还算不错的局面。

而美国则展示了,工业国如何对弱工业基础的对手进行暴力打击。

总的来说,CC能看明白,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何美国不用原子弹,为何盟友之间就会出现裂痕,比如美军和南朝鲜军之间不协调,但美军之后又会出动。

非白即黑的逻辑看来影响了CC对这类型事情的理解……

当年的高考成绩

最近1998年的广东理科综合前一百的详细成绩被翻出来了,在不同的群里都有人发。

看了一下自己的排名,全省16,放今天也算是屏蔽成绩的考生了。

表单中认识的人并不多,3个清华计算机的同学,2个东莞中学的同学,还有一个毕业后做过同事。

那时候还是3+2。我的语文和英语其实考得都不够好,至少在前20里面属于垫底的。好在数学是全省唯一的满分900,物理化学也都有8xx,于是按照综合分的算法,可以拿到一个前20的排名,才有幸进入贵校贵系啊。

再看前一百的学校的分布情况,跟今天广东高考的相比,那时候地域上和学校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深圳中学过去和现在都很强悍,而一些地区性的公立名校,则陆续让位给私立学校的公办部分了。比如东莞中学,虽然看上去比当年略弱,但东华中学的崛起,很大方地抢走了东莞中学的区域地位,甚至威胁到广州深圳的名校的领导地位。

把成绩拿给CC看,想勉励他能在语文和英语上考得比我好吧,但他仍然觉得这也是很难的事情。

波斯语课

算是值得推荐的电影,从结尾看来,对大恶疏而不漏,而罐头的小恩小惠则不能赎罪。

跟CC一起看的,他总是担心,编造的波斯语什么时候会被揭穿,好几次都不敢看,诶……

另外,也连一些我看起来比较基本的对话逻辑也没搞清楚,需要给他解释。看来CC的阅读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用人名来编造语言有点复杂而效率低下,很容易因为自己记不住而穿帮,我想更有效的办法是在一种已有的语言上进行移位或者替换的密码学操作去生成,这样虽然交流起来会有转换的麻烦,但产生collision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抗美援朝70周年纪录片

最近在跟CC一起看这个去年发布的纪录片。制作得挺不错的。就是CC的问题有点多。

他还是阅读得少,逻辑链条上面缺少的环节又多,所以不得不时不时停下来回答他的问题。

对于战争的残酷性,生命的消亡,这些本身很强烈的感情刺激,也希望他能通感,不然的话,写作文真的是很困难的事情啊。

深圳中考总分及各科

开始关注中考的分数分配,以方便了解CC现在的成绩分布持续是否能支撑到中考能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了。

语文120
数学100
英语100(听说25)
物理70
化学50
历史70
道法50
体育与健康50
总分610
深圳中考各科满分及总分

再简单算了下,假如语文、历史、道法只有90%的得分率,其他各科即使能拿到满分,也就不过是586,而深圳中学的分数线则是576,也就是考试犯小错的机会不会太多……

暑假又到了

自上次出差回来后,这两个月下班就回家了。不免对两个儿子的教育看重了一点。结合跟踪了一下小学和初中的内容,决定还是先对CC进行稍为加强一点的训练。

因为看他的成绩,小学都尚且不能保障到均分90以上,那么中考某些优质学校要求的得分率94%则有点困难了。

所以还是需要有的放矢的训练,避免时间都被水平一般的老师所占据。

学习小组

那是 小学时候的事情了,班主任是我邻居,一位读完高中然后到本村小学里来教语文的大哥哥。因为年轻,也有活力,于是就又做了我的班主任。

我们乡,算是大队,又分成几个生产队,冠名一村、三村、四村、五村。对,没有二村。你如果以为这数字是序数,那就错了。

我家所在生产队之所以叫四村,并不是因为排第四,而是,它是由四个坊组成的,每个坊20~50?户不等。其他一村就只有一个 大坊,三村三个,五村五个。所以,这不是序数,而是基数啊。

由于同班同学里,各个生产队的都有,班主任就想着,小孩回到家拼命看电视也不是办法,(那时候本乡电视已经很普及了,而且有集资搭设的天线,再拉线缆到各户里,都能看到TVB。)于是就要住得近的同学组成一些学习小组,组长(一般是成绩较好的)有责任拉动其他同学的作业、成绩等。

有点连坐的意思。

我和一对双胞胎分在一组,我成绩好,就当组长。不过他们一点都不care班主任的想法,“做完作业就借我抄“,学习小组变成名正言顺的抄作业。

他俩母亲生他们的时候过世了,父亲续了弦,平时在镇里面,家里只有他们祖母,象征性地管一下。于是就抓紧放学后的时间看电视。我在他家呆着,也迷上了看电视。

只是有一天,我奶奶在我家找不到我,就一路找到这同学家,发现我也在看电视,于是一脸黑地把我带回家。从此,学习小组就解散了。

我妈跟我说,解放后没多久,我爷爷就被抓去劳动改造了,我奶奶也找过关系动用过北京的资源去营救,时间都耗在那里了。于是几个孩子都没有很好地管教教育,于是一塌糊涂,只有我爸读了初中。

到了我们这一代,看我们兄弟是可以读书的,错过的就振作起来,希望能努力监督我们。

在小学里,奶奶也经常到学校去,看看有那些同学成绩好一点,又有那些同学成绩虽差但义气的,让我跟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我有时候想跟CC讲这个故事,可是总是开不出口,因为他应该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老人对孙子的学习如此的上心。

第一次看雪

又是补3月份的记事。

不知道多年后CC和小宝各自面对什么样的情形时才会想起这个看到白茫茫一片雪地的下午。

也许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里,即使是这样让他们流鼻涕的白雪场景,也不一定能在人身记忆中留下持久的印记。

然而作为父母,总是希望让孩子能早一点/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然而一张白纸的孩子,不益又如何可以损。有了欲望再进行减法,才可以无欲则刚。

第二天,CC跟了教练学了一下基本的滑雪姿势,小孩子学得就是快啊。小宝则没进雪场,对他来说,只要是旅行,什么都是新鲜的。

想起第一天进到雪场里,我们要去排队坐雪上碰碰车,小宝大哭,于是带了他出来,并不是碰碰车不好玩,只是对他来说,来了雪地,最重要的就是玩雪,而不是机动游戏。

替代阅读

我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在研究如何让CC更容易更多更健康地接收知识。

比如阅读,感兴趣的小说自然是能看进去,但恐怕不多看几次是记不住的,除非那些内容是他非常感兴趣的。

读一千零一夜,读斗罗大陆,读银英传,基本上都算是他会感兴趣的,然而,我认为他并不能把内容很好的吸收。

更方便的是看电视或者电影,但有个问题,映像的灌输会导致想象力的下降,文本优美更加是无法领悟。

于是用上了喜马拉雅。

CC听了两周的东周列国志,每天都主动跟我讲其中的故事,相比之下,之前看完的故事,很少有愿意再叙述的冲动。

在我看来,听书,比起看书/映像,也更保护视力吧。

男孩子什么时候才值得信任

11日家庭出游,深圳飞海口,然后海口坐高铁到万宁,入住万宁艾美酒店。

小宝第一次飞机出行,接着又是高铁,一开始还挺兴奋,不过因为早上起床略早,在飞机上就睡了一觉。

海南的防疫还是比较谨慎,集中在机场,去程前后弄了三个码,不胜其烦。作为中国唯二的岛省,绝大多数的入境方式为机场和码头(高铁),在入口处把关严一点也是好的。

在艾美酒店住了两天,又是高铁,从岛东到了岛西,棋子湾开元度假村。

在开元的第二天早上,一早去了大角看大海,人很少,只有我们,水很清,有小雨游来游去。然后就回酒店吃早餐。

意外总是在一直的安稳中发生。

到了酒店,我肚子不适就找卫生间去解决一下。出来,大堂已经不见有人,于是我就径直到餐厅早餐,见老婆、CC他们都在拿食物。然而一会,孩子外婆问我,可曾见到小宝,我说我去洗手间了,刚到餐厅。她就急了,说孩子妈妈也没带着小宝。于是我们一起到大堂去找。

总算有工作人员告知,刚才有小孩在哭,正好有警察在附近办事,就交给警察了。一会警察过来,问我们要身份证,确认身份。说小宝被带到一楼去了,马上带上来。

于是等了两分钟,终于另一警察把小宝抱了上来,似乎被惊吓到了,到我怀里很久都不愿意说话。

CC则一直在餐厅里安心地用膳,根本就没上来找过弟弟。。。

警察说在监控里面,见到是CC把小宝带一边去。

我们家人再细细复盘一下,大概如下:孩子妈妈让CC带小宝一起去洗手间,回来就继续在大堂玩,估计是在柱子后面。一会,妈妈叫CC去吃早餐了,CC就一个人跟着大队伍走了,没记得把小宝带上。于是就出现这个有惊无险的差点走失。

CC已经9岁半了,比较头痛的是,他什么时候才能让人放心,交托一件事情给他?比如把弟弟带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