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polo

男孩子什么时候才值得信任

11日家庭出游,深圳飞海口,然后海口坐高铁到万宁,入住万宁艾美酒店。

小宝第一次飞机出行,接着又是高铁,一开始还挺兴奋,不过因为早上起床略早,在飞机上就睡了一觉。

海南的防疫还是比较谨慎,集中在机场,去程前后弄了三个码,不胜其烦。作为中国唯二的岛省,绝大多数的入境方式为机场和码头(高铁),在入口处把关严一点也是好的。

在艾美酒店住了两天,又是高铁,从岛东到了岛西,棋子湾开元度假村。

在开元的第二天早上,一早去了大角看大海,人很少,只有我们,水很清,有小雨游来游去。然后就回酒店吃早餐。

意外总是在一直的安稳中发生。

到了酒店,我肚子不适就找卫生间去解决一下。出来,大堂已经不见有人,于是我就径直到餐厅早餐,见老婆、CC他们都在拿食物。然而一会,孩子外婆问我,可曾见到小宝,我说我去洗手间了,刚到餐厅。她就急了,说孩子妈妈也没带着小宝。于是我们一起到大堂去找。

总算有工作人员告知,刚才有小孩在哭,正好有警察在附近办事,就交给警察了。一会警察过来,问我们要身份证,确认身份。说小宝被带到一楼去了,马上带上来。

于是等了两分钟,终于另一警察把小宝抱了上来,似乎被惊吓到了,到我怀里很久都不愿意说话。

CC则一直在餐厅里安心地用膳,根本就没上来找过弟弟。。。

警察说在监控里面,见到是CC把小宝带一边去。

我们家人再细细复盘一下,大概如下:孩子妈妈让CC带小宝一起去洗手间,回来就继续在大堂玩,估计是在柱子后面。一会,妈妈叫CC去吃早餐了,CC就一个人跟着大队伍走了,没记得把小宝带上。于是就出现这个有惊无险的差点走失。

CC已经9岁半了,比较头痛的是,他什么时候才能让人放心,交托一件事情给他?比如把弟弟带好一点?

翻跟斗

周末带小宝玩,小宝最近翻跟斗的兴趣很大,于是腾空了大床让他好好地练习。CC一直不会,正好也让他在一旁看着,怎样才能正确地翻一个跟斗。

练习几次之后,小宝基本上可以很容易做到直直地翻一个跟斗了。之前经常是歪的。

CC也跃跃欲试,结果还是没有掌握诀窍,就是脑袋没有很好的顶着床面。

我也给他们示范了一次。顺便反着也翻了一个。虽然椎骨不是太好。

……

CC总算学会了。可是他还是对这种视角翻转的动作心有戚戚,如果不是看着比他小6岁的小宝都翻得那么开心,我估计他一个人是不大愿意练习的。

星座到名人

昨天儿童节,带CC看了两集圣斗士,黄金十二宫篇。

吃饭的时候,CC问魔羯座的人厉不厉害,他是魔羯座的。我说,每个星座都有厉害的人,也有渣渣,相对来说,魔羯座厉害的人很厉害,渣渣起来也很渣。

比如毛泽东就是魔羯座的。

然后他问拿破仑是哪个星座的,为何那么厉害,6次对抗反法同盟。我诧异于CC为何对拿破仑这么感兴趣。

于是继续聊了下去,原来是知道《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有讲滑铁卢战役。至于为什么知道这本书,则是学而思的老师说的。

看来学而思教的内容范围很广嘛。。。

于是从书架上抽出人类群星闪耀时跟CC说,这书我们家也有……

然后他就想每日阅读读这个了。

新的一轮移民潮?

是针对香港的情况而产生的思考。

首先,面对新的一轮挑战,香港已经不可能再成为已经持续一百年的间谍之都了。然而衍生的恐惧就跟得上1982年撒切尔夫人跟邓公见面之后。

然而,即使80年代末的事情发生后,香港大量移民,回归后又陆续返回香港,当时那算是不必要的忧虑。

如果今天开始,移民的趋势重新起来,会不会10年后,又陆续的返回香港?

恐怕前提并不成立,因为今日的情况,如果横向比较,并不存在太多适合那些追求更好“生活”的香港人移民的目的地。

也许五眼联盟的国家仍然值得过去,然而跟中国高速增长的背景相比,这几个移民目的地也确实不是合适的地方,尤其对于那些教育水平并不理想的人来说。

中产倒是可以走,但中产在香港或者大湾区,既得利益和可发展的机会都足够得多……

就看台湾是不是真的要接收香港人了,但台湾要的起码也是有水准的人了。比如萧生、黄生等。

标本

抓到了一个甲虫,然后想做个标本。

于是网上找松香的货源,又再找到一种AB胶。于是买了一个试用装来练手。

可是,老眼昏花也不看卖家的说明,随意用了个比例,要么就是A胶多了,凝固之后表面黏黏的,要么就是B胶多了,只有合符比例的部分才凝固。。。

为了做这个标本,还专门凿了一个鸡蛋,留下较完整的蛋壳来做模具。

把甲虫尸体放进去,AB胶混合溶液倒进去,这时候才发现,甲虫会浮起来,需要额外的固定。

另外,甲虫刚抓到的时候是活的,关了几天瓶子都没死,于是喷了点酒精进去,不久就死了,问题是,六肢都收缩起来,变得僵硬,又要重新泡水软化。

感觉都不是太顺利,恐怕要有空再试试了,争取能做出个好的标本。

但到时又需要再抓一直甲虫。

通用AI的业态及商业模式

算法团队开始抽象出来,并不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个固定的领域上。

于是,如何做一个通用的AIaaS,让不同行业不同需求可以运行在一个云AI平台上成了一种趋势。

看到Square收购了Dessa,依稀有一些这种趋势。

AI 2B是一个生存的趋势,因为AI 2C都是一些好看不中用的玩意。但是Big B有点困难,一方面Big B可以养活自己的AI / ML团队,另一方面,Big B的定制化需求太多太复杂,很容易把整个AI团队卷进去,于是就跟平台化无缘了。

注定是Small B。

Small B有数据,缺团队,顶多有一两个data scientist。这样就是AIaaS的机会了。

但AIaaS的考验也不少,需要把AI工程做得通用、可配置,有伸缩性,容易收费。

还要需要提供data cleansing的工具及服务,搞不好,这个数据清洗的工作需要的人力成本远比AI主算法要高。

AIaaS的团队需要补强的是,

1.传统SaaS的架构师,这里可是需要有真材实料,能庖丁解牛的架构师

2.能针对不同行业快速设计AI / ML方案的数据科学家

3.精通data cleansing的脚本工程师

如何拒绝小宝反复的要求

有时候我会跟小宝玩得比较投入,比如举高高,小宝很喜欢,下来之后,总是说“还要,还要”,要是精力够,我会再举一次。

实在没力了,我说,来,我考考你,答对了才能再来。

“小猫怎样叫啊”“喵喵”

“小狗怎样叫啊”“汪汪汪”

“小羊怎样叫啊”“咩”

要来个难一点的,我举起三个手指,“几个手指?”,小宝点了一下,很小声地说:“三个手指”

然后我又举起四个手指,“几个手指?”,又点了几下,忸怩了一下,趴我肩膀上,“你先说一下嘛”

于是过关了。

今日问我要零食吃,我重施故技,小宝连3个都不愿意数了,直接就说,“我好累啊……”

跟小宝斗嘴

小宝虽然长得快,但说话奶声奶气,还是那个没到三岁的小娃娃。

因为也会说不少话了,于是我开始和他斗嘴。

“怎么这么臭,是不是你放屁了”

“我没有放屁”

“肯定是你放屁了”

“我没有”

“一定是你放屁了,不然怎么这么臭”

“你不要闻”

说完,小宝就生气地跑到另一张沙发去了。

诗词大会第五季

这几年都没有很好地看过这个诗词大会。直到今年春节,疫情的原因,CC班的老师很早就要学生在家里看一下诗词大会。

其实前几年不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CC的储备量不够,带他看只会浪费时间。

读了两三年小学,也经常背了一些,于是就有看的基础了。

只是,一直等到五一前后,我才有精力和心情跟他一起完整地看下来。

继续阅读

程序员的圈子为何会内卷

留意到知乎上每隔段时间,内卷的话题就会再度出现。

先抛开资本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程序设计一开始被认为是艺术,能理解程序、编写程序的人,被认为是智者,programmer和writer(作家)享受着差不多同等的待遇。

但新的语言、设计框架、优质架构以及摩尔定律的出现,程序设计的门槛快速降低,于是程序员的地位下降了,慢慢成为一种代码工人(coder)性质。同样,慢慢下降的身份还有设计身份,因为抄起来是很容易。作家的抄袭一开始也会导致声名狼藉,但读者接受,也能出来一堆抄得比原作者更优秀的作家。

但程序员不一样,他的作品的受众是互联网工业、商业本身,相比知识产权本身,更在乎程序/软件的功能和质量、可复制性、可重用性等,在这一点上,程序员必须成为工人而非艺术家。

架构师的身份也在下降,因为架构对着不同的场景,也是套用以往的经验和模板,只要群体变大了,架构师的工作的原创性不需要太多,这样慢慢的,架构设计,也是不断地抄袭和重复自己的过程。

只要一个群体内部,重复度高,快速复制成风,内卷就基本坐实了。

再深究原因,为什么数学家/物理学家并不能弄出一个内卷的行业,主要还是消费主义加上程序员相对于其他行业畸高的收入导致的。

而程序员为什么收入高,因为无论硅谷还是北上广,新资本热衷于颠覆老钱的地位,于是借信息化的机会,希望能重塑各个传统行业。这个重塑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工人——程序员。行业的颠覆,提升了社会效率,自然出现机器吃人的情况,运作机器的人当然也得到了吃人的好处。

大量无论是否具备条件的人都渴望高收入。工具和生产环境也不断演进,让不那么具备条件的人也可以进入该行业。

然而,颠覆和重塑的过程,总会遇到社会需求的天花板,但人才的供应实在是太多了,程序员终于开始互相倾轧,内卷越来越严重。

AI慢慢也会取代哪些低质量的程序员工种,然而在这之前,AI工程师圈子也已经出现内卷了。

如果你不希望为内卷化添砖加瓦,请不要简单的copy+paste,要用心思考,让作品真正有智慧,同时也考虑不要吃人。